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4.itho.me/sites/default/files/styles/picture_size_large/public/field/image/ying_mu_xie_qu_hua_mian_2025-02-10_192302.png?itok=-7zBvigz)
2025/01/22-2/7金融科技精選新聞
#X Money #Visa
X執行長宣布和Visa合作,將在今年推出P2P支付工具XMoney
X執行長Linda Yaccarino近日在社群媒體上宣布,將和VISA合作推出P2P支付工具XMoney,並且,她也強調這款支付工具將會是一支萬能App,不僅能透過Visa儲值X Wallet,也能即時轉帳至銀行帳戶。Linda Yaccarino最後表示,這項公告,僅是XMoney在今年眾多公告中的第一個。早在2023年4月,伊隆·馬斯克收購Twitter,他就曾喊出要將平臺打造為金融超級應用程式,如同中國的微信。
#加密貨幣 #川普媒體與技術集團
川普媒體與技術集團宣布進軍投資產品和去中心化金融領域,今年將推出金融科技品牌
川普媒體科技集團近日宣布,集團要向金融服務領域擴展,計畫在今年推出金融科技品牌Truth.Fi,專注在去中化金融領域和開發投資產品。
去年底,川普媒體科技集團董事會核准將2.5億美元交由嘉信理財集團保管,並可分配至三個領域,分別是客製化的分離管理帳戶 、ETF,和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川普媒體科技集團並未提供更多細節,僅表示Truth.Fi產品和服務將陸續在2025年推出。
#金管會 #金融科技產業聯盟
金融科技產業聯盟2月中成軍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近日出席新春記者會,揭露今年多項金融科技推動事項,涵蓋虛擬資產、數位保險、金融Fast-ID、成立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等議題。其中,延續金融科技五大策略中鼓勵金融業者打團體戰的策略,金管會預計在今年正式成立金融科技產業聯盟。金管會創新處處長胡則華也預告,將在今年2月19日舉辦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成立儀式。
目前,金管會已請四間科技領先金控擔任各工作小組的召集人。這四個工作小組中,有一組是專注在提升金融產業的應用研發,一組則是和跨產業合作,打造金融業跨業生態系。另外有一組專注在資金投入,例如和國發會討論成立科技創投基金等事項。最後一組則是針對雲端、AI等多項技術進一步訂定實務手冊和指引。
#AI投資 #保險業
明治安田生命保險計畫五年內投資約臺幣64億發展生成式AI
日本大型保險公司明治安田生命保險近日宣布,未來五年內將投入約300億日圓(約64.7億新臺幣)發展生成式AI,一方面推動技術開發和應用落地,另一方面發展人員賦能,目標培養300位具備數位轉型和AI核心能力的人員。
在技術開發上,明治安田生命將推動三大計畫。首先,他們計畫運用生成式AI打造AI數位秘書MY Palette,輔助36,000名以上業務員進行銷售,和處理行政業務。第二,明治安田生命計畫建立AI數據平臺。這個平臺將整合多種AI模型和數據,並且,平臺的技術架構需要具備彈性,能適應快速發展的AI技術。最後,他們計畫運用AI進行業務流程再造,透過自動化技術,提升內部營運效率,減少繁瑣的人工作業流程,讓員工能夠專注在更高價值的工作內容。
#花旗集團 #IT投資
花旗集團2024年投資118億美元在科技創新,3萬名開發人員正在使用生成式AI輔助開發助手
花旗集團執行長范潔恩(Jane Fraser)在第四季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他們在2024年投資118億美元(約3876億新臺幣)在數位創新、新產品開發、客戶體驗,和資安等領域,並且,他們也額外投資29億美元(約952億新臺幣)在數位轉型議題,包括提升基礎設施、平臺、應用和數據。
針對AI發展,范潔恩表示,他們提供生成式AI輔助開發助手給集團3萬名開發人員,並推出兩個 AI 平臺,提升超過14萬名員工的工作效率。
去年七月,美國聯準會和貨幣監理署認為,花旗集團長年未修復內部的資料品質管理缺陷,違反了過往向監管機構提出的改善承諾,因此對花旗集團開罰共1.36億美元。這項裁罰促使花旗集團更積極推動數位轉型。范潔恩也在這次財報會議上承認,雖然集團轉型計畫已有進展,但在數據和監管報告上仍須再努力。她表示,花旗集團已全面檢視數據管理計畫,並對治理架構和組織進行調整,同時增加投資規模。
#花旗集團 #IT投資
瑞銀集團開發生成式AI助理輔助理財顧問,更要進一步推動AI轉型
瑞銀集團近期透露內部已開發生成式AI助理UBS Red,能在客戶理財顧問與客戶互動時提供協助。此外,瑞銀也已經將大約6萬份投資建議和產品文件數位化,製作成內部知識庫,可協助員工節省會議前的準備和研究時間。
除了提供UBS Red,瑞銀還計畫推動AI轉型。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部門AI最高主管Jonas Isliker認為,提供像UBS Red的AI解決方案十分重要,此外,建立一個可以加速AI應用交付的彈性組織也同樣重要。為了打造這個彈性組織,Jonas Isliker指出,「這將涉及實施Data Mesh(資料網格平臺)、遷移上雲、建立新的AI風險治理框架,和建立更快和敏捷交付的AI工廠。」
#雲端 #基礎設施
摩根大通採用雲地混和模式支援生成式AI發展
近日,摩根大通基礎設施平臺資訊長Darrin Alves向外媒表示,為了應對生成式AI的算力挑戰,他們定期更新資料中心的基礎設備,確保在需要擴展資源時,能及時運用公有雲資源。而不是依靠增購硬體設備,來滿足業務所需的算力需求。甚至,他也強調,「所謂最有效率的資料中心,就是你不須要再額外建造資料中心。」
儘管強調雲端資源,Darrin Alves仍表示,在特定情況下,現代化的大型主機仍是正確選擇。他提到,摩根大通的系統每天處理超過10兆美元的金流,大型主機仍是承擔大部分工作的主力。因此,摩根大通仍傾向採用雲地混和的方式支援集團發展生成式AI。
其他重要Fintech新聞:
- 經過三個月測試,日本三井住友銀行正式運用生成式AI輔助核心系統版本升級
- 美國首家數位資產銀行Telcoin獲准開立
- 川普解僱任內曾加強科技監管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局長
圖片來源/X
責任編輯/李昀璇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25年2月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