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工作時,必須評估你對於該工作內容的熟悉程度。我的建議是,翻譯工作要達到七成左右;程式外包要達八成以上;顧問工作,則要到九成以上;講課更是必須高達九成五。

翻譯工作:對內容的熟悉度最好有七成左右,那麼就有三成的學習空間,等你翻譯完這本書,就可以具備這本書百分之百的知識。

不過,翻譯外文書的酬勞其實不高,如果翻譯不能讓你有額外的收穫,那麼還「不如去加油站打工」,還比較有意義一點(畢竟油價這麼貴,加油站的員工還可以用員工價加油)。如果你對書的內容掌握度低於五成,那麼難度已經太高,很難表現得好,而且必須花更多時間,使得單位時間的產出更低。

不管是翻譯、寫書或寫專欄,通常會有編輯把關。以《跟Steve Jobs學簡報》系列文章來說,因為印刷篇幅限制,為了讓文章能分成5期依次刊出,編輯下了不少功夫,包括標題、內容局部修改。因為編輯,所以這系列文章比原來增色不少,加了5分;但也因為編輯修改內文,文章反而出現一些原本沒有的小錯誤,扣了1分。整體而言,等於是加了4分,編輯終究還是對文章產生相當正面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放手讓編輯發揮。

但你如果發現編輯修改後的文章和你的風格、原意差異很大,一定要和編輯好好溝通。

我之前發表在某雜誌的文章,編輯會將「我」改成「筆者」,這讓我相當「難以釋懷」。我的文章中,絕對不會用「筆者」當第一人稱(這麼謙虛,太不像我了,我倒是很想用「朕」當第一人稱),我也絕對不會用「您」當第二人稱。

讀小學時沒有寫作業,總是要向老師掰出一個理由:「忘了帶」、「狗吃了我的作業本」、「不記得老師有派作業」、「以為明天才要交」……。寫稿,最怕出版社或雜誌社來催稿,「又催又搞」,相當累人。遇到催稿,一定要事先準備好藉口,可以馬上派上用場。我建議的藉口有:

(1)怪罪小孩:「都怪我的小孩,亂玩我的電腦,結果把檔案誤刪了。」

(2)怪罪微軟:使用微軟的作業系統,最大的好處是稿子出問題可以怪罪系統當機、來不及存資料,而且往往可以輕易得到對方的相信與同情,甚至和你站在同一陣線上,「對呀!我上次也遇過這樣的狀況,資料也被毀了。」

(3)裝病:只有鐵石心腸、沒有佛心的人才會向病人催稿。

我甚至遇過拖稿不需要藉口的案例,截稿日期一到,譯者忽然從人間蒸發消失,怎麼樣都聯絡不到人。曾經有一個我參與聯繫的譯者,名叫「有得」,他後來完全消失,出版社聯絡不到他,老闆問我怎麼找不到有得,我只好告訴老闆「有得必有失」……。還好,我到目前只有拖稿過,沒有人間蒸發過(但是未來可就說不準了)。

程式設計:只要熟悉八成以上的技術(包括語言、工具、API、專業領域),就可以接程式案子。許多程式本來就是一邊寫,一邊和廠商溝通,一邊查資料而做出來的。

顧問:只要你對於該技術領域懂九成以上,屬於該領域金字塔頂端的稀有人種,就有資格當顧問。

當然,顧問除了要開會,有時候也必須上網查資料,或寫小程式作研究。IT顧問有時候也要幫忙修改計畫書、系統規畫圖、進行員工教育訓練……等。顧問的工作範圍相當籠統,有時候必須視顧問費用的多寡決定其工作內容。

講課:擔任講師必須對授課內容相當熟悉,可以馬上回答學生的任何問題,如果我對該領域的技術不夠了解,我不會輕易接課。因為授課鐘點費雖然高,但講課的壓力很大,加上要花許多時間準備教材,所以收入不見得划算。

套用會計學的說法,講課的「固定成本」很高,如果攤銷的次數不多,那麼可能只有小賺,甚至賠本。我的教材都做得超級精美,所以如果一份教材不能使用5次以上,除非鐘點費用很高,或者可以產生其他收益,否則絕對不值得。

要當一個稱職的講師很難,培訓班的學生來自各個公司企業,彼此的程度和背景差異相當大,我往往會用最高素質學生的程度為基準來決定授課內容。

我以前講課時,都會希望學生像塊海綿努力吸收知識,搞得學生快要崩潰。有一次培訓單位跟我說,學生很怕我,因為我對學生的態度是「恨鐵不成鋼」,說得好像我採用的是「軍事化教育」。

關於這一點我否認到底,我不是「恨鐵不成鋼」,我是「恨碳不成鑽」!我把學生們搞得壓力很大,「視上學為畏途」,甚至紛紛「逃學」。(未完待續)

蔡學鏞-專職作家
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碩士,曾任華碩集團軟體工程師、元智大學資訊系講師、美商歐萊禮出版社技術編輯、臺灣微軟特約專欄作家。

相關閱讀:
IT自由業(1)厚植能力,建立自我品牌
IT自由業(3)善用自由,作時間的主人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