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如果你有一間600坪的冷凍倉庫,裡面儲放著從各鄉鎮田裡採收回來的馬鈴薯、紅蘿蔔,半年過後,突然發現其中有一袋已經腐壞,你要如何找出同一時期由同一個鄉鎮、同一塊田裡採收回來的馬鈴薯或是紅蘿蔔,進而確認是否已經腐壞等情況了呢?斗南鎮農會的做法是要透過RFID系統,進行精準的倉庫空間位置管理,並且盡量降低作物收成後的庫存損失。
目前斗南鎮農會的馬鈴薯,在臺灣內銷市場占有6成,也就是說平常我們吃到的馬鈴薯,每兩個就有一個是來自斗南鎮農會,然而,斗南鎮農會並沒有因此自滿,反而汲汲營營,持續從多方面開拓市場,除了栽種馬鈴薯、紅蘿蔔之外,近來也開始栽種水稻,稻田犁作結束之後,就開始栽種馬鈴薯、紅蘿蔔,然後農曆年前後收穫入庫,再依據市場情況銷售。
這樣的計畫性銷售,理當有不錯的毛利,但是,斗南鎮農會的獲利,卻被冷凍儲存過程中的損壞而稀釋了一部分,斗南鎮農會田間生產管理主辦李昌隆指出,根莖類作物經過適當的冷凍儲倉,庫存生命可以長達1年,但是,斗南鎮農會的庫存損害不良率卻高達10%~15%。
由於斗南鎮農會沒有自己的冷凍倉儲,所以過去都是採用租借的方式,因應馬鈴薯等作物長期冷凍儲藏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省下了建置冷凍倉儲的成本,但是,作物一旦進入冷凍倉儲階段,斗南鎮農會卻也失去了倉儲管理與彈性調配出貨順序的主控權。
一般的情況下,斗南鎮農會只能跟冷凍倉儲業者要求提領的數量,卻無法指定要取出什麼時候入庫冷凍的作物,這樣的作法,不僅最早入庫的作物,無法優先取出銷售,使得儲存的損壞率增加,更遑論要冷凍倉儲業者配合作物損壞情況清查等特殊要求。
斗南鎮農會為了改善這些問題,決定自己興建冷凍倉儲,預計庫存損害不良率要降到5%以下。今年初,這座有600坪面積的冷凍倉庫正式啟用,接著,相對應的冷凍倉儲管理系統RFID,也會在今年底前上線,李昌隆表示,斗南鎮農會計畫透過RFID系統,精確掌控每一筆入庫的作物,此外,還會結合生產履歷系統,因應病害與腐壞等特殊狀況需求,清查同一塊田採收回來的作物。
目前RFID系統雖然已經完成開發,但是,由於冷凍倉庫今年初才開始啟用,加上同時上線的還有自動化生產設備,所以,今年底RFID系統才會正式上線。李昌隆表示,這套自動化設備涵蓋的作業,從清洗、挑揀、分級……一直到包裝都可以完成,只要8個人就可以處理250噸的紅蘿蔔或是馬鈴薯,相較以往,至少可以節省2~3倍人力,不論處理速度或精準度都大幅提升。
以產品分級來說,過去完全仰賴人力判斷,現在卻是以毫秒的速度完成,在整個作業流程中甚至很難察覺分級是在什麼時候進行的,李昌隆指出,這套設備的分級作業是在人工揀選與入袋包裝兩個作業之間,以拍照方式取得作物的體積,然後經過系統計算完成分級,整個過程只花費毫秒時間,大幅縮短整體作業的時間。
李昌隆表示,斗南鎮農會已經相繼建置許多資訊系統,舉凡出貨軟體、生產履歷以及RFID庫存管理,乃至於自動化生產設備等,未來這些系統經過充分整合,將能發揮更好的應用效益。
斗南鎮農會引進了根莖作物自動化生產設備
Step1:入庫冷凍
農曆年前後完成採收,就入庫冷凍儲藏,然後根據市場需求分批銷售,長達1 年的冷凍儲藏期間,就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要密切關注,否則可能加速作物損害。
Step2:自動清洗
斗南鎮農會今年初從紐西蘭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之後,每個作業流程的人力都大幅縮減,其中,清洗作業更全面自動化。
Step3:人工揀選
清洗完成後,正式進入自動化產線的作業流程,相關人員只需要從排列整齊的產品中,揀選出外觀不合格的產品。
Step4:自動分級快、狠、準
經過人工揀選之後,電腦會以拍照方式取得作物體積,然後經過系統計算、分級,整個過程只花費毫秒時間,大幅縮短整體作業的時間。
Step5:入袋包裝
電腦自動分級完成後,不同等級的產品,會經由自動化產線,分別送入不同的包裝袋中。
Step6:裝箱出貨
依據不同的通路以及訂單數量,進行後續的裝箱出貨作業,目前斗南鎮農會的馬鈴薯,在臺灣內銷市場占有6成。
【相關報導請參考「植物工廠:科技農民的美麗新世界」】
熱門新聞
2024-11-22
2024-11-24
2024-11-22
2024-11-24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