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
因應國內AI算力需求增加,政府正積極推動建置新一代AI超級電腦、AI雲端資料中心,國科會在行政院會議中指出,預期政府主導的公共AI算力建置,2029年將可達到480PF,如果加上民間建置的算力,公私部門合計算力可望超過1,200PF。
國科會今天(2/6)在行政院會議中報告我國高速運算系統建置計畫,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蔡宏營表示,根據2024年公布的全球前500大超級電腦排名,統計各國算力排名,包括公私部門,我國總算力約為103PF,各國排名為第11位,為推動我國的AI主權及自主發展,推動大型算力、資料中心、繁中模型三個面向的工作。
他表示,在大型算力方面,政府分期建置算力,未來可望達到480PF總算力;資料中心方面,推動建置大型雲端資料中心,作為AI算力機房及國家關鍵資料基地,可達60PB的儲存量;繁中模型方面,發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繁體中文大型語言模型。
蔡宏營指出,國研院國網中心在2024年建置的16PF算力超級電腦,在今年5月將可開放使用,而可供超級電腦進駐的大型雲端資料中心,其中南科的雲端資料中心預期在今年底可開放使用,在沙侖的AI運算資料中心預計在2029年開放使用。目前政府推動中的晶創臺灣計畫(2024到2028年,將建置280PF),以及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2026年到2029年將建置200PF),兩項計畫將使政府在2029年建置的AI總算力達到480PF,預期屆時加上民間投資建置的算力,公私部門合計總算力預估將可超過1,200PF。
除了建置算力作為發展AI的重要基礎建設,未來也會強化算力資源的管理、能源的運用效率、發展多元的算力應用。
蔡宏營表示,在營運服務方面,未來將推動產學橋接發展多元AI應用服務,並且開發新的雲端服務,建立生成式AI雲端服務平臺,也會針對中小企業或新創產業需求,提供AI技術輔助及優惠方案費率,另外透過建立產業應用AI的典範案例,加速產業的採用。
至於雲端服務,國科會計畫建立一站式的AI開發雲端服務平臺,其服務的特色強調會針對開發者痛點,降低軟硬體布署及開發成本,並且和資服業者的服務與技術介接,未來將雲端服務擴大到百工百業,預期帶動公私部門投資等等。
數發部加速建立公私部門AI評測機制
數發部已在2024年推動AI評測機制,並成立AIEC評測中心,數發部數產署長林俊秀指出,參考國際如ISO標準、NIST AI RMF等,建立AI評測的公平性、準確性、可靠性、隱私、資安等5大評測項目。
針對公部門,數發部計畫和各部會合作,針對各部會業務建立適合的評測機制,今年3月將邀請部會召開說明會,並發展適合公部門的AI評測題庫及工具;而針對私部門的民間企業,則希望透過AIEC、測試實驗室、驗證機構來協助企業建立AI產品的評測。
數發部也計畫讓國內的評測機制能和國際接軌,例如邀請Open AI、Meta等業者參與合作,這方面正在進行中。
針對公部門採用AI,數發部已在去年底公布公部門人工智慧應用參考手冊,同時也規畫建立政府語言模型試用環境及AI範例展示平臺,包括提供10個大型語言模型(包括TAIDE及全球排名前9的LLM),還有以App市集為概念提供20個AI Bots,供行政院的二級機關人員試用。
林俊秀也特別指出,依據可能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的限制使用原則,機關如基於業務需要使用,且沒有其他替代方案,應說明理由,並獲機關的資安長及該機關的上級機關資安長同意,向數發部提出並經列冊管理,才能在限制條件下使用,例如特定區域、特定人員,在不含個資及資料的電腦單機下載斷網使用。
在AI相關法制作業上,由國科會去年研擬的AI基本法,目前送交行政院審核中;目前行政院也就發展AI研擬相關的資料治理法規及著作權法等法規調適。
熱門新聞
2025-02-05
2025-01-31
2025-01-30
2025-02-03
2025-02-03
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