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E
推出至今已有6、7年之久的可組合式基礎架構(Composable Infrastructure),這類技術問世之初,是以提供IT基礎架構動態的按需分解,以及組合能力作為主要訴求,進而實現全面資源池化的資料中心架構。儘管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產品確實累積一定的成果與用戶,但限於較高成本、缺乏標準化,始終未能普遍應用。
不過,近期隨著CXL(Compute Express Link)記憶體互連技術的崛起,以及快速發展,讓可組合式基礎架構重新獲得了進一步發展的契機。
透過CXL提供的標準化、通用化高效能傳輸架構,有望解決可組合式系統的成本與標準化問題,進而推動可組合式應用的擴展,最終實現資料中心基礎架構的全面變革。
資料中心資源配置最佳化的難題
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的目的,是透過IT基礎設施資源的按需分解與組合,來解決困擾資料中心的老問題:如何實現資源配置的最佳化。
該如何滿足應用程式千變萬化的需求,並且適當的配置運算、儲存、網路等基礎架構資源,一直是困擾資料中心管理者的主要問題,因為資源的不足與過量都會造成嚴重後果——資源供應不足將會影響應用程式的效率、甚至運作停擺,資源供應過量又會形成資源閒置,導致營運成本的無謂浪費。
因此,相對理想的資料中心資源配置方式,是「動態」的「按需配置」。
所謂的「按需配置」,就是依照應用程式的運作需求,恰當的配置資源數量,但應用程式的資源需求並不是一成不變,往往會隨時間而變化,所以資源配置必須視需求變化動態調整,在需求增加時增加資源供給,在需求降低時則減少資源配置。
然而傳統基礎架構建置模式,存在著兩大先天制約,導致資源配置難以達到最合適與最理想的狀態。
第1個制約,來自「預置式」的IT基礎架構建置方式。
第2個制約,來自「靜態式」的伺服器資源配置型式。
傳統的IT基礎架構建置方式,都是「預置」的,也就是預判個別應用程式或應用平臺的運作資源需求,然後組建用於運行這些程式的伺服器。為了預防應用程式因資源不足而癱瘓,一般企業都是「寧濫勿缺」,寧可超額配置資源(over provisioning),因而在典型IT環境,過量配置與資源閒置往往是普遍現象。對此,可組合式基礎架構先驅廠商HPE引述非營利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估計,大型資料中心伺服器平均超額配置資源的比率,超過8成,造成大量資源閒置與浪費。
雪上加霜的是,資料中心的基礎架構資源配置形式,都是以個別伺服器為單位、以CPU為中心的「靜態配置」形式,CPU、記憶體與儲存等資源,都被綑綁在個別伺服器之內,以致個別伺服器之間形成一座座的資源孤島,無法跨伺服器調度資源。
前述2項因素,共同導致了當前資料中心資源配置問題。
首先,「預置式」的IT基礎架構建置方式,造成高比例的過量資源配置,帶來大量的閒置資源。其次,「靜態」的伺服器資源配置形式,導致IT人員難以跨伺服器調度資源配置,連帶也無法利用個別伺服器上的閒置資源。
透過虛擬化改善資源配置
透過伺服器虛擬化技術,能一定程度地緩解IT基礎架構過量配置,所導致的運算資源閒置問題。藉由虛擬化平臺的中介,應用程式以虛擬的形式來使用運算資源,而不是固定的佔用實體資源,從而讓多個應用程式動態地共享實體運算資源,大幅減少運算資源閒置。
然而,虛擬化技術動態使用各種IT資源的能力,僅限於在個別實體伺服器之內,依然無法全面橫跨不同伺服器調度資源,只能透過在不同實體伺服器間遷移應用程式工作負載的方式,來調整不同伺服器之間的資源利用率。
但伺服器虛擬化技術這種透過遷移工作負載、間接調整不同伺服器資源利用率的方式,還無法真正實現資源配置的最佳化。
首先,遷移工作負載的實現,是以其他伺服器有足夠閒置資源為前提,換句話說,整個應用環境必須擁有足夠高的超額資源配置,才能允許工作負載的自由遷移,這本身就與資源配置最佳化的概念背道而馳。
其次,遷移工作負載的資源調度方式,是以一整臺實體伺服器為單位,資源配置粒度過大,不能精確對應運算、儲存、網路等不同面向資源的配置。
可分解式基礎架構的基本概念
可組合式基礎架構是透過資源的分解與組合來運作,首先,將基礎架構資源分解為個別的CPU、記憶體、加速卡、網路介面、儲存裝置,再依類型組成資源池。然後,透過可組合式架構的資源編排管理軟體,依照應用程式的工作負載情況,從資源池中提取適當的資源,組成動態的虛擬伺服器,分別配置給各個應用程式使用。
藉此可實現基礎架構資源的動態按需配置,最大程度地減少資源的過量配置與閒置,進而顯著節省IT基礎架構的成本。
