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在美國採訪一位臺灣出身的軟體工程師,他當時擔任一家新創公司的技術總監,負責帶領軟體開發團隊,而該公司的業務是提供RFID的線上服務,其實就是現在我們說的SaaS模式。
我特別請他分析臺灣的軟體競爭力,畢竟他曾經熟悉臺灣的環境,又在美國軟體公司帶領開發團隊,看過不同國家的人才,分析起來應該會比較中肯。
為了回答我的問題,他舉了一個正令人頭痛的狀況。當時他們想要進一步向亞洲的企業推廣RFID線上服務,為了確保服務品質,勢必要在亞洲選一個地點,來放置資料中心,以就近服務。
因為老闆把這個任務交給他來評估,於是他陸續探查了幾個合適的地點。
印度,因為語言與時差的有利條件,一直是美國企業委外的首選,他對印度卻不太放心,一來是美國公司委外受騙時有耳聞,例如明明講好是專人服務,卻發現原來是1個人兼做好幾家公司的業務,而讓他最不放心的問題,則是印度的電力服務不穩定,無預警的停電,對資料中心的服務品質可是大忌。
中國,他說中國地方政府積極地想要開發,對於美國公司要投資設機房相當熱心,紛紛主動提出許多有利的條件,像是專業人材的供給與各種減免等等,讓他們很心動。但是,他對於中國的長城防火牆終究是不放心,中國可以隨時封鎖資訊,讓機房瞬間處於與世隔絕的孤島,這個高度不確定性的政治因素,就是中國最大的問題,尤其是對一個提供線上服務的軟體公司來說,服務被封鎖而無法存取,就像是拉下大門宣告停止營業一樣。
臺灣,他的家鄉,在個人私心下他很想把資料中心放在臺灣,這樣還可以趁著業務考察時回鄉探親。他說,臺灣的基礎設施不論是電力供應、網路建設,都不輸亞洲其他國家,只要對於地震的問題多加防範,把資料中心放在臺灣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臺灣畢竟是個民主國家,整體環境夠開放,而且基礎設施服務也有不錯的水準,雖然臺灣工程師的英文能力偏弱,然而這也不是無法克服的問題。他說,臺灣的環境相對是比較好的,但只有一點令人擔憂,那就是臺灣的軟體開發能力。他走訪幾個資料中心之後,對於臺灣軟體工程師的素質,與軟體人才的供應感到憂心,因為這一點,他最後還是必須捨棄個人對臺灣的私心。
本期封面故事所探討的臺灣在地IaaS服務,其中有一些根本性的問題,就跟上述幾年前發生的情況一樣。臺灣的腳步上已落後先進國家,在一些專家的眼中,臺灣的IaaS服務充其量只是Infrastructure for Rent,稱不上是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因為要擴充運算資源竟然必須先填申請表,等個老半天,才能獲得運算量,這與國外的IaaS是由使用者自己設定規格,就能立即獲得運算資源,相比之下,可說是天差地遠。
公有雲服務,是一場較量經濟規模的競賽,在強調無國界的雲端運算時代裏,在地服務若不符使用者的需求,使用者輕易就能選擇國外的服務,而且還可能感受不出其中的差異,屆時大者恆大,在地業者就難有扳回的機會。
我相信臺灣廠商一定都知道IaaS的關鍵所在:不是只靠伺服器虛擬化就行了,要做到如國外的自助式服務。其中一個重要關鍵,在於軟體開發、系統整合的能力;而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正反應了臺灣長年來重硬體、輕軟體的弊病。
所幸,在本次採訪IaaS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臺灣的IaaS業者已經積極在找解法,像是拿自家的服務來練兵,或是在法規限制下找出可行的金流做法。雖然大家對於臺灣的IaaS服務仍不甚滿意,但只要廠商願意面對問題,未來還是有機會的。
吳其勳/iThome電腦報周刊總編輯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18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2
2024-11-19
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