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除了學校之外,有許多如工研院的財團法人或商業機構也推出育成的服務,學校與其比較的結果為何?
過去的產學合作並不積極,主要是因為學校的窗口不明顯,因為學校擁有許多的技術,因此,透過學校育成中心來推動產學互動是好的,主動將技術成果擴散到產業界。
不過,學校在推動育成中心時也有其先天的限制,由於學校為教育單位,肩負著教育的社會責任,凡事要以教育為出發點。例如在育成中心的取地上,便不容易取得足夠的育成空間,都要以教學需求為優先。你認為學校的育成中心未來的發展會如何?
我想,未來大學的育成中心會被切成兩塊,一是主要進行技術移轉,另一則是育成。怎麼說呢,因為學校主要提供許多研究成果與技術,而技術是無法在短時間內被複製的,因此,技術將愈來愈貼近學校。
反觀所謂的育成,僅有極少部份為技術,大部份則為商業,學校不一定給得起,多半要由有經驗的產業來輔導,包括尋找資金、尋找團隊,所以會愈來愈靠近產業,因此,我認為育成中心未來有可能與產業結合,發展BOT模式,由產業來負責一部份的業務。如果就你所說,學校不一定能承擔所有的培育的責任,是不是育成中心皆以學校內的技術移轉為主?
是的,以成大育成中心為例,約有9成以上的進駐廠商皆與學校教授有技術移轉合約,甚至有以教授技術為核心技術而設立的公司,約有4家進駐廠商是以此種形式進駐。因為學校育成中心僅提供空間,是會被質疑且挑戰的。
學校成立育成中心除了對產業有益外,是否有其它附加價值?
事實上,育成中心也可把產業資源拉進學校,過去沒有這樣的通路,這樣有什麼優點呢?過去要將學校教授技術商品化並不容易,但現在有育成中心的協助,愈來愈多的產業了解學校的研究方向及技術成果,教授可直接以技術進駐育成中心,或是授權產業將技術商品化。
你參加過三次在美國舉辦的育成年會,就你的觀察,台灣育成中心的編制與美國有何不同?
美國與台灣最大的差別是國外的育成中心是自然形成,而台灣則是政策下的產物。美國第一家育成中心的成立是民營的,目的是為了促銷舊有的工業區,以降低失業率;後來美國政府感到這是有效的方式,來開始介入。
而台灣則是由政府補助推動育成中心的成立。不過,現階段許多國內外大學設立育成中心的目的多是跟隨潮流,不過,前提都是在技術擴散。再者,國外學校所設立的育成中心則多是為了幫助學生或教授創業,並可向政府申請補助款。
台灣學校育成中心雖然政策的引導,不過還是要當心育成中心的發展是否能與實際的需求面結合。
熱門新聞
2024-11-10
2024-11-12
2024-11-10
2024-11-11
2024-11-11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