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
在臺灣,無論是傳統製造業、或是高科技製造業的產業型態,都跟上下游廠商有很密集的互動,像是貨源多寡、物料供應能力、拿到貨源的時間等,會決定一家製造業廠商供貨跟接單的能力,所以,供應鏈管理可說製造業相當重要的命脈。
高林正是一家大量仰賴供應鏈的傳統製造業公司,主要業務是生產銷售縫紉機相關的機器,像是拷克車、三針車、手提及各種多針環縫車,同時擁有自有品牌「SiRUBA」,銷售的地區與國家就高達80多個。
目前高林在全球總共擁有7個據點,在臺灣分別在臺北與南崁設有研發中心與工廠,在中國大陸共有4個據點,其中2個據點為工廠,2個為銷售據點,另外在美國與印度也都各有1個銷售據點。高林整個集團的員工人數約為1,200人。
其實在臺灣這種規模的企業並不少,只不過,能夠像高林一樣善用BI來管理自身供應鏈的企業卻不多見。高林在2008年前,最主要的資訊系統,就是ERP跟HRM,2008年時成功導入BI,上線至今3年,使用BI的人數約為150人,今年第三季開始,高林更進一步花了3個月的時間導入行動BI,就是為了讓常在外面跑業務的高階主管,可以快速看到平常不容易掌握到的資訊,像是缺料狀態,以便能快速回覆訂單查詢的需求。
導入BI,讓集團的資訊更加透通
高林導入BI的過程大約分成四個階段,行動BI是第四個階段。高林資訊室經理葉仁祥表示,起初導入BI的目的,是為了要讓營運總部從資訊封閉,走向資訊透通。
其實在2008年時,高林的ERP已經上線多年,不過,仍需要財務部門人工產出財務報表給營運總部的高層,而且還是以月報的方式呈現,因此,各個子企業每個月的營運資料,都得等總部完成差異分析,比較不具有時效性。
另外,這些人工製作的工廠或是子公司的統計報告,並不是直接從資訊系統自動產出,為了讓總部看到較好看的數據,處理人員難免會美化資料,對營運總部來說,集團管理數據就不具有正確性。
為了要讓資料的傳遞更快速,也為了資料的準確性,高林決定導入BI來提高營運總部決策能力。高林BI的系統每天更新資訊2次,分別為中午12點以及午夜12點,讓使用者隨時掌握企業營運的相關資訊。
高林一開始導入BI的規模包含了集團銷售、庫存、製造、供應鏈加工點缺料警示、應收帳款、應付帳款、人工效率與成本以及合併財報。
2008年是高林導入BI的第一個階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先確保系統數據的正確性。葉仁祥表示,不正確的數據會導致使用者對BI系統的不信任,而BI上的數據會有錯誤,往往是因為交易系統缺乏完整的記錄。
以料帳的日清日結來說,理論上,領料當天就應該一併結清帳務,但是有時候,工廠人員可能為了趕貨,今天領料,會等到明天才扣帳,這對每天更新的BI系統來說,當資訊產生與事實有落差時,數據就會變得沒有參考性。
完成好前端系統的數據品質管控後,高林也就進入導BI的第二個階段,這時候高林開始打造資料倉儲系統,也開始定義KPI並架構BI的骨幹,其他像是設計BI報表與儀表板也是這個階段的工作項目。
葉仁祥認為,這個階段正是一般企業導入BI最容易失敗的時候。最主要的原因是,BI是每日即時更新的資訊,因此每個事業部使用資訊系統所產生的數據,都必須要更有紀律,必須遵照一定程序如期產出,這就會牽涉到企業的流程再造。「如果企業的日清日結做得不夠好,BI上出現的資料就會不夠即時,也不夠完整,最後還是得以人工整理資料,這就導致後續的BI建置失敗。」
從被動查詢走向主動通知,BI經歷第一次簡化
高林在順利跨過第二個階段以後,接著到了2011年初,高林導入BI進入第三個階段,開始將重要的訊息,主動推送給管理者。所謂的重要訊息有兩類,一種是管理上需要的營運資訊,像是未來四個月的生產主排程與推估庫存、直接人力需求缺口、銷售達成與成長等;第二種則是潛在風險的事件,像是工單缺料、低毛利接單、逾期帳款等資訊。
