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新興的雲端災難復原服務(DRaaS),是災難復原這項歷史悠久的應用,隨著IT技術演進,而形成的最新樣貌。
包括DRaaS在內,所有災難復原應用的基本概念,都是相同的:定期將主站點的資料複製搬移到備援站點,然後在災難導致主站點失效時,切換由備援站點接手提供服務,等到主站點修復完成後,再將服務切換還原回主站點。
而災難復原應用架構與技術的演進,便體現在資料複製搬移、備援站點組成方式,以及站點切換/還原這幾點的變化上。
早期的災難復原應用
1980年代以前的災難復原應用,由於網路速度不足,因此多以人工實體搬運儲存媒體(如磁帶)的方式,來完成資料從主站點到備援站點的搬移作業。備援站點則屬於不能立即啟用的「冷站點」(cold site),必須進行系統安裝、配置與測試後,才能掛載資料並接手主站點的工作。
由於資料是以人工運送,因而也限制了搬運資料的頻率,搬運過程的安全也無法保證,經常傳出磁帶在搬運過程中遺失的事故,備援站點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完成設定並上線作業,還原點目標(RPO)與還原時間點目標(RTO)的計算,都是以數天到周為單位,因而用戶即便成功切換、由備援站點接手工作,仍會蒙受相當大的資料損失,以及相當長時間的業務中斷。
在1980年代,災難復原應用開始導入「熱站點」(hot site),也就是備援站點備妥預先完成安裝、配置、迅速接替主站點工作的多種軟、硬體設備,大幅加快備援站點上線服務速度,亦即減少還原時間點目標(RTO),然而,代價則是需負擔更高的維運成本。
網路時代的災難復原應用
在1990年代,隨著網路建設的完善,災難復原的資料傳輸開始改為基於網路的電子化傳輸。接下來,隨著網路傳輸速度的持續提高,災難復原的資料傳輸架構也逐漸進化,允許進行更頻繁的資料傳輸作業,先後出現基於指定時間點(Point-in-time)的資料傳輸,以及持續性的資料傳輸,大幅減少還原點目標(RPO),也就是災害發生時損失的資料量,進而還能實現兩站點資料完全同步的零資料損失架構。
虛擬化時代的災難復原
在2000年代,由於伺服器虛擬化技術的成熟,備援站點也開始導入虛擬化架構,藉此可以使用較少的實體資源來完成備援站點的建置,不僅有助於節省建置成本,虛擬化架構還能顯著簡化災難復原架構的演練驗證程序,提高備援架構的可信度,同時也能改善備援站點切換上線速度。
與此同時,自動化與半自動化的失效切換與故障還原管理技術,也逐漸成熟,能顯著改善還原時間點目標(RTO),減少服務中斷時間。
雲端時代的災難復原
2000年代中期,隨著公有雲平臺的興起,開始出現災難復原「雲端服務化」的風潮,也就是DRaaS,將備援站點、遠端複製與站點切換/還原等整套災難復原架構,包裝為整合的雲端服務,以訂閱的形式提供給用戶,進一步改善災難復原架構的靈活性與成本效益。
災難復原應用架構的演進
隨著IT技術的演進,災難復原應用的架構也隨之進化,並體現在主站點與備援站點之間的資料傳輸方式,以及備援站點的建置組成方式。
熱門新聞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4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