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3/24金融科技精選新聞

#生成式AI  #NatWest

NatWest與OpenAI合作,聚焦優化業務流程和開發銀行數位助理

英國NatWest集團近日宣布和OpenAI合作,雙方將聚焦在進行全行業務流程優化策略,包括透過AI加速回應客戶需求、提升生產力,和提升營運效率。NatWest表示,這項合作計畫,將有機會加速集團規模化部署生成式AI。

NatWest也提到,他們旗下銀行將會專注在為客戶開發數位助理服務,包括協助客戶完成複雜任務,例如身分驗證、識別詐欺等任務。此外,NatWest也認為,旗下銀行未來有機會利用數位助理來幫助客戶更了解他們的財務狀況,並運用AI來幫助他們規畫和設定財務目標。

目前,NatWest旗下銀行正在探索超過275個AI專案,並有約25個應用已部署在生產環境,輔助業務人員服務客戶,並協助提升營運效率。

NatWest 集團過去就有推出一個名為Cora+的AI虛擬助理,最初功能類似智能客服,能解答客戶常見問題。2023年底,NatWest 宣布在Cora+導入生成式AI,讓顧客能透過Cora+獲得以往僅靠聊天無法取得的資料,例如產品、服務、銀行資訊和就業機會等資訊。近日,NatWest表示,這款具備GenAI 功能的虛擬助理成功提高了150%的客戶滿意度,減少真人客服人員需要介入處理的次數。

#高盛集團  #生成式AI

高盛集團資訊長接受外媒採訪,揭露生成式AI發展進度

高盛集團資訊長Marco Argenti近日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在部署生成式AI工具時,IT人員是他第一個瞄準的群體。Argenti選擇為IT人員提供程式碼輔助撰寫工具,包括GitHub Copilot 和 Gemini Code Assist。Argenti也提到,他會以使用頻率,和AI工具生成程式碼的接受率,來評估這些輔助工具的投資報酬率。

目前,高盛四萬六千名員工中,有一半人員可以使用AI。但隨著高盛AI助理(GS AI Assistant)在公司內部推出,預計今年底,幾乎所有員工都可以使用這款工具,包括彙總文件、撰寫電子郵件草稿,分析數據和建立個人化內容。

#生成式AI  #財務管理

澳洲退休金與投資管理公司運用GenAI回覆複雜財務問題,準確率約65%

澳洲一間退休金與投資管理服務公司Colonial First State,將GenAI導入內部一支專門服務財務顧問的團隊,用來支援團隊回覆複雜的財務問題,例如協助解讀複雜的退休金制度、稅務和社會福利規範。Colonial First State表示,他們已經在運用GenAI協助團隊成員回覆複雜問題,例如「客戶在出售房屋並獲得賣房所得後,會不會影響他領取社會福利的資格?」,準確率目前約有65%。

#玉山銀行  #電子簽名

玉山銀行電子簽名服務首階段聚焦於金融業務以外的文件簽署

由數位部提出的電子簽章法修正法案,在去年4月30日正式三讀通過,確立了符合法規的電子文件及電子簽章,功能上等同於實體文件及簽章,不得因其電子形式而否認其法律效力;並且明定數位簽章為電子簽章的一種。

近日,國內開始有銀行業者正式導入電子簽名服務。玉山銀行近日宣布,他們已在內部導入電子簽名服務,首階段聚焦在金融業務以外的文件簽署,例如內部採購合約等應用,透過電子簽名節省文件列印、比對、掃描歸檔等作業成本。

此外,在確保合法合規、資訊安全的前提下,玉山銀行決定逐步以電子簽名取代紙本文件,並將在適當時機將電子簽名服務應用範圍拓展至顧客端。

玉山銀行認為,就銀行而言,電子簽名可以簡化複雜的文件簽名用印與管理流程、不受營業時間或距離限制、降低作業的時間成本與風險;就顧客而言,可以打破距離空間限制,快速完成文件簽署、無需親自到場或等待文件寄送。並且該文件具有不可竄改及不可否認性,能達成快速、安全有效率的服務體驗。

