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非常積極進行網路化,目前已有82個市政單位、97%以上的一級機關,包括戶政、地政事務所和區公所等,已經做了自己的網頁,預定今年底之前每個一、二級機關都會上網開網頁,「秀」出自己的業務。
位於資訊科學展示中心三樓的政府資訊系統展示區,今天(7/8)更新展出內容。這個展示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集合幾個資訊化的政府單位參展,是一個固定展出電子化政府現況的場地。在這個展期中,對於運用網際網路服務市民表現積極的台北市政府網站,也是參展單位之一。
5個新的參展單位分別是農委會的農產品拍賣系統,國科會的「科技島宏圖」,原委會的原子能常識,教育部的電腦輔助教學教材展示,和台北市市政資訊服務系統。國科會設計了一本「科技魔法書」,用透明塑膠片做成的每頁書頁都是空白的,但是利用條碼和條碼機的原理,你還是可以在展示台上看到對應於這一頁的內容,設計的點子蠻有趣。
台北市政府網站在第一屆網際金像獎中榮獲「服務貢獻獎」,這次展出的有阿扁信箱、市民反應市容查報專欄、台北市即時路況、台北市聯營公車路線、土地公告現值及地價等多項便捷的服務,還可利用「台北市電子地圖」,根據街道、觀光據點、捷運車站等名稱,查詢該地名的位置;還可視實際需要做局部放大、縮小顯示。
台北市政府資訊中心主任張俊鴻表示,台北市政府非常積極進行網路化,目前已有82個市政單位、97%以上的一級機關,包括戶政、地政事務所和區公所等,已經做了自己的網頁,預定今年底之前每個一、二級機關都會上網開網頁,「秀」出自己的業務。
張俊鴻並說,像市容查報,本就是全市435位里幹事份內的業務,原來他們都是利用書面表格查報有礙市容觀瞻的現象。但自從市政府網站上開了「市容查報專欄」後,書面表格就不再使用,所有的里幹事都得上網才能查報市容。這意味著全市每一個里辦公室都擁有能夠上網的電腦設備,而且「懂得如何上網、如何使用電腦寫報告」也成了擔任里長的必備條件了。「以業務為導向,來敦促每一位市府公務員上網,是比較有效果的方式。」張俊鴻說。
張俊鴻對於市容查報的成效覺得十分滿意,他說自從開了專欄以來,街頭巷尾霸佔停車位的廢棄車輛少了許多,足見這的確是市民會使用的一個反應管道,市政單位在接到報告後也有確實執行取締和改善。
不過張俊鴻也承認,台北市政府之所以可以網路化腳步這麼快,和文化適應很有關係,台北市畢竟是首善之區,市民和公務員也比較覺得使用電腦是件理所當然、時勢所趨的事;其他的縣市可能需要花較多的時間才能夠越來越「電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