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名軟體程式設計者,邁向自行創業的路,似乎並不困難。

因為只要有一個軟體的想法,程式設計者很容易可以憑藉著實現的能力,而把軟體開發出來,進而推廣到市場上。尤其在這App開發已成當代顯學的同時,自行開發的App若是一朝受到使用者的歡迎時,的確有可能進一步成為一個事業。

我也的確有幾位朋友,因為開發了受歡迎的App,單是一個App,即可滿足經濟生活的收入來源,進而使得他們可以利用時間,研發一些其他新穎的軟體。

也有一些朋友,集合了幾位同樣是程式設計者的同伴,組成一個開發團隊,這使得他們可以得到遠多於個人的開發生產力,在更短的時間內,開發出更大規模的軟體或服務。只要有一個初始的好想法,軟體程式設計者,的確是比較容易能夠跨進創業的領域。

非程式設計者出身的創業者,即使有一個自覺不錯的想法,還是得尋求技術出身的共同創業伙伴,或是利用募集而來的資金,雇用程式設計人員來實現他們的想法。

相較之下,程式設計者出身的創業者,的確在創業初期可以佔上不少好處。

若創業者能設計程式,可用較低成本作出成品、展示概念

如果你自己是程式設計者,那麼,在創業路上可以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在有了一個自覺不錯的想法之後,你可以在成本最低的情況下,先完成一個展示這個概念的成品。有了這個成品之後,不論你是要直接推到市場上,或是利用這個成品去尋找創業最開始所需要的資金,都是可行的方式。

尤其當你是想尋找最開始的外部投資者時,有一個具體能運作、並且展示主要想法的成品,會比只有將想法訴諸於營運計畫書,來得更具說服力。即使這個想法在具體落實後,被評估為行不太通,也比較容易重新出發,再找下一個點子重新實作。

如果想法的發想者就是程式設計者自己的話,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開發的時候,可以免掉一些溝通的成本,比起創業者另尋技術提供者,還得想辦法和他們溝通自己的想法,這顯然是快多了。

雖然說,自己就是最了解需求的人、自己就是制定規格的人,不代表不需要將自己的需求,予以外部化,轉換到一些文件上;如此也不意謂著,就不需要撰寫規格,但無論如何,在需求的描述上,或規格的制定上,整個腳步是可以輕快點、敏捷一些。

倘若是和另一個開發者,甚至是另一個開發團隊溝通的話,溝通的成本肯定是大為提高。在創業的初期,這樣較低的溝通成本,有助於更快的實現心中的想法,更快的到市場上測試水溫,或是向投資者展示,以驗證風向。

能投注更大信任與熱情,共同克服創業障礙

我也接觸過一些非技術出身的創業團隊,他們對於所找的技術提供者,或多或少都有不信任的情況。常見的情況是初期資金受限的關係,因此不會雇用專職的開發人員,而是透過委外開發的方式來,降低雇用專職人員的固定費用。

但對此類的創業團隊來說,即使創業者很有熱情地投入自己正在創業的事業當中,但這份熱情通常都感染不到開發人員,這讓他們覺得開發人員和他們並不是一體的,並沒有一起融入在這創業的道路之上。

偏偏任何再好的想法,其實現最終還是得倚靠開發人員。對於技術陌生的創業者,通常對軟體工程及專案管理也不太可能太擅長,因此,想要駕馭外部的開發團隊,讓開發團隊以自己想要的步調來前進,時常會遇到困難。

自己本身就熟悉開發的創業者,這問題就小多了。倘若是自己動手開發,可以掌控的範圍就很大,最起碼成敗都由自己負責,會心甘情願許多。另一方面,若是委外運用外部的開發團隊,也因為自身對於軟體開發及專案管理有概念,也比較能管理和掌握。

更有些時候,想要創業的題目的特色,是在技術難度高,而不單只是商業模式或應用型態的問題,這時候,通常創業的團隊裡都有負責關鍵技術研發的角色,這個創業題目才會有最初的開始。

身兼程式設計人員的創業者,必須同時考量技術和商業模式

創業者本身是程式設計者,固然有些不錯的好處,但常見的情況也會帶了一些缺點。最常見的情況是,只想到了技術,卻不去想商業的模式。

這種情況大概像是,創業的開始是覺得某項技術有趣,得人們可能會需要這項技術,於是開始發展這個技術,接著才開始思考可以為這個技術安置什麼應用。

在許多的情況下,這些應用都不見得真的能在商業上產生很好效果、在市場上受到歡迎。因為這些應用常常都是為迎合所發展的技術,而硬擠出來,常常不那麼的真正能滿足需要。

比較合理的順序是從應用發想,從察覺出來的需求切入,定義出一個需要被滿足的問題後,設計一個應用來解決這個問題。在設想應用的同時,會設計對應配套的商業模式,確保在推出這應用之後,可以依附在這個商業模式下,完成商業上的目標,例如獲利。

不少程式設計者出身的創業者,並非不構思應用,只考慮技術,就是在構思應用時,不去思考商業模式。

他們可能最原始的出發點是覺得有趣,或自己覺得有用,於是自己開始動手做了。但商業模式幾乎可以說是根本了,不思考商業模式,代表不思考商業上可能帶來的利益,那麼,想要成功就變得比較困難了。

把使用者、消費者、應用方式放在心上

不過,即使我這麼強調商業模式的重要性,但我還是必須說,還是有些例子,在一開始或許也真的沒認真思考過商業模式,純粹只是因為覺得有趣,或是有用,而也同時吸引到其他的使用者。隨著愛好的使用者愈來愈多,慢慢的商業模式才成型。當然,成功本來就沒有固定的方法。

我還是認為,當你總是在思考商業的模式時,在商業上成功的機會,還是比較大。

有些情況是,一開始設定的商業模式和之後真正能獲利的商業模式不同,其實,這種情況也不少見。就像 Google 最早的商業模式,是想透過搜尋引擎在企業內部的授權來獲利,但是,又有幾個人能料到,最後會演化成利用搜尋引擎的關鍵字廣告來獲利呢?

但這個例子並不是說,反正商業模式會演化,所以,就到時候再說。我覺得,這中間很重要的心態,是你隨時把你所做的東西如何應用到商業裡,掛在心上。

或許,你一開始所設定的模式,不那麼符合現實的情況,但起碼你盡了最大的努力去想了一個。在發展整個應用及商業的情況下,接觸到了現實面、接觸到了市場、接觸到了使用者,所以你會演化或是改變原先設定的模式。

有時候,光是基礎設施的變化,就足以讓商業模式,也跟著起大變化。

而程式設計者出身的創業者最怕的,是不把商業模式放在心上,這樣容易到了最後只是為了做而做,或是只能做出一個孤芳自賞的產品或服務,卻不知道怎麼銷售自己的產品,或是利用自己做出來的服務來營利。

在現今的風潮下,投入創業的程式設計者不少,而這類型的創業者有其先天上的優勢,但卻也容易有著先天上的盲點。

善用優勢、避開盲點,那麼,成功的機會就大上許多了。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