#金融監管  #挖礦

美國發布聲明,Proof-of-Work挖礦不受證券法管轄,無需註冊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日針對特定的「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PoW)挖擴活動作出聲明,認為它們並非透過第三方的創業或管理來獲利,不算是投資契約,而是使用自己的運送資源來完成實際的工作。因此,不管是礦池或是個人挖礦皆不必註冊,也不受證券法令的管轄。

過去SEC對加密資產的監管行為主要著重於首次代幣發行(ICO)與加密貨幣交易所,並已將許多ICO視為證券發行,而必須遵守證券法令的規範,而加密貨幣交易所也受到SEC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等機構的監督,這是SEC首次出面釐清與挖礦有關的行為。

#大型主機  #瑞瑞金融集團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將EDI系統從大型主機遷移至開放式架構

瑞穗金融集團近期完成電子資料交換(EDI)系統重大升級,從大型主機(Mainframe)架構遷移至開放式系統。EDI系統主要用在支援企業與金融機構交換資料和處理交易,自動化處理付款指示、對帳單、匯款資訊等關鍵業務。

過去,瑞穗金融集團的 EDI 系統透過EDI通訊平臺,連接日本銀行業用於資金轉帳與訊息交換的清算系統,並依賴 INS 網路傳輸資料。隨著 INS 網路服務即將終止支援,瑞穗啟動系統改造計畫,導入TCP/IP 通訊協定與SSL/TLS 加密技術,讓系統能在開放式網路環境下穩定運作。

升級後的系統保留原本對接銀行所需的標準格式與通訊規則,讓企業在轉換後仍可順利連線金融機構,維持穩定的交易與資料交換。該系統目前每日處理約 7,000 筆交易文件,支援約 3,000 家企業與金融機構。

#TWQR  #電子支付

TWQR乘車碼正式開通,首波啟用業者包含9間金融機構及1間電支業者

TWQR乘車碼近日正式上線,由財金公司整合QR Code共通支付標準及交通運輸票證二維條碼資料格式標準,透過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臺,串聯銀行和電支兩大支付體系。民眾可以使用慣用的支付App,出示TWQR乘車碼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目前,首波啟用TWQR乘車碼的金融機構包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等九家金融機構,以及一卡通iPASS MONEY。前者支援在高雄捷運、高雄輕軌、臺中捷運、新北捷運,及各縣市合作之公車、渡輪等大眾運輸工具,後者則支援高雄地區全運具、新北捷運、臺中捷運及公車。

#數位歐元  #歐洲央行

數位歐元立法通過在即,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公開支持數位歐元

數位歐元是歐洲央行今年的重要計畫,在今年,數位歐元的立法草案已經正式提出,這項法案也正在歐洲理事會和議會審議中。今年底前,歐洲立法體系就要決定是否正式推出數位歐元。近日,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Philip R. Lane出席一場活動,並在主題演講上公開表態支持數位歐元。他指出,目前Visa和Mastercard等國際支付卡處理歐元區65%的信用卡、金融卡等卡片支付交易量,而不是來自歐洲的科技公司,例如Apple Pay、Google Pay 和 PayPal,則主導歐洲的行動支付,占歐洲零售交易量近十分之一,同時呈現兩位數的年增長率。

「這樣的依賴度,使歐洲面臨經濟壓力和脅迫,並對我們的戰略自主權產生影響,限制我們控制金融基礎設施的關鍵能力。」Philip R. Lane解釋,依賴國際支付卡片、應用程式或穩定幣,等同將支付基礎設施外包出去,這將導致歐洲支付體系容易受到使用條款變更或服務撤回等因素影響。而數位歐元則是應對這些風險的解決方案,也是一項能減少依賴外國供應商的方法。

「數位歐元不僅僅是為了確保我們的貨幣體系能適應數位時代,其目的,是要確保歐洲在地緣政治分裂加劇的背景下,能掌控自己的貨幣和金融命運。」Philip R. Lane用這句話,來為這個主題演講作結。

其他重要新聞

  • 花旗集團任命財管部門技術主管,帶領業務部門重整數據、發展AI
  • Evident發布研究顯示,摩根大通在量子運算發展占領先地位

責任編輯/李昀璇

圖片來源NatWest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25年3月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