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於AI工具開發平臺Copilot Studio正式推出深度推理、自主型代理及AI代理工作流程調度等功能。同時,也於旗下生產力工具的GenAI平臺Microsoft 365 Copilot公布AI研究員代理及AI分析師代理等兩款新AI代理,分別可以進行多步驟深度研究,以及自行編撰程式碼來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

深度推理功能是運用OpenAI的GPT o1等推理模型技術,來強化Chatbot及自主型AI代理的底層能力。接受指令時,AI代理會評估指令和輸入資料,識別其複雜性或潛在歧義,並考量更廣泛的背景情境,以確定哪些任務超出簡單分析模型的處理能力。接著,選擇適當工具,在處理較困難的任務時,自動啟用深度推理。開發者也可以自行定義啟動深度推理能力時機,只需於AI代理的任務指令中加入關鍵字「Reason」,即可明確控制哪些步驟應觸發深度推理。

打造自主性AI代理及AI代理工作流程調度功能則是相關的兩個功能。前者開放開發者建置可以自動執行的自主型代理。初期的Copilot Studio只能用來打造回應型AI代理,需要人為觸發才會執行動作。自主型代理能夠根據超過50種預建觸發條件,或其他自訂條件,來主動回應業務信號,啟動AI代理的任務,如顧客互動、設備採購、供應商發掘、詐欺防範等。

開發者還可以為代理制定特定工作流程,在特定環節或規則下,限制AI代理必須採取一定行動,以免它自主判斷錯誤。這些流程包括特定規格文書處理、例行財務審核、法規遵行等。甚至,可以一個複雜情境中,根據不同條件,將任務交付給不同AI代理。

建置自動化代理及代理工作流程時,使用者可以使用自然語言指令,或者高度視覺化介面來打造。

微軟還宣布兩個Microsoft 365 Copilot的新代理,將在4月逐漸開放使用者試用。

研究員(Researcher)代理號稱可應對複雜、多步驟的研究任務。它結合OpenAI的深度研究模型,與M365 Copilot的系統調度與深度搜尋能力。企業可以利用自家存於微軟應用程式中的內部資料、網路搜尋資料、Salesforce等外部系統資料,以及透過其他代理擷取的資料,來要求研究員代理撰寫分析報告、企劃書等文件。

分析師(Analyst)代理則是模擬數據科學家的思維,利用OpenAI o3-mini推理模型,採取思維鏈推理模式來逐步推進問題解決過程,並反覆修正推理步驟,以完成多步驟資料處理與分析,以及製作圖表等作業。它可以自行撰寫Python來進行資料處理,並即時顯示程式碼和推理流程,以利使用者檢查和驗證結果。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