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出版

過去50年來,我們跌跌撞撞,不斷提高去中心化的程度,預計未來50年也是一樣。在大規模去中心化的同時,便宜、無所不在的通訊,讓體系和流程得以維持。一切都分散在網路上的時候,若無法保持連線,企業就會瓦解。說的沒錯,但也有點過時。更應該說,即時長途通訊的技術手法,便是去中心化的首要條件。也就是說,一旦全球布滿電線,穿越沙漠和海洋,去中心化不僅有可能,還是必然的結果。

去中心化

拋棄集中的組織,來到更平的網路世界,結果不論有無形體,一切必須流動得更快,整體才不會崩解。流動很難占有;所有權似乎抓也抓不住。使用權則更適合掌控分散式裝置的液態關係。

現代文明的每個面向幾乎都變得扁平,除了金錢以外。中央政府只剩下幾項工作,其中一項就是鑄幣,多數政黨都同意這相當合理。偽幣和詐騙一再造成危害,必須靠中央銀行來對抗。要有人控制發行量、記錄序號、確保貨幣得到信任。強健的貨幣需要正確性、協調、保全、執法單位─也需要負責這些要素的機構。因此貨幣的基礎一定來自警惕性很高的銀行。

但如果金錢也能去中心化呢?要是你能創造出分散式貨幣,安全、精確、值得信任、不需要集中管理,那又怎麼樣?因為,如果金錢可以去中心化,那一切都能去中心化。但就算可以,為什麼要這麼做?

原來,你可以將金錢去中心化,利用的科技也有助於分散其他集中式機構。現代生活中,大多數集中的面向去中心化的方式,都可以套用到其他不相關的產業上。

先舉個例子,我可以付現金給你,而中央銀行看不到這筆非中心的交易。但經濟走向全球化,使用現鈔就不實際。PayPal和其他點對點電子系統,能連接全球經濟體橫跨的地理位置,但每一筆點對點付費都要通過中央資料庫,確保一塊錢不會花兩次,也不是詐欺。行動電話和網際網路公司為貧窮的區域發明了很實用的付費方案,例如M-Pesa等手機應用程式。但一直到最近,就連最先進的電子錢包系統,仍需要中央銀行來保證誠實無欺。6年前,想在網路上販賣毒品並收取無紀錄現金的罪犯希望有一種貨幣,不需要政府干預。也有些令人敬佩的人士支持人權,希望有一種金錢系統獨立於腐敗或專制的政府之外,或能用在無人統治的區域。結果,他們想到了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種完全去中心化、分散式貨幣,不需要中央政府來保障正確度、執法單位或規章。自2009年發行以來,流通量已有30億,10萬家供應商接受比特幣付費。比特幣最為出名的就是匿名性,以及它激起的黑市。但別管匿名性,那只是障眼法。比特幣最重要的創新在於「區塊鏈」,也就是它背後的數學科技。區塊鏈這種發明非常激進,可以讓許多系統放棄金錢,去中心化。

我透過信用卡或PayPal帳戶寄給你一塊美金,中央銀行必須確認這筆交易;起碼要確定我有一塊美金可以寄給你。我送給你一塊比特幣的時候,不需要中央的媒介。我們的交易發布在公開帳本上─就是區塊鏈─全世界其他的比特幣擁有人都會看到。這個共用資料庫裡的長「鏈」記錄所有現有比特幣的交易歷史,以及擁有比特幣的人。每筆交易都公開,每個人都可以查驗。那樣的完整度相當瘋狂;只要你有一塊錢,就能看到所有一塊錢紙鈔在世界上移動的完整紀錄。這個貨幣的開放型分散式資料庫,每個小時更新6次,加入比特幣所有新的交易紀錄;你我之間的新交易一定要讓其他數名擁有人用數學方式確認,才能視為正當。如此一來,利用相互的點對點區塊鏈結帳,建立起信任。系統本身在數萬台市民的電腦上執行,能保障貨幣的安全。擁護者覺得比特幣比政府更值得信任。

數家新創公司與創投業者正在天馬行空地想像,將區塊鏈技術用於通用的信任機制,不涉及金錢。陌生人之間需要高度信任的交易,例如房地產託管帳戶和貸款合約,之前都由專業經紀人負責確認。但與其付很多錢給傳統的產權調查公司來確認買賣房子等複雜的交易,線上的點對點區塊鏈系統就能執行同樣的交易,成本低得多,有可能根本不要錢。狂熱支持區塊鏈的人提議創造工具,只使用分散的自動化區塊鏈技術,執行需要確認的複雜階層式交易(例如進出口),許多仰賴經紀人的產業就此瓦解。不論比特幣本身能否成功,區塊鏈的創新都能在陌生人之間產生高度信任,進而分散機構和產業。

