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可曾想過,帶著一臺筆記型電腦,最「爽」的事情該是什麼?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帶著筆記型電腦,最爽的事情莫過於「可以隨處上網」吧!「想上就上」,否則帶著筆電「啪啪走」又有什麼意義?

那麼,我想問問各位讀者,「如果現在你可以隨時撥打手機和別人通話,這種科技已經存在,那為何『想上(網)就上(網)』會如此困難?」

問題在於:無線上網是一個「變遷中」的技術,而這種種變遷雖然不斷的增加了它的功能,但也讓它過份複雜而影響了它操作上的便利性。

同樣的,這篇文章則試著釐清這種種的「複雜」,試著讓各位可以在迷霧中認清方向。?

上網方式:有線無線
就「硬體裝置」而言,一般的筆電「其實」會提供3個上網裝置:Fax/Modem、Ethernet網路埠和WiFi 802.11x(x可能是abgn的其中幾項)。

Fax/Modem是早期用電話線上網的裝置,由於「可能用得到」,而殘留到今日。不過,各種其他上網裝置日趨普及,這種使用RJ-11電話接頭上網的裝置已經越來越少被用到了,因此也有若干廠商開始從筆電上拿掉此連接埠。不過,這連接埠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地方在於:它提供了傳真功能,但需要搭配傳真軟體。所以,如果你有「用電腦接/發傳真」的需求,那也許你會需要這個連接埠。又或者,有一天你到了國外,也許有一天會使用這東西上網。

至於所謂的Ethernet 10/100/1000 Mbit/s的網路埠,是筆電上必備的有線網路接頭。有線的好處就是「穩定、快速」,「理論上」你只要把接頭(通常是RJ-45接頭)接上就可以連上網路。一般而言,企業裡還是需要這種網路接頭以提供有線連網的功能。

不過,無線網路產品也不斷設法在穩定、快速這兩項上增強,而無線上網最大的優勢則是:方便。

所以,Apple的超薄型電腦:MacBook Air,把有線的上網裝置都取消了,沒有Fax/Modem用的RJ-11,沒有Ethernet用的RJ-45,沒有,只剩下無線網路功能了(你還是可以用USB埠外接有線裝置就是)。

無線上網標準:abgn
對使用者而言,筆電的無線上網裝置是看不見的,因為那只是隱藏在機身裡面的晶片和天線而已。只是無線上網的標準有點多,因此也會造成一些辨識上的困擾。

首先,一般使用者得知道的是:無線上網裝置「至少」有兩個端點,你的筆電是其中一端,另一端應該有個常被稱之為AP(Access Point,存取點)的裝置。如果你在家中使用筆電,那麼家裡可能就得裝個AP,讓筆電可以隨處無線上網。如果你在公司使用筆電,也許公司某處就有AP,這AP連上公司的網路,讓你可以在公司某些固定的地方(或是任何地方)可以用筆電上網。

這裡要先講的是:無線上網的兩端,得有一致的標準才行,這標準主要是一種稱為Wi-Fi的規格。由於篇幅有限(以及我的知識有限)我無意在此解釋Wi-Fi的定義或是Wi-Fi的歷史,在此我把狀況簡化成:總之,目前的無線上網裝置有4個主要的規格:802.11b、802.11a、802.11g和802.11n draft,且日後鐵定有更多。如果你要無線上網,就得把這些規格熟記。而設備的兩端,要有一致的支援才行。你的筆電是802.11g,你的AP就也得支援802.11g才行。

802.11b是早期的無線上網標準,還殘存在某些較舊的設備上,特色是「慢」。後來出現了兩個無線上網新標準,802.11g和802.11a,這兩個無線上網規格比較快(達54Mbit/s),但是兩者的技術不太一樣。由於802.11g和早期的802.11b技術比較接近,因此臺灣就以802.11g較為流行,可說是目前的無線上網主流規格。

好的,這裡你學到一件事:以上網而言,我們不能「只見新人笑,哪見舊人哭」?不行,我們得一直支援舊的標準,並不斷推出新的標準。畢竟,筆電又不是用個半年就可以換掉的東西,有些人一臺電腦用個三、五年呢!當你的筆電舊了,你可不希望它就失去上網能力了是吧!所以,802.11g的設備,大多也還是相容802.11b,就是這麼回事。

目前最新的無線上網標準是802.11n,不過這規格尚在制定中,而且速度比你想像的要慢多了。據說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要達成共識,讓所有在這行的公司們都滿意,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矛盾的是,廠商迫切需要更新的規格可以賣,因此802.11n draft這類的產品就滿街跑了。

802.11n draft
所謂的「draft」就是「草案」的意思,也就是說「還只是起草,尚未變成正式標準」。如果已經正式了,那「draft」字樣就會拿掉了。可是,既然還是草案,幹嘛賣呢?

老實說,這我也猜不透,不過很明確是因為,廠商急著賣,因此他們管不了那麼多了。

802.11b很慢,使用2.4GHz的頻段,速度為11Mbit/s;802.11g和802.11a快多了,802.11g使用2.4GHz的頻段(和802.11b相同,也因此而相容),速度為54Mbit/s,802.11a使用5GHz的頻段,速度為54Mbit/s。但是,廠商亟須一個更快速、更穩定的無線標準,因此802.11n明明還是個draft,但如今新一代的筆電很多都內建了這個規格的無線上網方案。

不過,在這裡要再次強調,無線網路有兩個端點,你的筆電就算有802.11n,別忘了你的AP也得支援。老實說,由於802.11n的AP目前還不普及,所以你的筆電就算支援了,也未必用得到802.11n更好的性能。確實,802.11n理論有效傳輸距離可達250公尺,速度可達248Mbit/s,哇!真令人開心,果然是更快速、更穩定的感覺。不過,你得買個相容的AP才行,這是一般使用者要注意的。隨處上方案:3G/3.5G

「用AP上網有什麼問題?」

這什麼問題?用AP上網能有什麼問題?

