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在個人部落格上的新年回顧上透露,OpenAI已經知道如何打造通用人工智慧(AGI),雖然Altman並未透露更多細節,但從OpenAI去年底馬拉松式的12天發表會,可以看到OpenAI邁向通用人工智慧的布局。

在去年12月,OpenAI以12天馬拉松式的一系列線上產品發表會,揭露了多項新服務和新技術,也反映出OpenAI展開了下一階段的新挑戰。

「我們已經知道如何打造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簡稱AGI)的作法 ,2025年將出現第一批進入勞動職場的AI代理,可以真正改變企業的產出。」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在個人部落格上的新年回顧上透露。

Sam Altman在1月6日發表了一篇「反思」為名的文章,回顧過去9年OpenAI的發展,從一間默默無名的研究室,投入一項「Chat With GPT-3.5 」專案開始,到2022年11月,隔空發表了震驚世界的ChatGPT,這一段激烈變革的過程。ChatGPT服務的每周活躍用戶,今年初達到驚人的3億人規模。尤其在過去兩年,OpenAI從一家研究機構,更以ChatGPT這項技術為核心重新組織,徹底變成了一家產品公司。

OpenAI設立之初的願景,就想要打造通用人工智慧,也相信有一天可以打造出這樣的技術。

「我們的願景沒有改變過,現在我們確定,已經知道如何打造傳統認知的通用人工智慧(AGI)。」Sam Altman如此強調,我們開始將目標轉向真正的超級智慧。他預告2025年將會出現第一波真正有勞動力,可以改變企業產出的AI代理。

Sam Altman將如何實現這個願景?為何2025年是關鍵變化的一年?他沒有透露更多細節,但從去年底OpenAI馬拉松式的12天發表,可以看到新的技術、產品發表,反映出邁向通用人工智慧的各種布局。甚至在影片生成模型Sora服務上線的那一場發表中,Sam Altman就明言,AI生成影片是他們發展通用人工智慧藍圖的重要一環。因為「影片是AI學習的重要環境,可以從中學到人類在真實世界中的行為。」這正是他們推出Sora的目的。

「我們的願景沒有改變過,現在我們確定,已經知道如何打造傳統認知的通用人工智慧(AGI),2025出現第一批進入勞動職場的AI代理,可以真正改變企業的產出。」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在個人部落格上的新年回顧上透露。從去年底OpenAI馬拉松式的12天發表,可以看到OpenAI邁向通用人工智慧的各種布局。(圖片來源/OpenAI)

OpenAI 在去年12月,舉辦了一場馬拉松式的12天線上發表會, 揭露多項新服務和新技術,更反映出OpenAI在通用人工智慧的種種布局。包括了正式推出了新一代推理模型o1,預告了下一代o3推理模型的進展。今年也正式推出了影片生成模型服務Sora。ChatGPT也從文字對話介面,發展成支援影音、圖片多模態溝通的全新AI工具。(圖片來源/OpenAI)

在去年這12天的系列發表中,包括了正式推出了新一代推理模型o1,預告了下一代o3推理模型的進展,也正式推出影片生成模型服務Sora等。

ChatGPT則大變身,從文字對話介面,發展成支援影音、圖片多模態溝通,支援全新人機協同寫作(開發)、具有專案管理功能的全新AI工具。

OpenAI產品更擴大了與第三方生態圈的整合,不只是可以與更多第三方應用程式的畫面內容互動,也開始與蘋果生態圈深度整合。

OpenAI跨出了純AI產品領域,例如LLM模型服務、ChatGPT服務,提供更多AI應用類的服務,先從搜尋功能,這是與搜尋龍頭對戰的關鍵武器。

我們將分兩期封面故事,來剖析GAI龍頭在2025年的產品和戰略布局,更從企業角度來思考,這些布局的影響。

不過,在剖析每一天發表會的新產品之前,要先回顧OpenAI的服務條款,了解他們將會如何使用數億用戶上傳資料的政策,才可以真正了解OpenAI推出這些新服務或新功能,背後的意圖。

不論是ChatGPT、DALL·E或任何OpenAI的服務,像是最新推出的Sora,都遵循同一套服務條款,一方面,不論是企業或一般使用者,能夠擁有所有輸出內容的所有權,因為OpenAI在條款中將模型輸出結果的權益轉讓給使用者和企業,包括模型生成的成果,但在資料再利用上,這一份條款區分出兩種再利用模式,針對企業級的帳號,例如Teams訂閱方案、Enterprise方案、Edu方案等,OpenAI承諾預設不會使用企業的業務資料來進行模型訓練,也可控制資料存在的長短。

然而,對於一般訂閱使用者,OpenAI將會使用到用戶們輸入的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影音,以及生成的所有內容,來改善OpenAI自己的服務,也就是可以用來訓練更多的模型。用戶可以拒絕,但得自己另外向OpenAI申請撤銷使用,並非預設不用。

換句話說,除了企業帳號外,任何人上傳的文字、圖片、影片、聲音,預設都會用來訓練新的模型,除非,一般使用者自己主動去申請拒絕使用。從這個角度來看,OpenAI任何提供給一般用戶的新服務,都是一種累積更多資料的手段。有了這樣的認知,就可以更深度的了解OpenAI十二天的產品發布。(後續報導內容請見:從十二天發表來看OpenAI的2025戰略布局OpenAI十二天發表會下半場聚焦團隊開發需求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