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哲銘在亞力電機任職過程中,從MIS到挑戰ERP系統導入專案,不會因為對ERP陌生而逃避或排斥。此外,從營運面學習IT技術與應用等廣度,反而不從程式開發深度著手,以免被大量的客製程式工作占滿時間,或被推陳出新的程式語言所淹沒,也讓劉哲銘有時間理解企業營運流程,更增加IT人的工作價值。

他從個人經驗談到,負責企業應用系統的管理員,在技術與管理職能上,千萬別忘了「使用者」這一層。光有技術,固然能協助管理企業,但資訊技術更新很快,終究被潮流所淘汰。但空談管理、依賴管理輔助應用技術,則可能又流於空談。使用者代表著「流程」,完整的3層(技術、流程和管理)才能結合IT技術與產業知識(Domain Know-how)。

此外,由於亞力電機本身目前正在拓展企業用無線網路產品,並交由資訊室負責相關業務。對這樣的安排,劉哲銘毫不排斥,反而欣然接受。「無論是ERP系統管理與無線網路產品推廣與應用,都是公司營運上不可或缺的一環,不要因此限制IT人的學習與成長。」他闡釋道。

IT人的貢獻在於企業營運
一般IT新鮮人都選擇程式開發當入門,再選擇企業所需的商業應用領域。劉哲銘建議,「從商業營運的角度,依企業需求學習IT技術與加強本職學能」。由於IT技術更新很快速,應掌握營運核心所需的IT技術,IT人就不會為了營運問題而不斷地「滅火」。他提供自己的經驗,原本在亞力電機擔任資訊系統管理員(MIS),從網路基礎建設學起,直到公司導入ERP(企業資源規畫)前夕,他開始自學Oracle資料庫。

劉哲銘因為同時熟稔企業應用系統的兩大核心:ERP與資料庫,所以企業重要的資料與流程等,都在他的掌握中。他因為學習過Oracle資料庫,所以從資料表結構(Table Schema)回推ERP系統各欄位的關聯性,更容易理解ERP中複雜的流程。亞力電機一次導完所有ERP核心模組,讓他花了3年時間,才熟悉流程與資料。所以營運資料或各式報表,他都知道這些位於資料庫的地點與ERP的哪個流程內。

製造業營運核心是「訂單」與「採購」
一般書中都會提到企業關注的3個營運焦點:金流、物流、資訊流。由於ERP屬於製造流程與財務導向,讓人們覺得企業重金流。

劉哲銘從6年的ERP管理經驗卻有不同的看法,他體認到「營運核心是訂單與採購構面,至於財務反而是落後指標」。企業有訂單才代表產品在市場銷售,有採購活動表示有外在商業需求,以及呈現公司還在生產製造產品。所以從ERP系統對應到實際營運,企業有訂單才衍生出採購,採購原物料後再到生產製造,每個過程或交易都產生一筆會計分錄。如果從財務面,只會看到採購物料所支出的費用,但採購沒有對應到需求,則這項採購就轉成庫存,相對產生庫存成本,所以製造業從訂單與採購檢視,更勝於財務構面。

解除系統升級瓶頸,再造最佳流程
近年來,企業應用系統管理員常面對主管需要報表的需求,劉哲銘善用Oracle Discover工具,撈取報表欄位上所需的資料,因此對商業智慧(BI)需求不高。不過,對公司目前Oracle ERP的未來,他期望Web化或導入企業資訊入口網站(Portal),讓供應商能從入口網站連結ERP,了解物料的庫存量並達到供應鍊的功能。

ERP系統雖是製造業核心系統,仍有升級的需求,也就是升級費用與IT預算的限制,這讓亞力電機進退兩難。劉哲銘建議,「如果Oracle系統結合硬體設備,也能分期攤提,或許可以解決亞力電機升級的瓶頸」。亞力電機則可以趁著系統升級,將舊式流程最佳化,配合公司精簡人事與支出成本,提升營運效率與獲利,而不是停留在原地。文⊙張瑞隆

IT人物-劉哲銘
亞力電機資訊室技術支援課課長
●學經歷:亞力電機資訊系統管理員(MIS)、ERP系統導入專案與管理員

公司檔案-亞力電機
●成立時間:民國57年
●營業項目:生產高低電壓配電盤、輸配電線路用配件等重電機產品。目前也積極開拓無線網路產品。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