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剛接任動畫代理公司木棉花國際的資訊課主任職位,劉威宏馬上就面臨要徹底整頓的局面。首先是包含木棉花、富康與鴻聯等三家關係企業的資訊基礎架構:員工個人電腦作業系統是Windows XP家用版、沒有內部網路、網路群組是最原始的「工作群組」而非AD,充其量只是單機加上拉好網路線的資訊架構,對剛接手的資訊人員而言,光整頓重建就要耗費不少精力,更何況還要導入ERP系統。
一年來,劉威宏從升級員工個人電腦作業系統開始,到主機、郵件伺服器、企業內部網路等基礎架構,然後著手為公司的IT建立SOP(Standrd Operating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準備為木棉花與富康量身建置合用的ERP系統。聽劉威宏道來,這些工作似乎都是不足為道的小事,一切都如順水推舟般的輕而易舉;但其實,一口氣要完成這些工作,可都是歸功於他身兼企業網路管理、程式設計,以及電腦維護;在之前工作中獨挑資訊部大樑,校長兼撞鐘,累積了近20年的經驗。
鑽研技術寫程式,才夠腳踏實地
20年前,23歲的劉威宏,好不容易找到出社會第一份工作,與網管、程式設計師沒多大關係,而是銷售、維修AppleⅡ、小教授等電腦設備的業務員,雖然不到一年,就因為接到不少公家標案而升級為業務副理,月薪從原來的九千元飆漲為二萬五千元,他的身價水漲船高,雖然錢賺得快,但總覺得不夠踏實。也許是自覺性格受影響,他因為母親的一句忠告:「感覺你變得不實在了。」毅然決然放棄高薪的業務工作,報考臺灣工業技術學院工業管理系夜間部,從程式設計學起,走入IT領域。
劉威宏本來就很樂於沉浸在技術中,不斷鑽研、努力將各種問題一一解決,享受獨力完成作品的成就感,不喜歡業務工作時常與客戶交際應酬的感覺。所以,他一接觸程式開發領域,就與程式設計結下不解之緣,二技的畢業專題特別選擇進銷存的程式設計,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撰寫工業用儀器電腦等設備的自動化控制系統,之後做ERP程式設計師、擔任合森手袋公司的MIS,也是從個人電腦維護到企業ERP系統設計與修改一手包辦的全方位資訊管理人員。
從無到有,一手建立大陸分公司資訊架構
劉威宏在1997年進入臺灣合森公司,該公司是專門生產手提袋、電腦包等的服飾產業,在臺灣、大陸與香港都設有工廠與分公司。因為合森原本導入的ERP系統不符合員工需求,員工還是沿用舊有流程,沒有增加工作效率,形同虛設、浪費資源。所以,劉威宏進入合森所負責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寫ERP系統;好不容易改完,又因為老闆決定要將原本使用的Novell Netware換成Windows NT,劉威宏在完成系統升級的任務後,又得將ERP重新改寫一次。
因合森公司開始妥善管理IT架構、且ERP正式上線後,節省了許多營運成本,老闆也決定為大陸分公司建立資訊架構,劉威宏便開始了兩岸之間的空中飛人,必須時常至大陸東莞出差,為分公司大森手袋建立資訊架構。
當時大森手袋有2000多名員工,負責行政、與電腦關係較大的人員有40至50位左右,但只有2部運算能力較低的個人電腦供所有員工共用,由於剛開始大陸分公司的員工對電腦不熟悉,需要重新學習使用方式,接受度不高。所以他先升級並增加分公司個人電腦數量,提高使用率後,等員工開始體會電腦的好處,才開始架主機、拉光纖線路、配置電腦,規畫網路架構。
導入VoIP,善用網路寬頻,讓資訊投資的效率立竿見影
