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項以人為中心的變動管理,主要協助企業提升人事資料、出/缺勤管理,及薪資發放的效率。節省人工處理的時間及人力,並避免錯誤。
根據資策會的調查,臺灣中小企業己建置人事薪資系統的比例高達76.3%。不過,調查報告也顯示,臺灣約有10.3%的企業,並不打算導入人事薪資系統。這是一個可以理解的現象,員工人數愈多、工作型態愈複雜的企業,對人事薪資系統的需求度就愈高。5~10人的小公司,與其買套系統來麻煩自己,不如計算機按一按來得簡單省事。
因應政策制度變革
人事薪資系統必須要符合政府勞基法及勞/健保法規的各項規定,舉凡調動、試用、開除、資遣、退休、工資、工時、加班、請假等,都必須依法令行事,否則將觸犯勞動基準法。
各項制度及稅法都有可能調整,因此,系統不能把公式寫死,參數化的設定才能隨制度調整。不過,面對重大變革系統的改版難以避免,例如今年新的勞退制度上路,對人事薪資系統便是一項衝擊,軟體廠商大多必須提供更新版本,才能因應新的變革。
人事薪資系統的重點在彈性
除了政府的相關法規,另一項重點是要符合企業老闆的規定。會計系統、庫存管理都有統一的制度與作法,而人事薪資系統設計的藝術就在於:如何把沒有標準化的需求,套用在軟體之中。
薪資計算的基準,包括基本薪資與差勤兩項來源。各行各業的休假、輪班、加班等制度各有不同,遲到幾分鐘開始扣薪、加班算補休還是給加班費、是否有全勤獎金等,還有各式津貼依部門有所不同,例如資訊或研發部門給予技術加給,年終獎金與年度調薪的比例,老闆心中各有一把尺,因此部門甚至個人可能都有差異,人事薪資系統的價值,就在於必須提供足夠的彈性,以因應異常及例外的狀況,協助企業自動化地產生正確的薪資結果。
管理制度的明確性是影響上線時程的主因
大型企業設有人力資源專責的部門,具備勞基法及健保制度概念的專業人員,溝通上比較容易;中小企業人員素質可能參差不齊,再加上員工人數不多,管理上便極具彈性,然而,模稜兩可的管理制度,卻成為電腦化的阻力。系統的參數設定,必須要有可以依循的標準,薪資計算必須套用固定的公式,因此,許多中小企業反而是因為電腦化,而被迫制定標準化的管理辦法。
明確的需求才有助於找到對的產品,如果企業希望縮短人事薪資系統導入的變動因素與陣痛期,最好先詳列人事規章。事實上,這對企業也是好的影響,「人治」的企業容易產生爭議,如果希望留住優秀的人才,制定統一的規章走向「法制」有其必要性。
人事薪資系統是企業E化的重要基礎
人事薪資系統看似單純,卻是企業E化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基礎。
人事薪資系統最基本的整合工作,是刷卡系統資料的彙集,若從人工簽到改為刷卡系統,選擇人事薪資系統廠商合作搭配的產品,比較不會有資料格式對應的問題,除非有特殊需求才需要專案處理。
人數不多的中小企業,並沒有複雜的組織架構與流程,導入WorkFlow的比例不高,套裝的人事薪資系統,除非軟體廠商有開發WorkFlow模組,否則少有提供與WorkFlow接軌的介面。
企業在導入WorkFlow系統前,其實應先考量與人事薪資系統差勤模組的整合問題,若無法自動化匯入請假、加班等資料,或結合個人特休、補休記錄及企業休假規定,導入WorkFlow系統只是增加管理的複雜度。
從薪資的管理延伸到人才進用決策支援
當企業的規模不斷地擴大,人事薪資系統除了基本的出/缺勤及薪資管理,節省薪資發放的人力、時間以外,還可以向上延伸到雇用管理,從人才的徵詢、面試、進用,到人力銀行的評比均留下記錄。
向下可擴展到人才的教育訓練,結合企業人才培訓的經費及計畫,輔導員工成為更優秀的人才,以提升企業總體競爭力。員工工作績效可更深入的採用考核管理模組,建立考核標準,作為獎懲與升遷的依據。文⊙李延華
相關文章
中小企業的命脈:會計總帳
進銷存系統須能提升進出貨效率
熱門新聞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