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時,LinkedIn以45美元公開發行,成為第一家上市的網路社群公司,正式寫下全球網路發展歷史新頁。
一路走來,LinkedIn以清楚的市場定位,在人力招募這個起點上穩穩駐紮,爾後又持續在專業社群平臺的基礎上,將產品線延伸到行銷領域,十年之間,LinkedIn已經從默默無名到家喻戶曉,並且改寫社群網站發展的歷史。
在美國,前100大的企業中,目前有高達8成的比例,會採用LinkedIn來做人力招募。除了企業之外,也有許多知名人士,在LinkedIn建立專屬網頁,將LinkedIn作為發聲平臺,美國總統歐巴馬以及LinkedIn執行長Jeff Weiner都長期活躍於這個平臺,並且擠升LinkedIn前5大個人網頁。
根據LinkedIn的分析,有6成比例的人,即使沒有在主動找工作,仍對轉換工作抱持開放態度,而真正有實力的人,通常也不太需要主動去找工作,大多數都是透過被挖角的方式來轉換工作,LinkedIn的目標是要打造好的職業社群網路,讓各個領域的專業人才,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交換意見,而企業則可從中快速挖掘合適的人選。
根據LinkedIn最新公布的數據,目前全球的使用者數已經突破2億2千5百萬人,其中,大部分來自美國,使用者數高達7千7百萬人,是LinkedIn最大的市場,其次則是使用者數達到2千萬人的印度,緊接在後的有巴西(1千2百萬名使用者)與英國(1千1百萬名使用者)。
LinkedIn的成長力道勢如破竹,然而發展初期,使用者數成長卻極為緩慢,網站正式營運半年後,使用者數僅達3萬7千名左右,相較於現在,平均每秒就有兩位新增使用者,一天就有17萬人次以上新增使用者的成長能力,充分顯現LinkedIn的發展已今非昔比。
由於LinkedIn持續性的獲利,2012年首度被富比士(Forbes)評選為美國成長最快的科技廠商。今年6月,再度蟬聯全美高成長科技公司排名的冠軍,3年來業績成長了1倍,獲利成長了5成,遠高於排名第二和第三的Facebook及蘋果。
由5位聯合創辦人共同催生
在2003年5月時,由5位聯合創辦人共同催生,LinkedIn以職場專業社群網站切進市場。當時,網路產業正處於兩個不同發展階段的交替期,一個是2000年網路泡沫化之後,對網路發展遺留的畏懼之心,另一個則是新型態的網路應用逐漸崛起,MySpace以及Facebook等社群導向的網站甚囂塵上,這時候,任何一個新的社群網路平臺,想要從無到有取得一席之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LinkedIn卻成功了。
LinkedIn創立以來,外界時常會拿Facebook與之比較,不過,LinkedIn一直都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就是要在職場專業社群基礎之上,達到商業化的目標。相較於Facebook的社群包容性,LinkedIn則是更加精準地鎖定了一個分眾族群。
LinkedIn創始團隊的理念基礎,是要為已經在職場工作多年的專業人士,建立一個專屬的社群平臺,LinkedIn認為,工作職場上認識的人,通常會自然形成的一種關係網路,與一般的網路社交關係不同,然而,有時會因為離職或者因為工作繁忙而失去聯繫,LinkedIn的目標是要將這種關係轉移到網路平臺上,一則可以加強既有關係的互動頻度,再者,還能在既有人脈基礎上擴大網絡。
乍看之下,LinkedIn要落實理念應該不難,然而,LinkedIn卻選擇採取謹慎而且務實的步調來發展。
第一個階段的營運目標,就是要想盡辦法達到100萬個使用人數,這是當時唯一的目標,最後花費將近兩年時間達成。LinkedIn直到 2005年8月,才開始嘗試推出付費服務,註冊人數沒有受到收費的影響持續增加,當年年底使用者人數達到4百萬人,相關的商業獲利模式因此浮上檯面。
LinkedIn推出的第一個服務LinkedIn Jobs,是一個類似工作媒合的服務功能,求職者不僅可以在LinkedIn平臺上建立個人化履歷,並且還能設定履歷資料的曝光程度,企業則可在LinkedIn平臺上發布人才招募需求,然後進一步與LinkedIn的推薦引擎結合運作之後,將符合招募需求的使用者推薦給企業,這是LinkedIn推出的第一個收費服務,至今仍是最大的營收獲利來源。
為了與其他人力網站有所區隔,LinkedIn又另外新增了LinkedInsight功能,來強化專業社群網站的發展,並且憑藉使用者之間的互動與社群關係,確認使用者資料的可信度與專業能力,進而讓企業內部的人力招募人員,更容易找到真正合適的人才。此外,LinkedIn也針對付費用戶提供更進階的通訊資料與搜尋功能。
在LinkedIn社群平臺上,還有許多公司專屬網頁以及專業社群,也就是與臉書社團相類似的功能,讓使用者選擇性加入,彼此交換專業資訊,藉此獲得企業或專業領域的最新資訊。
