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好幾個場合都聽到類似的情境描述:「老闆拿著iPad跟資訊主管說『我要用iPad,我們的資訊系統能不能支援?』」這種狀況在過去鮮少發生,一直以來都是資訊部門來決定使用者可以運用什麼樣的資訊科技,但現在倒過來了,因為使用者容易取得資訊設備,尤其是想搶先抓住時代脈動的老闆,更會主動去買臺iPad來體驗,因而會提出上述的要求也不奇怪。
本期封面故事所報導的主題──BI(商業智慧),也受到相同的趨勢所影響,使得一些企業開始著手導入行動BI。
其實BI行動化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過去早就可以將BI延伸至PDA、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但是因為這些行動裝置不好用,使得BI行動化的效果不大。試想,你要讓高階主管在小小的手機視窗中,以觸控筆操控細小如豆的選單、按鈕,這般折騰人的事,會有人願意長期使用才怪。
iPad等新一代平板電腦的出現,則讓BI行動化有了改變。iPad的介面從小孩到老人都能接受,運算能力也不輸過往的電腦,而且輕薄好攜帶,按個鈕就能立即開機,隨時隨地都能使用。對於BI最重要的應用──呈現圖表、數據資訊,也因為螢幕較大而比手機更適合使用。
這些特性使得新一代平板電腦成為行動BI的最佳終端裝置,有了好用的行動裝置,行動BI就變得可行了。本期行動BI封面故事報導的兩個應用案例──高林(製造縫紉機)、裕隆(製造汽車),也都是運用平板電腦做為行動BI的終端裝置。
在我們的報導中,不只有高林與裕隆導入行動BI的經驗,還帶出了大家導入BI最在意的一件事──如何避免BI導入失敗。
BI導入失敗率高,分析起來有3個主要原因:
● 資料不正確,造成使用者不信任BI的分析結果,自然就不再使用BI
● BI所定義的KPI指標不符合使用者需求
● 業務單位沒有全力支援BI專案
這些只要任何一個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BI系統淪為報表產生器的下場。而從行動BI導入案例的經驗來看,因為行動BI的導入對象,一般主要是以高階主管為主,先從高階主管開始做BI,剛好可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就資料正確性來說,先做好資料整理,從資料的源頭就確保正確性,這是基本的功夫,但若BI導入是以基層單位為目標,那麼需要的資料較細,如何維持資料的正確性,就是一個頭痛的問題,有些案例甚至因為資料過於繁多而無法解決錯誤問題,使得BI導入一再延宕。
若以高階主管為目標,通常高階主管只要關心幾個大方向的數據,因此資料處理這件事的範圍就得以限縮,而讓IT部門有辦法把資料正確性給做好。
再者,高階主管BI需要的KPI指標,光靠資訊部門可能找不出來,因而其他部門就必須給予支援,因為這些是老闆要看的資料,所以業務單位的支援就不構成是問題。
以裕隆的經驗來看,BI系統該提供給高階主管什麼樣的KPI指標,是由財務部門來協助,因為過往就是由財務部門負責製作高階主管的報表,因此高階主管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資料,財務部門說的自然是不會錯。而且,裕隆還採取一個有意思的作法,他們把行動BI導入專案分別列為資訊部門與財務部門的工作績效,專案做得成功,大家都有功勞,在BI的推動上自然就能更順暢。這些過來人的經驗,對於想導入BI的企業會很有幫助,請見本期封面故事的報導。
吳其勳/iThome電腦報周刊總編輯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2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29
2024-11-28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