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上周發布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全球資料中心到2030年的用電量將增加一倍以上,達到945太瓦時(TWh),將約等於當今日本的總用電量。AI將是此一成長最大的驅動力,在這期間,針對AI最佳化的資料中心電力需求預計會增加4倍;然而,AI也可能改善電網的輸電容量,可能超越這期間資料中心所增加的電力負載。

圖片來源/IEA (2025), Global data centr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by equipment, Base Case, 2020-2030, IEA, Paris , Licence:(CC BY 4.0)

儘管AI運算帶來龐大的電力需求,再加上它的採用與影響存在著不確定性,但IEA認為,AI的快速發展與巨大潛力已經讓它成為企業策略、經濟政策與地緣政治的核心。AI與能源亦是相輔相成,AI的變革潛力取決於能源,同時AI也有可能改變能源產業。

在2024年時,全球資料中心的耗電量為415太瓦時,約占全球總用電量的1.5%,其中使用最多資料中心電力的是美國(45%),其次是中國的25%,以及歐洲的15%。但到了2030年,資料中心的用電量將達到945太瓦時,多過於現在全日本的用電量,接近全球總用電量的3%。

圖片來源/IEA 2025; Data centr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by region, Base Case, 2020-2030(CC BY 4.0)

而AI將是主要驅動力。AI有多耗電?IEA估計,一個典型的、鎖定AI的資料中心所消耗的電力,約等於10萬個家庭的用電量,而現在正在興建的最大的AI資料中心的耗電量更是它的20倍。

以美國為例,從現在到2030年,資料中心的電力消耗將占所有電力需求成長的近一半,在AI的推動下,2030年時,美國用來處理資料的電力將超越所有能源密集商品的總和,涵蓋鋁、鋼、水泥與化學製品等傳統的重工業用電。

在更廣泛的先進國家中,資料中心可望帶動超過20%的電力需求成長,其中許多國家的電力需求已多年停滯或下滑,卻因AI而重新成長。

IEA指出,基於AI的加速伺服器用電量預計每年成長30%,傳統伺服器用電量的每年成長幅度則是9%,加速伺服器占了全球資料中心成長幅度的一半,傳統伺服器占約20%,其它IT設備與基礎設施則分別占了10%與20%的成長規模。

中國、美國、日本及歐洲更是資料中心用電量成長最快的地區,從現在到2030年,中國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成長170%,美國將成長130%,日本將成長80%,歐洲則是成長70%。

雖然AI可能加劇一些能源安全壓力,但IEA也看好AI協助解決其它問題的潛力,包括協助平衡日益複雜、分散及數位化的電網,改善可再生能源的預測及整合,精確定位故障的電網,增加輸電線路的容量,以在不建造任何新線路的情況下釋出高175吉瓦(GW),將高於資料中心從今至2030年所增加的電力負載。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