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日前HiNet決定不再代收P2P軟體Kuro、ezPeer的費用之後,業者提供P2P的音樂檔案下載服務究竟合法與否的爭議再度浮現,同時使得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IFPI)打壓上述兩項軟體的傳言甚囂塵上。對此,IFPI秘書長李瑞斌表示,IFPI確實曾在不少場合公開指責P2P服務的非法,不過IFPI尚沒有能力驅使業者共同抵抗P2P軟體服務,但是IFPI很肯定政府這樣的行政措施。

事實上,IFPI在去年及今年相繼對提供ezPeer的全球數碼及提供Kuro的飛行網提出侵權告訴,且態度強硬。李瑞斌指出,IFPI不但要控告上述兩家業者,也打算一併控告使用上述兩項軟體的民眾。

IFPI與P2P業者雙方各執一詞,前者堅決認為提供網友MP3音樂交換平臺是侵害智慧財產權的作法,後者則表示願意共擬一套拆帳機制。雖然雙方已數度對簿公堂,但迄今尚無定論。

即使國際間已有不少關於P2P的判決案例,且其中互見輸贏,但臺灣IFPI與P2P業者對案件判決結果仍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例如李瑞斌表示,國外不少判決在一審階段皆由唱片業者勝訴,有部份P2P服務網站被判不侵權的原因是在於所提供的分散式機制,例如當網友輸入一歌曲名稱後,該機制只會秀出離該網友最近的一個下載據點;而被判侵權的通常使用混合式機制,亦即網友輸入歌曲名稱後,機制會秀出所有擁有這首歌的據點,供網友選擇下載,例如Napster、Kuro、ezPeer等。

飛行網執行長特助王立文則認為,Napster只被判定必須取消部份功能,該網站會關閉完全是因為付不出龐大的訴訟費用所致。

王立文說,數位音樂下載已是國際趨勢,國外也有不少提供合法數位音樂下載的網站,這些網站都已取得唱片業者的授權;為了推動臺灣P2P服務的合法化,飛行網曾經主動提供解決方案給臺灣五大唱片業者,但目前尚未獲得進一步的回音,甚至有業者將資料原封不動地退回。

觀察國外合法的P2P服務,其中最主要的轉變便是業者取得唱片業者的授權,並且提供一套合理的拆帳方式,P2P服務逐漸由合法化與否的爭議轉向共同合作的局面。

不過,IFPI及臺灣P2P業者對此也產生歧見。由於目前不論是ezPeer或是Kuro都無法計算特定歌曲總共被下載了幾次,因此,李瑞斌聲明,唱片業會在第一時間擁抱科技,但如果網路業者無法控制MP3的下載,更遑論討論音樂授權及拆帳的問題。

王立文則表示,臺灣唱片業遲遲不肯授權,飛行網無法在此時另外派遣人力開發一套正式的拆帳機制,若開發完成後臺灣唱片業仍選擇不授權,即是徒勞無功;若真要開發拆帳機制,約可在3~4個月間完成。

對於倘若業者拆帳機制開發完成後,唱片業是否便會授權,李瑞斌的答案是,先有機制再來討論。

據了解,臺灣目前約有80萬民眾付費使用P2P機制,其中,使用Kuro的超過50萬。王立文指出,在取得唱片業者的授權後,飛行網願意每月向用戶加收新臺幣200元作為唱片業者的拆帳費用,依此計算,若扣除金流費用,飛行網每月可為唱片業者帶來7000萬元的淨營收,等於銷售100萬張CD的利潤。

至於飛行網有8成用戶採用HiNet付費機制,在HiNet停止該項代收服務後,勢必會對該服務造成衝擊。王立文說,這將是一個嚴肅的的考驗,假使Kuro不是消費者所要的服務,該站有可能會被擊垮,反之,消費者自會找到其他的金流管道付費;除了HiNet之外,目前該網站仍提供信用卡及大哥大業者代收等付款方式。而全球數碼則表示與HiNet的合約還有數月才到期,尚未收到HiNet終止合約的通知。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