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月底,行政院頒布了「電子公文節能減紙推動方案」,正式宣告政府公文電子化要全面邁向新的里程碑──公文處理全程電子化。

所謂公文處理全程電子化,是指公文的整個簽核過程都在網路上批核,因此既可捨棄紙本公文,又因為公文的簽核不受時空的限制,而可以提高公文處理的效率。

政府機關的公文處理其實早就已經電子化了,政府在民國83年就開始推動以電腦製作公文,取代手寫公文,接著又在89年推動公文電子交換,跨機關的公文傳送以網路取代郵寄,而在92年實施的公文橫式書寫,更是從格式上改革,徹底讓公文處理與電腦接軌。

然而,這些若在過往都已經做過了,為何現在還要再推動呢?關鍵就在「全程」電子化。雖然現在都是以電腦製作公文,但未必有電子簽核系統,因此公文的簽核還是得靠紙本公文,所以電腦只是取代人工謄寫罷了;或者,有些機關已有公文線上簽核系統,主官卻沒有使用線上簽核,因此最後主官簽核還是得再印出紙本公文;至於跨機關的公文交換,雖然已經實施電子交換,但機關收到電子公文之後,因為自身沒有線上簽核系統,所以還是得再把公文給印出來。

這些現象都指出一個問題:若公文簽核沒有全程都在網路上簽核,那麼公文電子化的功效就會大打折扣。原本能節省用紙的好意,最後其實也沒省到;原本能提升簽核效率的用意,最後還是功虧一簣。

落實公文全程電子化最顯而易見的效益,就是減少紙張用量,以行政院研考會的經驗來看,他們一年可節省8萬張用紙;以中央與地方共8千多個政府機關來計算,若全部採用電子公文簽核,那麼以一年起碼有3萬件公文量來估計,每年就可以少砍9千棵樹。

除了省紙節能,公文全程電子化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公文處理效率。行政院研考會自身的經驗是,平均每件公文處理時間可再縮短0.57天。別小看這半天,若一件公文要會辦多個機關,那麼加起來所節省的時間就可觀了。
從政府服務民眾的角度來看,雖然現在政府機關已經做了很多便民措施,像是各式網站服務,但民眾仍然詬病行政效率不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公文程序繁瑣、往返費時,因此若能透過公文全程電子化來提升公文處理效率,就能進一步改善為民服務的品質。以高雄加工出口區的經驗來看,他們把公文線上簽核系統延伸,整合了對外部廠商的發文與確認簽收,提升對廠商提供的服務品質,同時也增加了自己的競爭力。

現在全臺灣已經做到公文全程電子化的機關寥寥可數,還有超過9成的機關沒做到,實際上,這其中有些機關並不是完全沒做,有些甚至已經嘗試過了,但因為種種因素而失敗,像是主官沒有強力推動,或是開發系統的廠商出問題。然而,不管怎樣,距離政府要求在2011年底前全面推動公文全程電子化,剩下的時間不到2年了,政府機關得更積極地面對這件事,這雖然是要奉命達成的政策,但對機關自己也是一件好事。本期的封面故事,我們就採訪了目前幾個在公文全程電子化已經做得不錯的機關,透過他們的經驗,讓推動公文全程電子化所可能遇到的阻力降到最低。(請見第28頁)

此外,微軟在本周一次發出14個安全公告,修補34個漏洞,其中甚至有8個屬於重大安全等級,之前微軟也已經緊急釋出捷徑漏洞的修補檔,因此,別忘了要通知使用者裝上修補檔。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