問題可大了。

要知道,從本文的一開始,我就講過,要「想上就上」才是帶著筆電啪啪走的「王道」。用AP上網,其實你只是「定點無線上網」。家裡有AP,你只能家裡有限的範圍內無線上網。公司有AP,你只能在公司某些區域內才可以有無線的自由罷了。是的,只是「定點的無線」罷了!想上就上?比登天還難!

可是,既然手機都可以到處打電話,為何你的電腦不能隨處上網?

老實說,以科技的角度來說,隨處上網確實應該是不難,但這技術尚未形成一個巨量的經濟規模,而技術整合也需要一段時間。

請容我簡單的解釋一下。

首先,手機上網的技術,從以前的GPRS,到現在的3G、3.5G,其實也是不斷進步,但實際的情形是:很少人用這些技術來上網。畢竟,想要拿著螢幕只有一點點的手機上網,不是那麼吸引人的事情。另外,如果以傳統手機「話務」的收費方式來想像,那手機上網的費用也相當昂貴啊!以秒計費嗎?

目前,3G/3.5G的上網方案應該是比較成熟的「隨處上網」技術了。使用者找一家大型的服務供應商(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遠傳……)申請3G/3.5G的服務,並領到一張類似手機用的SIM卡。然後,你的電腦或是3G/3.5G手機就可以上網了。

問題是,那你的電腦要怎麼插入SIM卡?

3.5G上網方式簡介
你的筆電擁有802.11abgn的無線上網能力,是因為裡面內藏了相關的晶片。但是,當你筆電要連上3.5G──筆電可沒內建3.5G的相關設備啊?

是的,這有辦法解決,且情況漸漸改觀,因為需要「想上就上」的人越來越多,而環境也越來越成熟了。

首先,3G/3.5G主要是以手機上網為訴求,所以SIM卡是用來插手機,讓手機上網的。如果你的筆電也要插這SIM卡,目前都是以外接的形式連接到筆電,使用者透過外接裝置(USB或是ExpressCard)插入SIM卡,然後撥接3G/3.5G服務。

3G/3.5G一直有「涵蓋率」的疑慮,不過這也還好,反正廠商會自動「降頻」,若是3.5G/3G的服務覆蓋不到的地方,會自動降到更慢的服務規格(像是:GPRS),起碼讓你能上就對了。畢竟,想上時不能上,很苦的!

計費方式?這部份「理論上」要問廠商,依申請的服務種類而定。基本上,你如果是重度使用者,系統服務所提供的服務項目中通常會有「包月制」,但價錢大概都要千元上下,不算便宜。而且,各位要想想,現在你講電話都是「論時計價」(是吧?),如果上網卻可以讓你「吃到飽」,那廠商豈不是虧大了?所以,目前廠商提供的3G/3.5G,「話務」和「上網」是不同性質的服務,那張SIM卡「一般而言」只能用來提供上網服務。

不過,這些都是「目前」的狀況,但狀況還在變。日後筆電應該會內建SIM卡插槽,讓你可以不用外接討人厭的卡啊啥的,就能用3G/3.5G服務。此外,服務品質應該會越來越好,而系統服務商也會提供越來越多的服務項目(吧)。

一切都是為了省電
把話題拉回到一般的Wi-Fi無線上網,這裡又要介紹一個概念:無線上網的耗電量其實是驚人的。

各位想像:如果你的筆電要知道能否連線,它得發射電波,偵測無線上網的裝置。連線時,也一直要用無線電波傳訊,而這些「電波來、電波去」的行為,都,很耗電。

所以,為了讓使用者可以省電,筆電廠商在無線上網部份,加入了「開關」,而且通常有兩種開關:軟體開關和硬體開關。

硬體開關,很簡單,通常在筆電的「某處」(通常在筆電前方的下面不起眼處),會有個開關畫著符號,你撥動它就可以開關無線上網。

軟體開關則是某個快速鍵,以我的筆電而言,按下Fn+F2即可開關無線網路功能。

不過,這又有很多學問。

一般無線的功能是由專屬的晶片提供,通常此晶片也提供藍牙的功能。因此,你關閉無線功能,還得要注意,你是:
● 僅關閉無線網路
● 僅關閉藍牙
● 全部關閉
● 全部開啟

一般你用快速鍵,會在這四個項目間循環。你也可以用選單直接挑選你要的項目。用硬體開關就沒這麼多項目可挑,開就是開,關就是關。

本期結語:太多的選項會造成麻煩,但是廠商別無選擇
只是,某日,朋友前來請我救救他的筆電,他十分頹喪,要請我幫他把筆電重裝。

重裝?我對重裝電腦的態度一向是:放棄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放棄;犧牲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犧牲。重裝?重裝不到最後關頭,當然絕不輕言重裝。

「你這筆電沒有問題啊?幹嘛重裝?」

「我的無線網路不能用了!」

無線網路?「這裡有開關,你自己把它關掉啦!」

「什麼?有開關?我都不知道耶!」

是的,他可能是手不小心撥動了無線網路的硬體開關,所以筆電就不能上網了。他本人還為此打電話給AP廠商,廠商也不知所云地要幫他(且當然無效的)排除問題。

「我的TouchPad也壞了耶!」

「沒啊?這裡有開關……」是的,他也不小心自己關掉了TouchPad而不自知,問題就這麼簡單,他電腦好的很。所以,本來要重裝的電腦,30分鐘就幫他維修完畢了。

只是,我一直想著的是:開關這麼多好還是不好?我想得頭都痛了。

總之,下期我會續談無線上網的操作實務和網路保全的議題。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