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推出支援Android平臺的AIR 2.5版,一舉將支援裝置延伸到更多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以及智慧電視。

圖片來源: 

iThome

這2年來,iPhone帶起的行動應用風潮,席捲了全世界,許多企業也紛紛將行動應用視為下一代創新應用的關鍵領域。但是,選擇iPhone還是Android?這卻是許多投入行動應用的開發者,必須面對的第一道難題。

有的人鍾愛蘋果iOS平臺的單一軟體市場,只要為一款iPhone手機寫程式就能擁有數千萬用戶的市場,也有人看好Google Android平臺的擴充彈性,寄望未來能延伸到其他平臺裝置創造更大的邊際效益。

像信義房屋先集中開發火力,迅速推出iPhone上的看屋應用,後續再推出Android平臺的版本。而大江國際購物中心資訊室經理忻元陞則是看好Android平臺的後續發展,等到電子錢包相關法令通過,他打算結合Android手機的定位服務和電子錢包來發展行動商務。

開發資源有限,平臺差異造成選擇兩難

不過,臺北署立雙和醫院資訊室主任陸偉輝一語道出了行動開發的難題,他說:「開發手機應用的困難是執行環境缺乏統一的標準。」

若為了讓使用者可以選擇不同的使用裝置,資訊部門得付出更多的人力資源,重複為同一套系統開發不同的版本,維護成本也很高。最後,陸偉輝只能先選擇當紅的iPhone平臺來開發新一代的醫療系統。

理想上,企業終究希望能涵蓋使用者的所有裝置,讓軟體普及率越大,創造的效益也最大,但開發資源往往有限,企業不得不選擇當下最可行的作法。

早在2年前,Adobe發表第一版的AIR Runtimes時,就宣示要解決跨平臺和跨裝置的整合難題,但是,AIR剛開始只能支援桌上型電腦的作業系統,雖然能夠跨越Windows、Mac OS和Linux,但是還無法跨入其他裝置上。

一直到上個月,Adobe技術長Kevin Lynch在一年一度的Max開發者大會上,推出了最新版的AIR 2.5,才實現了2年前提出的目標。

AIR 2.5版同時推出了Android平臺版本、黑莓平板作業系統版本和電視版本。一舉將AIR適用範圍擴大到多款手機和平板電腦,以及最新的智慧電視平臺。

再加上蘋果電腦在9月時修改了iOS的使用條款,允許透過第三方開發工具封裝的iPhone應用程式,可以發布到AppStore銷售,讓AIR應用也能夠合法在iPhone手機上流通,也暫時終止了蘋果和Adobe的對立局勢。這麼一來,AIR就成為市場上支援最多平臺、最多裝置的執行環境,AIR應用程式可以在多種主流行動裝置上執行。

AIR的出現,打通了桌面開發和各種行動裝置之間的版本壁壘,對開發者而言,這的確是一大福音,只要熟悉AIR的開發流程和技術,開發一套程式碼,就能在不同的裝置或平臺中執行,若是只有各種裝置常見的功能,甚至不需要改寫程式碼,只要調整配置和設定,考慮不同螢幕的呈現方式,就能直接輸出不同平臺的版本。

用AIR延伸Flash影響力

發展AIR Runtimes,是Adobe延續和擴大Flash影響力的策略。從PostScript列印標準起家的Adobe,深知擁有越基礎的技術標準,未來的影響力越廣泛。當這些技術標準普及以後,Adobe就能從製作工具上獲利。後來推出PDF格式,以及併購Macromedia得到的Flash都延續了同樣的發展策略。

2005年,Adobe以340億美元併購了當時最知名的網頁工具廠商Macromedia,Macromedia擁有的Flash Player已經發展到8.0版,擁有超過9成的瀏覽器市占率。Adobe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整合了旗下產品和Macromedia的網頁工具,並且開始以Flash檔案格式為核心,來打造一整套的內容製作工具,也開始為Flash的侷限尋找突破的缺口。

因為Flash是網頁上的內容格式,必須受制於瀏覽器提供的執行環境,Adobe重新將Flash技術中的核心功能,打包成AIR Runtimes,試圖將網頁上成功的前端互動技術,延伸到桌面系統,甚至是更多的裝置,讓Flash技術成為各種裝置設計前端呈現的標準技術。

AIR專注前端技術,發展輕量級產品路線

不同於.NET或Java平臺那種提供完整中介框架的作法,Adobe改採輕量級產品的策略,讓AIR專注於前端介面的功能,將複雜的運算,交由這後端伺服器執行,這也正是Flash在網頁應用程式中的角色。

Adobe刻意在AIR中放入了完整的Flash 執行環境,再延伸少數桌面系統常用的基礎功能,將AIR視為是Flash在作業系統層級的執行版本,來擺脫對瀏覽器的依賴。這也讓既有Flash開發工具能輕易地產出AIR應用,Adobe也沒有重新發展新的開發工具,讓原本的Flash開發社群,也可以輕易地轉換到AIR應用的開發上。

智慧手機等各式行動裝置的出現,更讓Adobe打造AIR的策略更顯得有價值。原有的Flash開發技術、開發人力、開發流程都已逐漸延伸到AIR應用。這套開發經驗已經擁有足夠多的使用者規模和運用實例,只要AIR支援越多的裝置,這套開發經驗的影響就越普及。

Adobe也發展出整套的Flash平臺產品線來支持這套開發經驗。包括在底層伺服器端,推出了多媒體影音Flash Media Server和整合企業資料的LiveCycle,以及網站伺服器ColdFusion,Flash Player和AIR是前端執行環境,開發框架則是利用開源社群發展的Flex,內容工具則包括了Flash Pro設計工具、Flash Builder開發工具,以及去年推出用來串接設計與開發流程的互動設計工具Flash Catalyst。另外,Adobe也開始發展Flash Platform 的線上服務。

AIR越普及,支援越多平臺,就越能拓展Flash平臺產品的普及率。藉由AIR 2.5版對跨裝置的支援,Flash開發經驗開始成為應用程式主流開發技術之一,就像是Java或.NET一樣的重要。

Adobe產品戰略現階段最重要的目標是盡可能地將AIR和Flash經驗延伸到更多平臺、裝置,甚至是PDF應用。Android平臺的出現,幫助AIR更快延伸到更多的裝置,但是HTML 5新網頁標準的成熟,卻讓Flash面臨了根本上的威脅,接下來會進一步介紹Adobe的因應之道。

 

Adobe技術長Kevin Lynch表示,開發者只需開發一個版本的AIR應用程式,就可以在不同螢幕尺寸、不同類型的裝置中執行,不用重複開發。

 

Adobe展示了平板電腦上的醫療Android應用,讓醫生透過平板電腦取得遠端系統中的醫療影像。

 


相關報導請參考「Adobe的新戰略」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