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SARS肆虐,工研院和IBM卻不畏病毒的威脅,舉辦共同軟體應用創新實驗室的記者會,院長史欽泰也親臨現場,表達工研院轉向知識型服務機構的決心。工研院推動知識管理已經有5年歷史,這次合作雙方提供人力物力,根據估計總值超過1億元,所擬訂的測試目標計畫1年完成。

工研院於1995年已經採購Lotus Notes,隨著環境的變化,每年陸續採購其他應用模組。工研院院長史欽泰說,工研院從技術提供者轉向產業知識和服務機構,引領臺灣產業升級,IBM成功的轉型經驗值得效法。「希望藉由IBM豐沛的資源,讓轉型經驗在工研院再現,並把學習到的知識和臺灣廠商分享。」

目前軟體應用創新實驗室有十多人,和IBM共同擬定十項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作為實驗室測試目標,包括知識管理、數位學習、內容管理、企業應用系統、企業入口網站、電子郵件檔案管理、協同作業、工作流程、資訊整合、資產管理和軟體派送等。該案並未讓工研院有很大的投資。

工研院共有8000多人,如此龐大的計畫可能會面臨的問題有哪些?工研院資訊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江天麗說,要如何讓各所分享(sharing)內部的資訊是最大的問題。「當時由院長出面和各所所長協調,由一位所長統籌資訊整合事宜,問題才獲得解決。」

「很多軟體甚至都還沒有引進臺灣,」史欽泰表示。江天麗指出,IBM提供的解決方案不見得每一個都適用於工研院,但經過規畫、導入和對平臺的理解,這些經驗和技術可以提供廠商參考。工研院內部除了IBM的Lotus知識管理解決方案,還有思愛普的財務系統,未來將導入仁科的產品。

工研院和IBM合作,是否會排擠其他廠商的機會?史欽泰說,剛好Lotus符合需求,微軟的系統太貴,問題多,但也歡迎其他廠商加入合作行列。對IBM來說,工研院為具有指標性的案例,既是客戶,也是平臺開發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