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繼續這個lousy job,還是要換一個工作,或者乾脆去創業?臺灣的軟體產業看起來沒搞頭,要繼續待在臺灣,還是前進美國,或者去大陸發展會比較好?女友要求結婚,到底要答應她,還是不答應?五鬼搬運,搞了一堆錢,逃離臺灣之後,要待在美國享福,還是取道新加坡到緬甸,買下一座山頭當大爺?
有時候,人生會幫我們做抉擇:lousy job的公司倒閉,又沒別家公司想聘僱你,你只好去創業,結果創業成功,你成了大老闆;你上班的公司被一家美國公司購併,美國公司關閉臺灣的部門,你被派到大陸當幹部,幾年後你被大陸人取代,最後落寞地回臺灣賣小吃;女友懷孕,她家人帶著黑道大哥上門理論,你只好答應結婚負責到底;前往緬甸的途中,在新加坡大鬧樟宜機場,遣送美國時護照被撤銷,後來透過具美國籍的妻子取得美國居留權。
我的年紀不大,加上唸書唸得特久(我曾就讀博士班,但沒有完成博士學業),所以距離學生時期還不算太遠,對於社會的一切尚未相當適應。每次一有困擾,就會懷念起學生時代的good old days。「喔!當學生真好。」當然,我當學生的時候也會有困擾,但是這些困擾都微不足道,不外乎停留在「該買這張專輯或那張專輯?」的低檔層次。
人的困擾多半是因為「選擇」而起,想排除這種困擾,你可以選擇「讓自己有更多資訊充足的選擇」,或者選擇「順其自然,不要做選擇」。
關於人生,我往往選擇「順其自然」,一切隨緣看著辦。但是對於軟體的抉擇,這卻行不通,因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紙包不住火。大家會質問你,為何不用開放源碼且跨平臺的A技術,而選擇B技術。所以我們必須看各種IT媒體,非但IT內容要看,IT廣告和IT新聞也絕對不可錯過,我們需要讓自己對於各種技術和各種產品有更多的「印象」,以便做出資訊充足的選擇。
如果你是IT顧問,就更辛苦了,因為光靠「印象」是不夠的。我之前在當顧問時,不只要注意各種產品和內容,甚至必須動手實際操作,還要多方聆聽大家的經驗,評估各種技術在各種方面的優缺點,這真是超累的事。我試圖公平,但是一陣子之後,我總是會發現之前所做的建議,免不了會受到自己當時偏好的影響,而傾向於建議我自己最熟悉的技術。我們都會不知不覺做出慣性的選擇,所以當新技術出來時,大多數人會傾向於停留在舊技術,抨擊新技術。而且,這樣的抨擊往往失去理性,沒有就事論事。Human Nature!
正因為如此,徵詢技術顧問,就和看醫生一樣,最好要有Second Opinion、Third Opinion,否則醫生或顧問可能會「誤診」,做出不適當的抉擇。而且,也必須讓顧問知道你們的背景和需求,否則可能會得到不適當的建議。
每個人或公司的立足點不同,所擁有的選擇不見得一樣,選擇的重點也不一樣。美女可能比醜女有更多工作上的選擇;大公司可能因為錢多,所以比小公司有更多技術的選擇。這也是IT顧問必須知道的。
除此之外,做選擇最重要的是經濟學上所說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概念。人面臨抉擇時,必須作出一定的選擇,所失去的就是所得到的機會成本、被放棄的選項中價值最高的一項就是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的定義,說起來簡單,評估起來可不容易。必須知道有哪些機會,且對每個機會有充分的認識,否則就會評估錯誤。如果當初選擇用Java開發系統,主要是為了其跨平臺的優點,但是系統運行至今,依然只在Windows平臺上,完全沒跨平臺,那麼當初選擇Java造成開發人力成本的增加,值得嗎?如果選擇使用諸多Design Patterns,做出具有高度可維護性的系統,但是爾後系統卻完全沒有變動的必要,之前多耗費的設計成本,值得嗎?這樣的問題其實很難回答。
所以,關於IT技術和產品的抉擇,總是讓我想越多,越焦慮。或許正因為如此,在人生的抉擇上,我寧願簡單一些。
有些電影本身就以多種抉擇為主題,有些電影在推出DVD之後,會附上兩個(甚至三個)不同結局的版本。每次看到這樣的影片,我總會忍不住想,如果我做了不同的人生選擇和軟體選擇,現在會是如何?
人生的困擾,有一大部分的原因來自抉擇。如果抉擇不多,可能困擾還會少一點。
但是我也不免會想起:如果當初我的專欄是「C++夜未眠」而非「Java夜未眠」,沒有搭上Java風潮,是否依然會受到歡迎?如果我當初選擇就讀交大而非清大,選擇硬體產業而非軟體產業,現在又會如何?如果我以前沒和女友分手,現在我會有小孩趴在書桌旁看著我寫這篇文章嗎?人生畢竟不是電影或DVD,這些答案我是永遠無法知道的了。
蔡學鏞-專職作家
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碩士,曾任華碩集團軟體工程師、元智大學資訊系講師、美商歐萊禮出版社技術編輯、臺灣微軟特約專欄作家。
熱門新聞
2025-01-13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