為了擴大營運規模,2010年首度展開併購
當LinkedIn有了獲利的基礎之後,2006年,經營團隊做了兩個重大決定,並且將LinkedIn推向另一個階段發展,其中一個決定是擴大營運規模,另一個決定則是要從單一產品模式,走向多元化發展。
因應新的發展階段,LinkedIn決定將幾個重要元素緊密整合,其中包括搜尋技術、社群平臺以及使用者基本資料等,這樣的走向使得產品開發面臨更大挑戰,於是,LinkedIn延攬外部人士Dan Nye擔任執行長,爾後,Google的高階主管Deep Nishar也在2008年加入LinkedIn經營團隊,擔任副總裁,主掌LinkedIn相關產品開發。
這個時期的LinkedIn,為了擴大營運規模,一方面積極開發產品,另一方面也開始併購。2010年收購了mSpoke來補強核心技術的做法,自此馬不停蹄展開,三年內陸續收購了ChoiceVendor以及CardMunch、Connected、Rapportive、SlideShare、Pulse等將近十家公司,有些收購案強化了LinkedIn的技術,有些收購則讓用戶迅速擴增。
相較於Facebook以及Twitter等社群網站,LinkedIn雖然選擇經營市場版圖較小的分眾市場,但截至目前為止,LinkedIn展現的吸金能力卻令人瞠目結舌,關鍵在於精準的市場定位,所有使用者都是有薪資收入的職場專業人士,對企業來說,LinkedIn還可以作為精準行銷的平臺,因此,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在LinkedIn上建立企業專屬網頁,直接與LinkedIn的使用者互動,公開公司發展策略、分享產品技術以及人事異動等等。
今年2月,LinkedIn在官方部落格中,發布了一則消息,揭露惠普的LinkedIn社群經營效益,惠普因此而接觸到100萬個社群使用者,對於LinkedIn以及惠普來說,這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除了這可直接聯繫的100萬名社群使用者之外,惠普透過一層間接關係可以接觸到的使用者,也有4,300萬人。
對於惠普而言,100萬人這個數據所代表的意義,在於可以精準掌握分散各國的商業決策者。
根據LinkedIn與惠普共同發布的數據發現,高達57%的社群使用者,並非來自資訊科技領域,與惠普同屬於資訊科技產業的社群,占居43%。其中,有3成來自公司員工人數超過5千的大型企業。在這1百萬人中,有12萬人是企業高層,包括執行長、副總經理或企業主等,也有23萬人是部門主管或管理階層。另外還有32萬人是具有影響力的獨立貢獻者。
換句話說,透過惠普在LinkedIn上的企業社群首頁,惠普至少可以和35萬名企業中具有決策影響力的高層和管理階層建立聯繫管道。而且這群使用者主要來自亞太地區,有35%,高於美國28%、EMEA(歐洲、中東、非洲)24%,拉丁美洲13%。
這些數據,如何進一步轉換成對營運有利的商業價值,LinkedIn認為可以從幾個面向來擴大影響力。首先,是積極經營社群,由於並非每個LinkedIn使用者,都會選擇點擊追蹤(Follow)這個按鈕,而主動點擊追蹤的社群,大多數希望可以藉此掌握惠普的最新動態,甚至是直接與惠普營運高層直接在LinkedIn平臺上溝通,而不是經由廣告得知惠普的資訊。
其次,惠普可以藉此來挖掘自家產品所要銷售的目標市場,因為經由LinkedIn的使用者資料,可以清楚知道這些使用者的身份特徵與分布情況,企業可以藉此擬定更符合市場目標族群的商業行銷策略。惠普為了找出高層決策者,還同時搭配使用LinkedIn的廣告服務(LinkedIn Follow Ads),進而使得關注者在兩個月增加了30萬人。
此外,還可善用社群來擴大影響力,由於社群通常會將訊息推薦或分享跟其他人朋友,而LinkedIn社群會這麼做的比例,又是非LinkedIn使用者的2.5倍,因此,企業應該善用社群來擴大或深化影響力。
LinkedIn 在這十年的發展中,大多數時候是被視為刊登履歷,又或者是商務社群網站。今年5月,LinkedIn一舉推出21種不同類型的內容頻道,包括科技、經濟、行銷、社群以及創業等多種資訊,提供給社群使用者訂閱,未來,LinkedIn將會如何演進,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今年2月,惠普在LinkedIn上設立的企業專屬網頁,跟隨者人數達到1百萬人,這是LinkedIn網站上第一個達成這個目標的企業社群首頁。其中有12萬人是企業高層,包括執行長、副總經理或企業主等,惠普可透過這個社群首頁直接與他們聯繫。
熱門新聞
2024-11-25
2024-11-29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28
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