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 | 科技 | 創新 | 轉型 | 關稅 | 供應鏈 | 川普

全球經濟再度面臨重大考驗

持續觀察全球經濟情勢變化之餘,企業看來只能見機行事,多數可能會認為採取保守穩健態度,然而,在救亡圖存之餘,組織積極推動轉型的腳步不應就此停歇,單靠維持既有做法,恐怕很難抵禦市場變局,持續投入IT科技創新仍是一條可行之路

2025-04-11

| CXL | Compute Express Link | CXL記憶體互連技術

打破記憶體擴展的桎梏

原本我們對於CXL的後市相當看好,豈料推動CXL發展與普及的主力大廠Intel,去年面臨重大經營挑戰,連帶也使得CXL的整體生態系統與市場進展受到影響,然而,2025年初的此刻,我們又開始接收到CXL相關的產業最新動態,得知CXL產品與技術應用仍繼續在市場推進,並未因此裹足不前

2025-04-02

| MCP | OpenAI | 代理AI溝通框架 | ChatGPT | Anthropic | 模型脈絡協定 | Model Context Protocol

代理AI爆發的轉捩點

去年吹起一股代理型AI浪潮,大型科技巨頭紛紛推出代理型AI的工具,卻叫好不叫座,如今代理型AI爆發的轉捩點出現了,OpenAI宣布要支援Anthropic釋出的Model Context Protocol框架

2025-03-27

| 日本 | 金融業 | GenAI | 日本金融廳 | 日本金融科技周 | 生成式AI

日本金融界多敢用GAI

日本金融廳公布該國130家金融機構的GAI運用報告,可以窺見日本金融圈如何大膽積極地擁抱生成式AI,值得臺灣業界和主管機關參考

2025-03-21

| 編輯台上 | 薛心鎔 | 雲云科技 | 大罷免

進退之間

面對各種衝突的發生,我們能做的選擇不多,該進?該退?還是要保持現況?每個決定都必須付出代價,也在在考驗著我們的處世智慧

2025-03-14

期盼柳暗花明

比起苦苦等待別人眷顧或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積極、主動出擊更有機會打破僵局

2025-03-07

| Nvidia | RTX | AI PC | 黃仁勳

AI原生運算系統呼之欲出

Nvidia先前提出RTX AI PC的品牌識別,去年曾在幾個國家舉行RTX AI PC Day活動,但他們對AI個人電腦的整體想法是什麼,大家並不清楚。這個答案似乎在今年1月舉行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揭曉,因為黃仁勳的主題演講對此提出解釋

2025-02-27

| 金融科技產業聯盟 | 金管會 | 系統化創新 | 鷹眼識詐聯盟

產業系統化創新的崛起

金融業是臺灣科技創新的火車頭產業,像是率先發布了金融業運用AI指引,或像金融上雲也加速了後來醫療上雲的發展,如今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的出現,對於金融業者以及各產業未來的連帶影響值得期待

2025-02-20

| 輝達 | Nvidia | 黃仁勳 | 經營 | 管理

打破疊床架屋架構,提升溝通效率

亞馬遜開會禁用PPT簡報或條列式報告,而輝達的內部會議同樣不用PPT,而是透過實體的白板進行討論,反映他們重視直接溝通的工作態度

2025-02-15

| 端點防護 | 身分防護 | FIDO | 硬體金鑰 | 密碼管理員 | Password Manager | 系統更新 | 身分安全

即知即行

小至攸關個人健康的疾病,大至企業組織的營運危機、資安威脅,當大家知道這件事很重要,請設法盡快行動,因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我們只能盡量爭取時間完成必要的行動

2025-02-07

| GPU | Nvidia | GB200 NVL72 | GB200 | Blackwell | AI超級電腦 | 資料中心GPU

Nvidia新世代資料中心GPU雲端先行

過去半年來陸續有媒體報導Nvidia整櫃型AI伺服器GB200 NVL72可能有過熱問題,令外界擔憂影響出貨。對於採購這些硬體設備的公有雲業者而言,他們如何看待與Nvidia的合作?Nvidia面對市場強烈期待,以及每隔一段時間的出貨進度質疑聲浪,他們如何回應?

2025-01-20

| 生成式AI

在天色破曉之前

時代的巨輪正在不斷逼著所有人前進、往前看,大家都在摸索未來的前途,就像一首曾經流行過的歌詞所言:「不管路有多長,黑暗試探我、烈火燃燒我,都要去接受。」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