解構基礎架構實現資源配置最佳化
可組合式基礎架構則解構了傳統的伺服器應用框架,以「資源池」與「資源的動態分解與組合」的方式,來實施資源的配置。
相較於預先配置了運算、儲存與網路資源的傳統伺服器。可組合式基礎架構採用非預先配置與非聚合式的架構,所有基礎架構資源,都分解為一個個基本的運算、儲存與網路單元,再以軟體定義的方式,將這些資源按需組成動態的虛擬伺服器。
所以用戶此時面對的並不是一臺臺伺服器,而是非聚合的各種「資源池」,如「CPU池」、「GPU池」、「儲存池」、「I/O介面池」等,然後依照前端應用平臺的不同需求,從資源池取出適當的資源,組成動態的虛擬伺服器,提供給個別應用平臺使用。而當需求變化或消失時,則可調整或分解虛擬伺服器的組態,將資源歸還到資源池,再重新組合利用。
透過「資源池」與「資源的動態分解與組合」,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相較於傳統伺服器,具備2大優勢:
● 提供更徹底的按需配置: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的所有資源,一開始是以分解的型態,分散在各個資源池,再依應用程式的實際需求,從各個資源池中取出適當的資源,組成虛擬伺服器。
● 擁有更靈活的資源調度能力:在可組合式基礎架構下,資源池中的資源可依照前端應用程式的負載情況,靈活地重新分解與組合,藉此調整不同虛擬伺服器的資源配置。
也就是說,可組合式基礎架構提供了「動態」的資源「按需配置」能力,因而不像預先配置資源的傳統伺服器,容易產生大量的資源閒置,即便出現閒置資源,也能將資源從虛擬伺服器分解、歸還給資源池,藉以重新組合運用。
所以,理論上,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的存在,可一舉解決解決傳統伺服器資源配置兩大問題:(1)過量資源配置導致嚴重的資源閒置,(2)無法跨伺服器調度資源,進而實現資源配置的最佳化。
率先推出可組合式架構產品的HPE,曾在2016年表示,透過採用這種嶄新的架構,可讓資料中心的資源過量配置減少60%,從而節省17%的資本支出。
HPE在2019年又提出更詳細的效益數字,聲稱藉由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產品消除過量配置與閒置資源,IT基礎設施成本能因此降低25%,每臺伺服器的平均部署時間減少71%,同時也能讓IT基礎架管理團隊的效率提高60%。
可組合式架構與超融合架構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線
除了與基於通用伺服器設計而成的傳統IT基礎架構對比,我們還可進一步看出,可組合式基礎架構這種問世於2010年代中後期的新產品,也有別於2010年代初期流行的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兩者可說是正好截然相反的技術路線。
這兩種產品,都可說是本地端IT產品供應商,因應公有雲威脅,而各自發展出來的新興應用架構。
超融合是以基礎架構的融合為手段,以運算、儲存資源合一的基本機箱單元為基礎,訴求採購、部署、管理與擴充的簡便,並具備類似公有雲的超大規模擴展能力。
可組合式基礎架構則反其道而行,以基礎架構的分解與組合為手段,將基礎架構重新分解,成為運算、儲存、網路等基本單元,再彈性地加以組合運用,訴求精確、彈性的資源配置與運用,並提供類似公有雲的按需配置靈活性。
顯然兩種應用架構各自從不同面向,來解決傳統IT基礎架構的問題,然而,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的推廣,卻不像超融合那樣順利。
推廣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的瓶頸
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的開端,是HPE於2016年推出的Synergy,這也是業界首款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產品,到了2018年,陸續又有Attala Systems、Dell、DriveScale、Liqid與Western Digital等廠商,跟進投入這個新興的產品領域,形成第一波浪潮。
大約到了2019年前後,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的發展到達了高峰,各廠商頻繁發表產品,HPE也表示Synergy產品線營業額已達到15億美元。