因為分公司全面電腦化,拉了光纖、接了VPN專線,將臺灣總公司與大陸分公司的網路連結,整體資訊基礎建設已經相當健全。劉威宏深知一個完整的資訊架構,為企業所帶來的效益並不僅如此,他便開始想方設法,讓大陸分公司在資訊方面的投資能夠立竿見影,有所回收。他先使用音訊閘道器,為兩岸三地分公司建立網路語音架構,讓公司可初步透過網路做音訊通話;2年後,更直接與ISP合作簽約,以分期攤提的方式導入VoIP電話語音與視訊會議設備,為公司節省許多電話通話費用。
雖然導入這些IT設備,很快就能明顯增加工作效率、並節省成本,但我們不禁問道:「為什麼一個非IT產業的企業主,會願意在IT設備上花費這麼多預算?」他說:「因為合森公司的老闆吸收資訊科技新知,跑得比他還快,很能了解一個健全的資訊架構,會為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就是老闆的信任與支持,才能讓劉威宏放手為公司建立完整的資訊架構,快速提昇工作效率。
詳細的SOP流程規畫,是讓ERP一次到位的不二法門
大陸、香港分公司的基礎建設建立起來後,同時也要導入ERP系統,進一步的改善企業流程,增加工作效率,且讓兩岸三地的系統互相串連。因此,劉威宏就不得不再次改寫臺灣總公司的ERP,讓兩岸三地的系統能整合、串聯。前後改寫三次ERP系統,雖然每次都是辛苦且浩大的工程,讓劉威宏忍不住感嘆:「改寫真的比重新寫一個系統還累。」不過吃苦就是吃補,他也從中獲得不少相當寶貴的經驗。
他深刻體會,經過企業各部門間仔細溝通、協調過後的SOP流程圖,就是讓導入ERP系統時能百發百中的重要關鍵。而這個經驗,也讓他在離開合森手袋公司後,以顧問的角色,協助其他服飾業導入ERP。
套句著名的廣告標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劉威宏認為,不管多華麗的使用介面、多麼複雜豐富的功能,假如無法切中企業流程需求,那麼一切都形同虛設。所以他規畫SOP時,都要先請各部門使用者開出需求,再依需求畫出流程圖,接著還要不斷與各部門溝通,等確定流程與所有功能都能滿足使用者需求,切合企業流程後,才會開始著手導入。
因為合森公司將總部遷移自大陸,劉威宏因為不想常駐在大陸工作而請辭,到木棉花擔任資訊部主任,目前正開始為木棉花與富康建立ERP系統;雖然先前就有多次改寫ERP經驗,但在不同產業或企業風格,ERP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功能風貌,所以要花更多時間,面對更瑣碎的準備工作,不厭其煩地與各部門間來回溝通,以建立完整準確的SOP流程,期望能讓木棉花與富康公司的系統建置後能馬上上線。文⊙王唯至
IT人抵禦委外風潮最佳良方 |
劉威宏基於在大陸訓練資訊管理人員的經驗,有感而發的說:「跟臺灣人比起來,大陸員工真的很難教。」因為他們普遍自視甚高,也過於注重表面,缺乏從根本找出問題來源的耐心,這正是作為企業資訊管理人員最大的致命傷。不過,因為單接專案的大陸程式設計師薪資低、又能24小時隨傳隨到,寫出來的成品也與臺灣差異不大,所以,臺灣程式設計師,如不力求上進,真的很容易被這波委外風潮取而代之。
但是他認為,臺灣程式設計師要抵抗委外風潮的最佳辦法,不是能寫出多華麗的介面、也不是學會所有程式語言,因為不管多華麗的介面、用多了不起的程式語言寫出來的作品,無法切合使用者需求,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反而要深入了解其他資訊以外產業的企業Know-how,多到不同的產業去磨練自己,才能寫出真正實用、符合企業需求的程式。文⊙王唯至 |
IT人物-劉威宏
木棉花國際資訊課主任
●學經歷: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合森手袋資訊經理、大鼎手袋電腦顧問
公司檔案-木棉花國際
●成立時間:1988年
●營業項目:動畫產品代理、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