區塊鏈是個公眾領域,這一點很重要。沒有人能真正擁有區塊鏈,因為它不屬於任何人。創造出來的東西數位化後,通常會變成共用;眾人共用後,也就沒有擁有者。大家都能「擁有」時,就沒有人能夠擁有。通常所謂的公有財產或公眾領域就是這個意思。我會用不屬於我的馬路。全世界的道路和高速公路我想走就走(除了少數例外),因為它們是公眾領域。透過地方稅,我們都可以使用這條街道。就我能想到的目的而言,全世界的道路我都能用,就像我擁有這些路。這還比較好,因為我如果是路主,必須負責維修。許許多多公共基礎建設提供同樣的優點,「比擁有更好」。

分散式網路/網際網路現在就是位於中心的公眾領域。網路的好處在於我就像是網路的主人,但我不怎麼需要付出維修的精神。呼之即來,一打響指它就到。所有的好處任我享受─像天才一樣回答問題、像巫師一樣自由遨遊、像專業人士一樣提供娛樂─我只使用網路,不需負起擁有者的重擔(我付上網的費用,就是付網路的稅賦)。社會中去中心化的東西愈多,使用權也愈加重要。

平台協力

長久以來,有兩種基本的方法可以用來組織人類的工作:商號及市集。公司就是商號的一種,有明確的界線,必須有許可才能成立,讓人透過合作來提升效率,如果不在這家商號裡,效率可能不彰。市集的界線比較容易滲透,不需要許可就能參與,利用「無形的手」更有效率地分配資源。最近則出現了第三種組織工作的方法:平台。

平台是一家商號建立的基礎,讓其他商號能在上面建造產品和服務。平台不是市集也不是商號,而是新的東西。平台就像百貨公司,提供並非自己創造的事物。第一種非常成功的平台是微軟的作業系統。只要有抱負,任何人都可以造出軟體程式,能在微軟擁有的作業系統上執行,並銷售給大眾。

後來,第二代的平台有更多市集的屬性,有點像市集,有點像商號。最早出現的就是iPhone的應用程式iTunes。Apple這家商號擁有iTunes,而這個平台也變成手機應用程式的市集。賣家竭力推銷自己的虛擬攤位,在iTunes上面販賣應用程式。Apple管理市集,剔除品質差、有剝削性質、不能運作的應用程式。制定了規則和協定。監管財務交易。可以說Apple的新產品就是這個市集。iTunes是完整的生態系統應用程式,建構基礎則是手機內建的能力,發展極為迅速。因為Apple不斷加入巧妙的新方法來與手機互動,包括新的感測器,例如相機、衛星定位系統和加速度計,幾千種創新讓iPhone生態學更為深遠。

第三代平台進一步擴展市集的力量。不像傳統的雙邊市場─例如有買家和賣家的農夫市集─平台生態系統變成多邊市場。Facebook就是很好的例子。這家公司創造出規則和協定,形成市集,獨立賣家(大學生)建立個人簡介,在市集上與朋友的簡介配對。學生注目的焦點被賣給廣告商。遊戲公司賣產品給學生。第三方應用程式賣產品給廣告商。第三方應用程式賣產品給其他第三方應用程式。以此類推,還有不少多重的匹配。這個由相互依賴的物種組成的生態系統不斷擴張,只要Facebook能管理好規則和自家商號的成長,生態系統還會繼續擴張。

今日最有錢也最具破壞性的組織幾乎都是多邊平台─ Apple、微軟、Google和Facebook。這幾位巨人都利用第三方賣家來增加平台的價值。他們都大量使用API,提供入口,讓其他公司也能參與。後來的Uber、阿里巴巴、Airbnb、PayPal、Square、微信、Android也是非常成功的多邊市場,由一家商號經營,發展出強健的生態系統,餵養不少衍生產品,以及相互依賴的產品和服務。生態系統的主導力量來自共同演化,這是一種生物共依存的關係,混合了競爭與合作。提供助力的供應商採取生態系的精神,即使在某方面互相合作,在其他方面卻變成競爭者。舉例來說,Amazon會賣來自出版社的全新書籍,同時透過二手書商店的生態系統,賣出更便宜的二手書。二手書商彼此競爭,也跟出版社競爭。不論各方合作或競爭,平台都要確保自己能賺到錢(和增加價值!)。這點Amazon就做得很好。