後續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產品的發展與推廣,卻陷入明顯的停滯,只剩下HPE、Liqid等廠商仍在積極更新產品。其他廠商方面,Attala Systems在2020年之後便消失於市場,DriveScale 2021年為Twitter收購,Dell的MX7000可組合式架構產品線也久未大幅更新。
即便是這個市場的領導者HPE,Synergy產品線的更新速度也已放緩,運算單元的規格,已落後於通用伺服器產品一個世代。
依照市調機構IDC的預估,2023年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的總銷售額將達到47億美元,乍看之下,這似乎有不錯的業務表現,其實,還不到通用伺服器市場銷售額的5%,相較於超融合基礎架構(HCI)產品,市場規模也不及其一半。
而這些跡象的存在,也意味著,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目前仍未被多數用戶接受,成為建置IT環境的主要選擇。
我們認為可組合式基礎架構推廣不順的原因,可歸納為下列兩點:
公有雲的衝擊
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的主要訴求,是消除過量配置與閒置資源,從而顯著節省IT基礎架構的建置與運作成本,這的確有吸引力,但對於多數用戶來說,仍不及由公有雲統包大部分的IT基礎設施建置與管理,所能立即感受到的效益。
事實上,當用戶將應用遷移到公有雲平臺上後,等於將資源配置與閒置問題,轉移給公有雲業者去承擔。
儘管公有雲資料中心同樣存在嚴重的資源過量配置與閒置現象,且業者也將這些沉沒成本轉嫁給承租的用戶承擔,然而,這並不是一般用戶會直接感受到的問題。
可組合架構的代價
可組合式架構提供的基礎資源靈活分解與組合能力,是透過各廠商專屬的軟硬體架構來實現,因而也帶來缺乏標準化與成本較高的問題。
雖然目的相同,但各個可組合式架構供應商的產品型態,有著很大的差異。
例如,HPE Synergy是以10U刀鋒模組機箱為基礎,搭配乙太網路來連結不同的基礎單元,而Dell的MX7000則是以7U刀鋒式機箱為基礎搭配乙太網路,Liqid則是以自身專屬的PCIe交換器與周邊擴充機箱為核心,透過自身專屬PCIe HBA卡,來搭配第3方的運算單元。
除此之外,可組合式架構還需透過專屬的管理軟體與API,才能實現資源的組合與指派。
例如,HPE Synergy搭配OneView可組合式軟體堆疊與Composer軟體,Dell MX7000是透過OpenManager軟體,Liqid則採用自身的Matrix管理軟體。
非標準化的硬體組態與軟體架構,無可避免地會導致可組合式產品成本較高,同時還有用戶將被綁定在特定廠商與產品框架的疑慮。
依照HPE等供應商的說法,透過可組合式產品,至少可以節省20%的IT基礎架構成本,這確實是相當顯著的節省,但考慮到可組合式產品在非標準化,與專屬架構綑綁方面的問題,相當程度抵銷了這個優點,以致許多用戶寧可繼續使用傳統IT基礎架構。
即使撇開非標準化與架構綁定問題,可組合式架構最主要的訴求——透過資源配置最佳化、節省資源過量配置與閒置,從而達到成本節省效果,對於不同應用規模的用戶來說,效益也有很大的差異。
對於大規模IT環境來說,減少一半的資源閒置或20%的成本,的確相當具有吸引力,
但是對於小規模IT環境來說,透過伺服器虛擬化技術,就能讓資源利用率達到可接受的程度,不需要大費周章引進可組合式這種全新架構。
所以,顯然可組合式架構對於大型用戶較有吸引力,對中小型用戶的吸引力較為不足。目前已知的一些HPE Synergy用戶,確實也是大型企業或組織居多。
典型的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產品:HPE Synergy
HPE Synergy是最早的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產品,上圖為Synergy 12000機箱框架的基本組成,採用10U的刀鋒式機箱,機箱正面可安裝運算模組、儲存模組,以及負責系統管理的Composer模組,機箱背面則安裝SAS連接模組、FC光纖通道模組,以及100GbE乙太網路模組,與50GbE乙太網路內部互連模組。
透過Composer管理模組的OneView管理介面與API,可以透過彈性的方式組合不同運算、儲存與網路模組,配置給應用程式工作負載使用。圖片來源/HPE
CXL技術帶來新契機
可組合式架構若要進一步推廣,勢必要設法解決標準化問題,而核心互連網路架構將會是箇中關鍵!
