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最受企業關注的重大議題,正是數位轉型。在此風潮引領下,多數企業積極投入大數據、物聯網(IoT)乃至人工智慧(AI)等創新技術,期望藉此洞悉數據價值、挖掘商機金礦,強化自身的數位競爭力;欲使這些創新議題發酵,背後亟需倚賴數據分析技術的支撐,使發展逾30年的商業智慧(BI),迄今仍歷久彌新,有著不可欠缺的存在價值。

著眼於此,創始於1989年的微策略(MicroStrategy, 美國上市公司,Nasdaq: MSTR),繼2008年領先業界推出行動BI,將BI應用帶向當時的新里程碑後,近3年多來陸續結合敏捷式BI、強化視覺化功能,亦積極串聯大數據、IoT與AI應用,期使企業能借助MicroStrategy v10這套統一平臺,既保有企業級BI傳統核心優勢,亦可一併發揮自助分析、行動應用開發、企業物聯網等創新功能,讓BI真正扮演關鍵之鑰,加速數位轉型。

各種創新應用,皆需仰賴數據分析

微策略大中華區市場拓展與客戶總監王福麟表示,不少人認為BI已褪流行,但深究BI演化過程,多數工具其實已跳脫早期事後分析與報表呈現格局,結合運算法模型、統計模型,練就資料採礦等高級分析能力,不只能看過去、也能預測未來,足以支撐各種創新應用的發展;譬如智慧工廠強調預防性保養,需預測機臺的刀具、耗材及備料何時該換該補,或者企業經營者開始借助聊天機器人(Chatbot),隨時透過語音詢問掌握當下銷售數據,種種創新應用,背後皆與數據分析息息相關;由此不難看出,結合數據分析的BI產品,確實可貼近當前各項新興主題,並未脫鉤。

但綜觀BI市場發展史,發跡較早的微策略與BO、Cognos與BIEE(3家友商皆已被大廠購併)等業者,因採用OLAP傳統架構,需透過較繁瑣的數據建模與ETL(擷取/轉換/載入)等過程,才能呈現分析結果,整條價值鏈的建構過程頗長,難以迎合時下企業渴求的自助分析、即時分析、事務交互處理乃至酷炫視覺化效果;所以在近幾年,包括Qlik、Tableau與微軟Power BI等新興數據分析工具,標榜不需仰賴複雜建模、且有更佳的可視化工具,挾「敏捷式BI」之姿躍居新寵。

相形之下,從MOLAP、ROLAP或HLOAP等技術起家的老BI工具,市場聲量相對沈寂,受此影響,若干用戶也習慣藉由新舊一刀切分BI產品。對此王福麟認為,傳統BI一貫擁有的數據共享、權限管控等基礎內涵,依舊是多數企業至為倚重的關鍵功能,即使有了新穎的敏捷式BI與視覺化工具,使前端使用者輕易執行數據建模、分析與呈現,也希望確保這些數據探索行為,仍在企業IT管控機制內運行,可惜新型BI工具的訴求亮點,並不在於數據共享與管控、甚至是高級分析能力。

為弭平這道需求缺口,微策略在創辦人兼執行長Michael Saylor領軍下,積極展開產品創新研發,於2015年推出MicroStrategy v10平臺,正式加入敏捷式BI功能,且為呼應變遷快速的科技應用腳步,Michael要求研發團隊爾後必須在6個月實現軟體更版,故從10.0版產品問市至今,已藉由多次的Feature Release,快速推進至10.10版本,其間不僅加入敏捷式BI、豐富的可視化工具,亦藉由開放式API與SDK,輔以各式數據連接器,逐步建立漸趨完整的「嵌入式BI」拼圖,將數據分析能力順利整合至AI、IoT、大數據甚或AR(Augmented Reality)等諸多創新應用場景。

藉由統一平臺,同步展現企業級與用戶級BI能量

隨著MicroStrategy v10平臺問市,微策略成功將企業長期夢寐以求、但始終難以兼顧的企業級與用戶級雙重分析需求合而為一,藉由統一的平臺架構、及統一的元數據(Metadata)底層獲得實現,今後企業各部門的使用者,都可在既定權限範圍內,快速執行所需的行動分析、即時分析、協同分析與共享、事務交互處理,且將各項自助分析內容,一鍵轉入企業級報表與儀表板,成為企業可控制、可累積且易於重覆運用的智慧資產。

微策略的創新突破,獲得全球許多指標性企業客戶的熱烈響應。王福麟舉例,英國一家知名大藥廠,其生產部門長期採用傳統BI工具,業務部門則啟用新型BI產品,無奈兩邊數據不互通,還得仰賴IT部門費時執行轉檔轉置作業,難免影響公司整體決策速度;為化解缺憾,該公司決定在2020年前,將全球所有事業單位的BI架構轉換為MicroStrategy平臺,統一彙集所有關鍵數據,再結合行動BI的部署,開創有別以往的決策力與行動力。

不僅如此,隨著Forrester Wave、BARC SCORE、Gartner BI Critical Capabilities等專業評比報告的肯定,使微策略在資料分析、智能定位、企業BI標準、行動BI、產品功能、雲端BI、系統管理、系統架構、權限管控、數據源連結、行動開發平臺、用戶上線數量、可控的敏捷式BI、可控資料探索等眾多評比項目登上業界領先地位;此外在年度營收績效部份,也穩坐全球獨立BI廠商之冠。

微策略東協暨大中華區夥伴經理胡永強指出,展望今後,其將秉承總部的永續經營、深耕大中華區市場等策略目標,加強經營臺灣市場,針對一些在金融、零售及製造等領域擁有服務或解決方案發展歷練的臺灣業者,積極建立夥伴關係,藉由彼此優勢互補,幫助更多在地企業搶佔創新先機。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