在平台的每一層,幾乎都要共用─即使那只是競爭的規則。你的成功取決於其他人的成功。在平台內堅持所有權的想法會有問題,因為所有權要仰賴「私有財產」的概念;但在生態系統裡,「私有」或「財產」都沒有意義。共用的東西愈多,像財產的東西就更少。想當然耳,平台上的隱私一定愈來愈低(持續分享私底下的生活),剽竊則愈來愈多(漠視智慧財產權)。

雲最占優勢的地方在於,雲愈大,我們的裝置愈小愈薄。工作都交給雲吧,我們的裝置只是連到雲端的窗口。看著手機螢幕時,上面有直播的影音串流,就是在雲端。翻過平板電腦上的書頁,則是在雲端瀏覽。訊息來了,智慧型手表的表面亮起,也是來自雲端。翻開我的Cloudbook筆記型電腦,我操作的東西其實都不在電腦上,在雲端。

用Google上的文件當作例子,來釐清我的東西在哪裡,以及我的東西到底是不是「我的」。我常用Google雲端硬碟這個應用程式來寫行銷信。「我的」信會出現在我的筆記型電腦或手機上,但本體在Google的雲端,傳播到分布廣闊的許多台機器上。我用Google雲端硬碟,主要是因為協同合作很方便。十來個人可以在自己的平板電腦上看到這封信,一起編輯、刪減、加字、修改,就像這封是「他們的」信。複本上的改動同時─即時─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其他複本上。很神奇,這種分散存在雲端上的實體。信件的每個實例不光是一份複本,因為複本感覺是沒有生命力的複製品。而分散式複本對使用者來說,在自己的裝置上就和原始那份一樣!十幾份複本就和我筆記型電腦上那份一樣真實可靠,真實性也分散了。集體的互動與分散的存在,讓這封信比較不像我的,像「我們的」。

因為在雲端上,未來Google要把雲端上的人工智慧套用到我們這封信上,也很容易。除了自動更正拼字和重要的文法,Google也會用所謂知識基礎的信任、新開發出來的真相檢查程式,來驗證信裡的說法。Google會把超連結加到適當的項目上,(經過我的同意)也會加上智慧補充,信件內容大大改善,也進一步削弱我做為擁有人的感覺。不論是正事還是消遣,都會離開個人所有權的孤立領域,移到雲端的共用世界裡,才能充分利用人工智慧和其他雲端上的力量。

所有的企業都用電腦,社會上大多數人也是。雲提供的運算穩定得令人咋舌,速度飛快,能繼續擴展,對使用者來說沒有維修的負擔。有電腦的人就懂有什麼負擔:占空間、常需要專家檢查、很快就過時了。誰要買電腦呢?愈來愈多人不想擁有電腦喔。就像你寧可向發電廠買電,也不想擁有發電廠。有了雲,組織可以享有電腦的益處,但不需煩憂擁有電腦後的麻煩。可擴展的雲端運算價格打了折扣,要開創一家科技公司比從前容易多了。不需要建構複雜的運算架構,付費使用雲端的架構就行了。用行話來說,這叫做基礎架構即服務。電腦即服務,而不是電腦即產品:使用權,不是所有權。在雲端上運作,用便宜的價格使用最棒的基礎架構,正是過去10年來矽谷有許多新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主因。它們迅速成長,同時用更多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輕輕鬆鬆就能成功擴大規模。雲端公司樂見這樣的成長和依賴,因為用雲端的人愈多,在使用服務的同時與人分享,它們的服務就會愈來愈聰明,也更強大。

一家公司的雲能有多大,仍有現實上的限制,因此在接下來幾10年內,在雲興起時,下一步則是把雲合併成網際雲。正如網際網路是網路組合成的網路,網際雲就是雲組成的雲。Amazon的雲、Google的雲、Facebook的雲及所有其他的企業雲,即使速度很慢,但最後一定會纏繞在一起,變成巨大的雲,對一般的使用者或公司來說,感受不到分別。這樣的合併會碰到反對勢力,網際雲需要商業雲來分享資料(雲就是連結資料組成的網路),現在大家則把數據當金子般藏起來。資料貯藏算是競爭優勢,自由分享資料則受到法律限制,所以還要等很多年(說不定要好幾10年),各家公司才能想出有創意、有生產力、負責任的方法,來分享資料。