可組合式架構的核心,在於連結各個基礎架構單元的核心網路,所以,這種架構標準化的關鍵,便在於引進通用的標準網路架構。
先前可組合式相關供應商曾把標準化的希望,寄託在Gen-Z網路互連技術的發展上。比起OpenCAPI、CCIL與CXL等同類型的互連技術,Gen-Z設定的願景更大,不僅能用於處理器與記憶體互連,還規畫了跨機箱與異質裝置的互連,很適合作為可組合式架構的標準互連網路,Dell與Liqid也都曾考慮引進Gen-Z,但不幸的是,Gen-Z並未成功,已宣告終止發展。
而隨著後續Gen-Z併入CXL技術,可組合式架構標準化的希望,這幾年以來,也逐漸轉移到CXL身上。
藉由CXL規格持續擴展,為可組合式架構帶來新轉機,因為它能提供兼具高效能與通用性的標準化傳輸通道,讓可組合式架構的標準化有了新的可能。
隨著CXL技術的發展,可組合式架構領域近來有了復甦跡象,在2021年以後,浮現新一批可組合式基礎架構廠商,例如GigaIO、Fungible、Enfabrica等。(其中Fungible已於2023年1月由微軟併購)
其中部分廠商如Enfabrica,一開始就是基於CXL打造可組合式運算平臺。Enfabrica稱作加速運算網路(Accelerated Compute Fabric,ACF)的模組化、可組合式運算平臺,可透過該公司PCIe/CXL交換器晶片(稱作Server Fabric Adapter,SFA),提供運算、記憶體與網路資源的任意分解與組合能力。
走向全面解構的資料中心
透過CXL技術的加持,有望促使可組合式架構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但若從更寬廣的資料中心發展觀點來看,無論可組合式架構這類產品最終能否成功推廣與普及,資料中心基礎架構都正朝向解構、非聚合化與資源池化的方式發展。
為了打破伺服器核心單元間的彼此綑綁,獲得更彈性的資源配置,過去20年來,資料中心的基礎架構一直逐漸地解構與非聚合化。
最早實現解構的IT資源是在儲存端,例如,1990年代透過光纖通道(Fibre Channel)、iSCSI等儲存區域網路(SAN)技術,便實現了將儲存資源從伺服器中剝離,讓儲存裝置「資源池化」的目的。
外部儲存設備可透過SAN網路連結成為「儲存池」,而伺服器只需要配置最低限度的本機儲存裝置,甚至完全不配置本機儲存裝置,伺服器需要的儲存資源,則可經由SAN網路從儲存池取得。
在2010年代中後期,透過Nvidia的NVLink、NVSwitch等GPU高速互聯技術,將GPU也從伺服器剝離出來,成為可獨立擴展規模與調整配置的GPU運算叢集。
而到了2020年代的今日,利用CXL這類記憶體互連技術,DRAM記憶體資源目前也已具備從伺服器解構出來的基礎,能在伺服器之外建立獨立的「記憶體池」,從而在不同伺服器之間,動態按需分派記憶體資源,當需求增大時從記憶體池增加記憶體配置,系統閒置時,則將記憶體歸還到記憶體池。
而伺服器本身則能只配置最低限度、甚至完全不配置DRAM記憶體,需要的記憶體資源改由外部的記憶體池取得。
接下來,CXL還能應用到FPGA加速卡、I/O卡等周邊裝置的連結,將這些裝置也從伺服器中剝離出來,成為「加速卡池」、「I/O卡池」,從而在不同伺服器之間動態分配應用。
而伺服器在逐一剝離了儲存裝置、GPU卡、DRAM記憶體、FPGA加速卡、I/O卡,之後便成為只提供CPU資源的單純運算裝置單元,自身也能構成「CPU池」,再加上「儲存池」、「GPU池」、「記憶體池」、「加速卡池」,共同構成全面非聚合化與資源池化的資料中心架構。
上述的發展方向,與可組合式基礎架構的目的,可說殊途同歸。差別在於,資料中心的非聚合化,是綿延長達20年、自然漸進演變的趨勢,而可組合式基礎架構則試圖透過單一產品,就直接實現這個目標。
更進一步而言,這股「解構」的風潮,如今也已經蔓延到最初以融合IT基礎架構為主要訴求的超融合領域,VMware與Nutanix等兩大超融合平臺,近年來都悄悄引進了非聚合式的架構,鬆綁了超融合系統原本的運算與儲存合一架構,開始提供純運算節點與純儲存節點的部署選擇,以便改善資源擴展與配置的效率,等同走向可組合式架構。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更大膽地預言:無論可組合式架構未來能否成功,資料中心IT基礎架構的演變,最終都會成為可組合式架構所描繪的模樣。
邁向非聚合化的資料中心基礎架構
當前的資料中心基礎架構,屬於「非聚合化」發展的初期階段,只有儲存資源與GPU加速器被解構到伺服器外,伺服器應用架構是以CPU為核心,記憶體、I/O介面等資源都綑綁在伺服器內,至於伺服器之間,則主要透過乙太網路互連。
不久之後,當CXL開始獲得應用之後,記憶體也將能被解構到獨立的CXL應用裝置上,構成「記憶體池」,然後透過CXL與伺服器互連,將記憶體資源動態地分配給伺服器使用。
而在更遠的未來,預期CXL的應用將進一步擴大,進而將伺服器機架分解為獨立的運算、記憶體與I/O機箱,分別構成「CPU池」、「記憶體池」、「I/O」池,彼此間都透過CXL互連,成為徹底的非聚合式架構。
依照CXL控制器供應商Marvell的預測,應用CXL記憶體池的部分非聚合式伺服器架構,將在2024到2025年進入部署階段,而完全分解的伺服器架構,則會在2020年代末期出現。圖片來源/Marvell
熱門新聞
2024-08-14
2024-12-20
2024-12-22
2024-12-24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