在這個階段最主要的挑戰是設定風險警示點。當警示點設定太低的時候,系統會不斷發送通知給管理者,過多訊息時,警示的效果就會降低。所以,高林的作法是藉由觀察管理者,接到主動傳送的訊息後,是否啟動後續的管理行為來評估警示點設定的正確性。
比如說,在低毛利風險的訊息發出給主管以後,主管是不是會點閱接單的狀況,如果有,表示警示點設定正確,如果沒有,則代表管理者認為該警示點還沒有達到需要馬上處理的急迫性,那麼警示點就必須重設。
不過,葉仁祥認為,在第三個階段對於整個導入BI的重要性,其實是收斂BI。之所以要收斂BI,是因為一旦使用者開始仰賴BI以後,不同職位的人想要看到的資訊並不一樣,隨著需求越來越多,BI上的資訊變多,報表也跟著變多,但是這麼一來,當初BI想要精簡呈現企業營運狀況的精髓,也就慢慢消失。因此,葉仁祥認為,主動通知可以讓BI上更重要的資訊被凸顯。
導入行動BI更快速掌握供料,並回應訂單
事實上,到了第三個階段,高林在BI的應用已經有一定的深度,不過,到了今年第三季,他們進一步導入行動BI。「這是為了要讓使用者可以更快取得資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葉仁祥說。
更快取得資訊之所以對高林來說很重要,因為越快取得資訊,就能讓企業從接單到出貨的敏捷度越高。
舉例來說,當企業想要提高業績,就必須準備較多庫存,才能在訂單來的時候,馬上出貨,可是庫存太多,企業資金流動較慢,除此之外,如果市場上突然出現另一項新產品時,若要生產新產品,舊產品的庫存就不具市場銷售力。
企業想著盡量降低庫存,卻又能快速應付接單,締造業績,那麼,企業就必須清楚掌握原料供應的狀況,才能在沒有庫存的情況下預判生產速度來接單。
不過,高林大部分的高階主管,因為業務的關係時常外出,沒有辦法隨時回到辦公室使用個人電腦察看BI上的貨料狀態,所以當有客戶想要下訂單時,就必須等到高階主管回到辦公室開啟個人電腦,才能確認供貨情況並回覆。
為了提高高階主管對於原料與訂單的掌握,高林在2011年第三季開始導入行動BI。葉仁祥表示,打造行動BI有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當使用者用不同的裝置來使用BI時,他的行為不同,動機也不同,代表想看到的資訊也不同。「行動BI的使用者介面就需要重新設計,才符合需求。」
用點擊率分析找出主管最想看的關鍵指標
要找出關鍵指標並不是容易的事情,不過,高林有一個優勢,就是他們的BI使用率很高,導入BI的時間也將近3年,所以,他們可以藉由使用者點擊率分析,也就是使用者在什麼時間存取哪些資訊,從這些資訊的統計分析中,找出點擊率最高的幾項指標,作為行動BI內建指標,「透過行為分析得到的指標,通常準確率很高。」葉仁祥說。
事實上,在導入行動BI的過程中,葉仁祥也發現,主管在移動中想要看的資訊,都是迫切想要看到的數字,所以通常跟主管個人的表現有很大的關係,換句話說,「就是跟主管們不容易管理到的資訊有關係的指標。」
舉例來說,高林在大陸有兩個工廠,這兩家工廠雖然都是在生產機器,但兩家主管關心的議題也不一樣。以A工廠來說,因為他的上下游供應商就在工廠附近,聯絡比較緊密,所以不容易發生缺料的問題,因此,對A工廠的主管來說,工單與訂單的達交率才是最重要的。相對來說,B工廠因為跟上下游廠商的地點都有一點距離,所以,B工廠主管的管理重點就不在工單的完工,而是缺料的問題,以及原料的品質等等。
葉仁祥表示,在設計行動BI的介面時,重點是在分析目標達不到的原因,並且提早掌握那些原因,不同主管的需求差異也就更加明顯。
目前高林的行動BI已經在10月上線,對於葉仁祥來說,最大的挑戰是資訊安全。他表示,BI是一個提供集團重要資訊的系統,而行動裝置比起個人電腦遺失的可能性又更高,因此,目前高林採取的方法是讓使用者登入行動版與電腦版時,採用不同的帳號密碼,以此確保當某一行動裝置版本的帳號密碼遺失時,也不會對電腦版系統的資訊安全造成威脅。
