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臺北醫院將RFID系統應用在住院病患的投藥流程,搭配行動護理車與PDA裝置,讓護理人員透過藥包上的一維條碼與病患的RFID手圈來確認投藥的正確性,不僅簡化了投藥作業,也降低了人為疏失的發生機率。
許多住院病患必須定時服用口服藥,護理人員都要按照一定程序來投藥,避免人為疏失而對病患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像是護理人員給藥前必須確認藥品內容與病患身分,以避免醫生突然更改處方箋,或病患臨時更換病床等突發狀況,給藥完成後還必須記錄病患身分、時間、地點、人員等。
過去確認作業採人工進行,所以藥師和護理人員必須透過三讀五對的方式反覆核對藥品內容與病患身分,投藥完成後,護理人員還要在紙本記錄投藥情況與簽名。這個過程有很多潛在的風險,不僅在人工辨識上容易出錯,而且紙本記錄較難顯示精準的給藥時間或容易偽造,造成後續稽核與控管的困難。
人工辨識的困難例如住院常用藥物大約有四百種,護理人員過去只能憑經驗和藥袋上的名稱和條碼來判斷,若系統紀錄錯誤,或是醫生臨時改變處方,導致藥袋內容物不符時,護理人員也不容易在第一時間內得知。
用RFID確認病患身分,用一維條碼核對藥品
臺北醫院資訊部門將RFID導入住院病患的給藥流程,來避免人工處理出錯的風險。採用RFID以後,醫護人員投藥時,藥劑科的自動配藥系統會依據處方配藥,並且直接在藥袋上列印藥品代號的一維條碼和藥品名稱。
下一步,藥師要逐一核對每一包藥品,一方面透過核藥確認系統來確認醫生是否更改處方箋,另外也透過藥品圖文辨識系統提供的藥品圖片和參考資料來確認藥包內的藥物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後才會把藥袋交給護理人員進行給藥。
給藥時間一到,護理人員會推著行動護理車將藥品帶到每一間要投藥的病房,先用PDA讀取藥袋上的一維條碼,配合行動護理車上螢幕顯示的藥品圖文系統資訊,再次核對藥品內容、醫囑是否更動等給藥資料。護理人員確認無誤以後,就可以在給藥確認系統上按下給藥成功。
接著,護理人員再用PDA背面的被動式RFID Reader來讀取病患的RFID手圈,用來確認病患身分。若病患身分無誤,就可以讓病人服用藥品,同時在PDA上點選投藥確認按鈕,系統上的投藥記錄表便會自動記錄給藥時間、病患身分,以及負責給藥的醫護站。
目前這套住院照護系統只應用在給口服藥的照護流程上,臺北醫院還沒有建置點滴以及針劑的住院照護系統。
住院常用的藥物大約有四百種,臺北醫院使用自動配藥系統依據醫師開的處方配藥,系統配好藥包時也會在藥包上列印出藥品代號的一維條碼和名稱,方便藥師和醫護人員辨識。
RFID醫療流程圖解 住院給藥投藥照護管理
1.護理人員點選給藥病患
護理人員透過行動護理車上的電腦連結到住院照護系統,在螢幕的系統畫面上點選病患名稱後,系統就能連結到病患的用藥資料。
2.讀取藥包上的一維條碼
護理人員按下PDA側邊的按鈕,就能透過前端的條碼讀取器來掃描藥包的一維條碼,系統解讀條碼後,再將藥品資訊顯示在電腦上。
3.核對病患身分與藥品圖文內容
行動護理車上的電腦連結到核藥確認系統,護理人員可以透過該系統的藥品圖文資訊來確認藥品內容,並確認醫生是否更改處方箋。
4.給藥確認作業
護理人員可以透過電腦的觸控式螢幕,點選螢幕系統畫面上的確認給藥,便完成給藥程序。
5.病患身分核對與投藥確認
給藥成功後,護理人員須用PDA背面的RFID Reader來讀取病患的RFID手圈,確認病患身分後,再讓病患服藥。
6.投藥確認作業
讓病患服藥之後,護理人員必須在住院照護系統上確認投藥成功。系統會自動在投藥記錄表上,記錄給藥時間、病患與護理站的資料,不必人工填寫。
熱門新聞
2024-11-18
2024-11-12
2024-11-19
2024-11-15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