將使用權去中心化是勢不可擋的趨勢,還有最後一步。移向網際雲的同時,我們邁向的目標完全沒有中心,而是點對點連接。Amazon、Facebook及Google的雲雖屬分散式,但並未去中心化。機器由超大型公司營運,而不是由你身邊稀奇古怪的一群人來操作稀奇古怪的電腦網路。但也有方法能讓雲在去中心化的硬體上執行。我們知道去中心化的雲可行,因為2014年,香港學生上街抗議時,就用這種方法。為逃避中國政府對香港市民毫不放鬆的通訊監控,學生們發明了一種通訊方法,訊息不會送到集中的行動電話基地台,或微博(號稱中國的Twitter)、微信(號稱中國的Facebook)或電子郵件的伺服器。他們在手機上裝了一個很小的應用程式,叫做FireChat。兩部裝了FireChat的手機可以透過Wi-Fi無線電直接對話,不需要透過手機基地台。更重要的是,兩部手機都可以把訊息傳到其他裝了FireChat的手機上。繼續加有FireChat的手機,不要多久就組合成手機的網路,但不需要基地台。接收到訊息的手機若不是最終的收件對象,訊息會轉送到另一台手機上,直到送給收件人。這種緊密的點對點網路(叫做網狀網路)效率不高,但能達成目的。拖拖拉拉地轉信,正是網際網路運作的方法,也因此非常強健。FireChat網狀網路最後變成學生創造出來的無線電雲,不屬於任何人(因此難以鎮壓)。他們完全靠這個個人裝置的網狀網路,和中國政府對抗了好幾個月。同樣的架構可以擴大,來操作其他種類的雲。

不為革命,也有其他的好理由來建立這樣去中心化的通訊系統。發生大規模的緊急事件時,比方說斷電了,或許只有點對點的電話網狀網路能用。每個人的電話都可以用太陽能充電,因此沒有電網通訊系統也能運作。手機的範圍有限,但你可以在建築物頂上放置小型的手機中繼器,假設也能用太陽能充電。中繼器會重複訊息,傳送的距離也比手機遠;就像奈米基地台,但不屬於任何公司。屋頂中繼器構成的網路,加上幾百萬台手機,可以構成無主網路。目前已有不只一家新創公司的主要產品,就是這種類型的網狀網路服務。

目前的通訊基礎架構有許多管理和法律的框架,無主網路會造成混亂。如果工作都在雲上進行,誰能向你收稅?資料屬於你,還是屬於雲?如果你的電子郵件和語音來電都經過雲端,裡面的內容誰來負責?雲端提供前所未有的親暱,當你的想法還不成熟,滿腦子不可思議的想法,與你真正的信念比起來,是否該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你的思維屬於你,抑或你是只有權使用?這些問題不僅與雲和網狀網路有關,所有去中心化的系統都會碰到。

在未來30年內,趨勢仍是去物質化、去中心化,同時,平台主導,「雲」依舊勢不可擋。只要科技進步,讓通訊和運算的成本下滑,這些趨勢必然愈來愈強。通訊網路擴展,遍及全球,無所不在,便帶來這些趨勢。網路深化後,這些趨勢逐漸用智慧取代物質。不論在美國、中國或西非的廷巴克圖,不論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都會看到這些趨勢,非常盛大的轉變。基本的數學和物理學保持不變。去物質化、去中心化、同時性、平台和雲愈來愈盛行後─這幾項並不分先後,而使用權會繼續取代所有權。日常生活中大多數的東西都不在我們名下,卻可以取用。

但只有在科幻小說的世界裡,一個人才能一無所有。大多數人仍擁有幾項東西,同時取用其他東西;每個人擁有和使用的都不一樣。但在極端的案例中,一個人什麼都沒有,但也什麼都能用,就很值得探討,因為這就是科技的走向。(摘錄整理自《必然》第五章)

 書名  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

凱文.凱利(Kevin Kelly)/著;嚴麗娟/譯

貓頭鷹出版

售價:450元

 作者簡介 

凱文.凱利(Kevin Kelly)

KK是過去30年來資訊科技革命的主要參與者及報導先驅。沒有筆電,不帶智慧型手機,不玩推特,不看電視,卻仍走在數位時代的尖端,精準預測科技趨勢的演變。

1993年創辦《連線》雜誌(Wired)並擔任執行編輯7年,期間該雜誌兩度榮獲美國國家雜誌獎(相當於此產業的奧斯卡金像獎)。目前擔任「酷玩意」網站的發行人及編輯。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