不過,那是因為目前高林使用行動BI的人數規模還不多,未來如果人數增加,高林打算採2層登入的方式來增加安全性,使用者在登入BI之前,還要先輸入另一組帳號密碼登入VPN。
高林行動BI除了現階段已完成的集團內供應鏈管理之外,未來他們還打算將行動BI延伸到外部經銷商以及供應鏈的供應商,進一步深化供應鏈的管理,「讓供應鏈兩端的協同可以越來越緊密。」葉仁祥說。
比較高林電腦版BI與行動BI
高林特別為了行動BI,從使用了3年的電腦版BI中萃取重要指標,藉由畫面比較,可看出高林行動BI比起電腦版BI精簡不少,才能讓主管在螢幕較小的行動裝置上很快看到營運狀況。總體而言,電腦BI會採用較多資訊並排於同一個畫面。
行動版BI
高林的行動BI版本指標簡化不少,僅剩下銷售額的數字、百分比以及成長下降等3個指標,讓主管比起電腦版的BI更一目了然,也更快速掌握營運狀況。資料來源:高林提供,2011年11月
行動版BI
行動BI的設計著重在易於閱讀了解,因此,各種圖表、圖形都用單一頁面來呈現,更小比例的數字,也會再多拉一個圖來解釋。資料來源:高林提供,2011年11月
電腦版BI
在電腦版中,一個時間點就有8個指標,每個指標的數據也會仔細呈現,比如說,除了以箭頭顯示業務成長變化以外,還進一步提供成長下降的比率。資料來源:高林提供,2011年11月
電腦版BI
為了讓使用者同時比較數據跟圖形變化,電腦版會將所有資訊容納在一起,提供給使用者最完整的資訊。資料來源:高林提供,2011年11月
高林資訊室經理葉仁祥表示,行動BI的使用者動機不同,想看的資訊也不同,因此,一定要重新打造行動BI專屬的指標,才能讓其發揮最高效益,通常關鍵指標都是主管平常最不容易管理到的資訊。
行動BI也支援下拉式選單功能
雖然畫面較為簡單,但行動化BI也可以透過觸控點選,下拉展開出更細部的訊息,例如可以從各公司內,再拉出業務區,讓主管可更深入了解特別需要管理的地方。資料來源:高林提供,2011年11月
用App或是瀏覽器開啟BI有什麼不一樣?
企業在導入行動BI時,只要企業內既有的產品有支援行動化版本,就會優先考慮延伸應用既有產品的行動化模組,而現在BI行動化方案,有的是用App方式開啟,有的則是以瀏覽器的方式開啟,但在應用上,究竟有什麼不一樣?
前進國際技術長劉本淦表示,用App的方式最大的好處是在於可以離線瀏覽,對於不斷移動中的高階主管來說,即使在不能連線的情況下,也能瀏覽資訊。
除了可以離線瀏覽之外,App在畫面的呈現上,也較能傳達出BI的精髓,因為BI有許多圖形、表格,透過App的方式,每一個資料往下展開時,在操作上就能用點選的方式,還能進行拖拉、縮放,呈現最佳視覺化。
另外,App也可以支援主動推播的功能,針對異常事件管理時,BI系統可以直接推播到使用者的行動裝置中,而不用另外再透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傳送。
相對來說,以瀏覽器的方式開啟,當然不若App可以完全展現出行動化的特色,但是,劉本淦表示,企業採取瀏覽器的方式開啟BI,相對來說,轉換成本較低,對於不同作業系統的適應能力也比較強,因此,企業所需要投入的資源相對也較小。
前進國際技術長劉本淦認為,以App的方式打造行動BI有利於畫面動態呈現,以及離線瀏覽,但是,以瀏覽器頁面的方式,企業付出的成本相對較低。
高林導入行動BI特色
1. 已高度使用BI系統3年多,導入行動BI是第四階段。
2. 行動BI的簡化指標是由過去的BI點擊率分析而來。
3. 為導入BI,進行企業流程再造。
4. 目前使用行動BI人數為5人。
相關報導請參考「行動BI」
熱門新聞
2025-01-15
2025-01-13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