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條碼與RFID標籤
臺北醫院使用3種辨識工具,包括一維條碼(Bar Code)、二維條碼(QR Code)、RFID標籤。應用最廣泛的是一維條碼,如藥包、藥盒、針筒等,都會貼上一維條碼。
二維條碼的好處則是可儲存的資訊量較多,而且辨識速度快,即使列印在不平的表面上,仍可辨識。所以像是裝針劑的化療藥袋,因為表面凹凸不平,使用一維條碼不易辨識,臺北醫院就採用二維條碼。而門診藥袋,也因為藥品種類較多而採用QR Code。
RFID標籤能承載的資訊量更多,讀取速度更快,且可重複使用。臺北醫院將RFID標籤貼在員工卡、病患手圈、病患健保卡、藥盒、貴重儀器上,用途可歸納為辨識與定位兩項主要功能。不過,目前RFID標籤價格相對高昂,各廠牌的頻率與封包格式也不統一,還無法全面普及應用。
RFID標籤分成被動式與主動式兩種,被動式標籤內不含電池,所需電流藉由RFID Reader的無線電波電磁感應而生,所以被動式標籤只有在接收RFID Reader的訊號時,才會被動地回應,可運用在員工的識別證、病患手環等;主動式標籤則內含電池,可以主動傳送訊號給RFID Reader,訊號接收範圍也比被動式標籤更廣,主要運用在隔離病房與貴重儀器管理。
PDA
臺北醫院每臺行動護理車都配置一臺PDA(PA600MCA),全院共導入六十多臺PDA。這款PDA是專為醫療院所設計的RFID工規行動電腦,外殼採抗菌材質,定價5萬元臺幣。
PDA配備有無線電、觸控式螢幕、按鍵與觸控筆等,並整合了條碼與RFID讀取功能。護理人員按下PDA的條碼按鈕,便能用條碼讀取器掃描一維或二維條碼,PDA背面內建的被動式RFID Reader,可用來讀取RFID標籤。
PDA的軟體平臺採用Windows Mobile6.1/WinCE.Net5.0作業系統,並支援其他系統開發功能。王立?表示,目前這款PDA正在測試WiFi通話功能,讓護理人員不必在走廊上呼叫對方,只要透過PDA就能彼此通話聯繫。另外,以往只有護理站看得到警示燈亮起,這款PDA預計研發出警報系統,當警示燈亮起,PDA可接收到警報訊號,通知護理人員即時前往處理。
根據PDA廠商精聯電子表示,日本秋田大學附屬醫院與中國三甲等級醫院也導入了這款PDA,但目前在臺灣的醫療院所當中,只有署立臺北醫院導入,應用在病患身分辨識、藥品管理、醫護人員簽核記錄等醫療流程。文⊙鄭逸寧
護理人員按下PDA側邊的條碼按鈕,便可用前端的條碼讀取器,讀取一維與二維條碼,PDA背面則內建被動式RFID Reader,可讀取RFID標籤。
護理人員按下PDA側邊的條碼按鈕,便可用前端的條碼讀取器,讀取一維與二維條碼,PDA背面則內建被動式RFID Reader,可讀取RFID標籤。
行動護理車
行動護理車上架設一臺all-in-one電腦、一臺PDA、一臺無線傳輸設備,以及其他醫療器材與物品。車內第一個抽屜裡擺放電腦鍵盤,最底下的抽屜則放置2顆鎳氫電池,須定時用充電器充電,作為電腦的電力來源。行動護理車外接這些資訊設備後,比傳統護理車多出約10公斤的重量。
行政院衛生署臺北醫院資訊室主任王立?表示,2顆鎳氫電池的重量太重,護理人員推起車來相當費力,未來行動護理車會改用體積較小的鋰電池,可減輕護理車的重量,讓護理人員更容易推動。
另外,臺北醫院還自行改造傳統的護理車,直接把電腦架設在車上,並挖空第一個抽屜來擺放電腦鍵盤,護理車下方放置鎳氫電池與充電器,而醫院後續添購的行動護理車就按照這樣的模式設計出來,像用在洗腎照護的護理車就是新添購的。
行動護理車下方的鎳氫電池必須定時用充電器充電。
臺北醫院改造傳統護理車,外接一臺all-in-one電腦,搭配鍵盤、鎳氫電池、無線傳輸設備等,整臺車增加了10公斤的重量。
熱門新聞
2024-12-31
2025-01-02
2024-12-31
2025-01-02
2024-12-31
2025-01-02
2024-12-31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