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有沒有因為成本效益的考量,沒有投入更多資源打造售票系統?所以才有那麼多民眾抱怨開賣當天連不進售票網站?」1月27日接近中午,幾位記者和我仍緊追不捨地留下來追問,我們都想弄清楚,江蕙加場秒殺售票事件背後更多的細節。

當天上午10點30分,宏碁董事長黃少華率這次「江蕙專案」團隊主管大舉召開記者會,說明接下9萬加場票券售票任務之後的過程,甚至還提供了一段自行拍攝的影片,大曝1月25日當天江蕙專案指揮中心監控26分鐘賣光過程的現場畫面。

最後留下來回覆問題的是宏碁雲票務事業部業務經理周妤芳,她是早在宏碁十多年前開始投入票務業務,就參與其中的老手,一路參與了歷年宏碁票務業務的發展。從宏碁自拍影片也可看出,周妤芳從江蕙專案一開始的票務流程規畫,就參與其中。周妤芳沒有直接回答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問題,而是強調,宏碁這次售票系統沒有滿載,甚至從CPU負載、流量負載等數據顯示,只用了不到一半的資源。

當天稍早,這次江蕙專案的主導者,也是影片中站在監控中心前方統籌全局的宏碁電子化服務事業群總經理萬以寧也是這樣告訴我,他說,因為一開賣,瞬間就爆衝到31萬人次湧入,他們在事前就啟用了4百多個虛擬機器來分散執行售票系統的程式,因為這批系統的負載沒有超過一半,也因此,不需要再動態增加更多虛擬機器來支援。宏碁董事長黃少華自評98分,不足的2分是因為如網頁UI設計仍有不足,ATM轉帳方式或有不盡完善之處等等。整體而言,宏碁相當自豪這次售票作業的成就。

宏碁用高速公路暢通比喻自家系統運作順暢,從影片中看到宏碁團隊監看的數據,如CPU負載、資料庫負載、信用卡交易等都運作順暢,但這些系統面的KPI,真能反映出民眾實際購票感受到的服務品質?

對於31萬買票民眾而言,多數人是不滿意的。儘管PTT江蕙板上,有不少成功搶到票的民眾給予宏碁掌聲,因為比第一波寬宏售票搶爆經驗好太多了,但仍有更多沒買到票的民眾怨聲連連,多數人歸咎售票系統慢到幾乎等同當機,而無法買票,或是登入系統後無法順利完成購票程序。

為何兩造有這麼大的落差?沒買到票的人一定會有所不滿,但售票系統塞爆無法連線,更讓這些民眾難以心服口服。宏碁以自家巷口塞車的比喻來解釋,民眾家中網路品質不夠好,所以才難連上訂票網站,或從更大架構來說,是臺灣ISP網路服務體質不夠好的問題。

「你們怎麼知道是ISP的問題?為何無法事前預防?」我問周妤芳,她解釋,開賣當天,售票系統順暢,系統對外專線頻寬也夠用沒有塞爆,當時也試圖追蹤民眾連線過慢的情況,有觀察到是在ISP段的網路傳輸塞住了。

我問是哪幾家ISP業者?周妤芳沒有回答,但她坦言,事前壓力測試時,因為只在宏碁內網測試系統,而忽略了從民眾使用者端環境來測試系統,這也是他們始料未及的情況。「我們很難在事前真正找來30萬人實際壓力測試。」她說。

售票作業過程所需的資料傳輸量,遠低於影音串流的傳輸資料量,民眾瀏覽YouTube影片順暢,為何買票反而塞在自家ISP網路服務的「巷口」?或是在臺超過1千萬人使用的Facebook不會時時塞爆,但31萬人搶票就會塞爆?宏碁沒有多做解釋,只說是應用情境和架構不同輕輕帶過。

相較於江蕙第一波搶票災難而言,宏碁相對來說是比較成功的一次售票作業,3分半鐘剪輯過的現場影片,讓外界只是看到了團隊工作的樣貌,但卻沒說清楚,宏碁標榜的自建雲實力如何發揮作用。秒殺搶票怎麼解?宏碁要自證雲端實力堅強,還得揭露更多應說而沒說清的事。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