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iThome

在這次調查中,多位產業龍頭企業的CIO,親自分享了自身企業面對軟體授權爭議的因應經驗, iThome 日前採訪廣達電腦副總經理方天戟,他向產業界、軟體廠商和政府機關等,提出了諸多經驗和建言,採訪整理如下:

去年10月時,SAP韓國亞太區負責服務部門的總裁來找我,他表示因為石油漲價的影響,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SAP要調漲軟體維護費用,從17%漲到22 %。但我認為,軟體廠商在這個時間點漲價是不對、不合時宜的,尤其是已經過了企業提報IT 預算的時間點後才漲價。

不只是臺灣,SAP在全世界的維護費用都漲價,但有兩個國家例外,德國和澳洲。因為在這兩個國家的法律中,規定軟體廠商必須獲得消費者同意後才能漲價,所以,SAP在當地停止了漲價的行動。但是,臺灣法律沒有這項對消費者的保護,使得企業必須面對軟體廠商的不合理要求。

第一個不合理之處,是軟體廠商的授權或計價方式採取統一的高定價。偶而查詢的Manager和每天隨時要用的Operator,兩者的授權費用卻是一樣的價格。

這個不合理的高定價,進一步凸顯了22%維護費用的不合理性。如果企業連續五年不購買MA,反而就會擁有110%的本金,還可以再購買一套新版軟體。

再加上,各國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物價並沒有如軟體廠商所預估的發生通貨膨脹,但是,軟體廠商仍然不合時宜地堅持提高價格。

我認為,廠商不合理,我就換掉你。省下幾年不買MA的費用,可以更換成別家的軟體。

對使用者而言,換軟體不一定會產生衝擊。因為使用者多半透過企業入口網站來取得ERP 中的資料。只要開發團隊做好企業入口網站和新ERP系統之間的資料連結,即使後端換成另外一家的產品,使用者還是可以看到習慣多年的操作畫面。

像廣達現在若要設立新廠,後端就會考慮採用微軟的ERP系統,再透過企業入口網站來提供使用者熟悉的前臺介面。

廣達也幫了2 ~ 3間協力廠商導入微軟的ERP系統,都能夠和廣達的ERP系統串接。對於營業額50 ~ 100億的企業而言,我認為可以使用微軟的ERP統,等到業績超過百億後,還是能更換成SAP的系統。廣達成長到四百億營業額後,才開始導入ERP。

除此之外,近幾年雲端運算的興起,軟體租賃或使用者付費的ASP Model也是另外一種可以考慮的授權計價方式,企業可以考慮選擇能接受使用者付費觀念的軟體廠商。

雖然軟體廠商表示,調漲MA價格的同時,也提升了服務品質,從過去的Q & A 方式,改為專人顧問的諮詢服務。可是,這些顧問不一定了解臺灣的ODM 產業,經常只是分享新資訊,卻沒有解決原來的問題,例如ERP一直沒有解決保稅廠的需求。如果軟體廠商只有這樣的服務水準,無法令人滿意。

從今年開始,臺灣已經不在美國301條款的觀察名單中,這顯示出全國產業多已遵守了軟體的使用規範,我們應該反過來要求軟體業者提高服務水準。

臺灣的立法機關和政府機關,如公平會等,應該要出來建立遊戲規則,規範軟體服務的品質,制止軟體廠商不合理或不合時宜的措施。建立了共同的規範以後,臺灣軟體廠商也可以擁有均等的競爭機會。

經過一年的溝通,上個月,SAP願意調整軟體授權方式,增加帳號分級計價。我們可以用不到一半的價格購買到只有查詢功能的授權帳號,供經理級人員使用。口述☉方天戟,整理☉王宏仁

 

【相關報導請參考「廠商狂追授權,企業群起控訴:iThome 2009軟體授權爭議企業意見調查」】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