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出版

有句話叫作「你能看見多久的歷史,就能看見多遠的未來。」讓我們首先簡單回顧一下互聯網和人工智慧之間的歷史風雲。

大家對於互聯網的歷史多少已有耳聞,互聯網於1960年代誕生於美國軍方的實驗室,一開始用來在幾所高中和科研機構之間傳遞和共享情報。到了1980年代末期,一群科學家提出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概念,並創造了TCP/IP(傳輸控制協議/網際網路協議),賦予計算機聯網通信的統一標準,使互聯網得以向全世界擴展。至此,一條寬闊、深遠的資訊高速公路展現在世人面前。

大約在二十年前,23歲的年輕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發明了網景(Netscape)瀏覽器,就此點燃大眾互聯網的熊熊火焰,打開互聯網商用的大門。那時,微軟開始焦慮自身的軟體業務會不會被互聯網顛覆,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的年輕人則毅然與僵化的公司切割,決定發明一種可以在各種操作系統上通用的語言,以此打破微軟的壟斷,闖開互聯網創新之門,於是就有了程式設計語言Java的誕生,Java大大加速互聯網產品的開發創造。

當時的中國,在北京、上海,也還找不到幾家網路公司吧。1997年,也就是香港回歸的那一年,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瀛海威,剛剛開通了全國網絡存取服務;張小龍剛剛寫出了電子郵件軟體Foxmail程式;「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也在那一年召開……。從外面來看全球資訊網世界,一切都是剛甦醒的模樣,但在技術圈,新技術、新思想層出不窮,各種商戰明爭暗鬥正酣。

那時,我還在美國搜索引擎先驅公司Infoseek工作,在第一線感受到互聯網的商戰氣氛,感受到美國人對新科技浪潮的昂揚熱情。當時我想,新技術革命正在發生,中國準備好了嗎?我在1998年寫出了《矽谷商戰》一書,詳細描繪了矽谷天才們的奮鬥與創新過程。在寫完那本書之後,我於1999年回國,在北京一家飯店的房間裡,創辦了百度公司。

回想網景、昇陽、微軟這三家公司在互聯網領域類似三國爭雄般的時代,至今依然激動不已。當時,人們都在猜測誰是最後的贏家。微軟看起來好像是戰勝不了的,它總是能夠消化新技術。網景的發展則是起起伏伏,最後被網路服務公司美國線上(American Online, AOL)收購,而美國線上也在2014年被美國電信巨頭威訊(Verizon)收購。後來,威訊還收購了叱吒風雲多年的雅虎(Yahoo)。昇陽一度如日中天,2001年在全球擁有5萬名雇員,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然而,當互聯網泡沫破碎時,昇陽在一年內由峰頂跌入谷底,2009年被美國軟體開發商甲骨文(Oracle)收購。

俱往矣,互聯網的發展大大超出了當時大多數人的預料,新科技公司快速崛起,蘋果、谷歌終於憑藉手機操作系統,完成了對微軟的逆襲。而我在《矽谷商戰》開篇就描摹的創新者、創造網景瀏覽器的安德森,如今已經沒有多少90後知道他的名字。

但是,安德森並沒有離開,他成了矽谷創投界教父,而互聯網技術也依然繼續高歌猛進。昔日人們關注互聯網大咖明爭暗鬥,今日人們感慨行動互聯裝置全面超越個人電腦(PC),卻一直在無意中冷落了一個默默崛起的「幽靈」。這個「幽靈」就是AI,互聯網只是它的身體之一。

百鍊成鋼

2012年,我注意到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在學術界和應用方面都有了突破。例如,用深度學習的方法來辨識影像,突然比以前任何演算法都有明顯的提升。此時我馬上意識到,新的時代來臨了,搜尋將被革新。過去,我們習慣用文字來搜尋,現在可以用語音和影像進行搜尋,好比說我看到一株不認識的植物,拍一張照片上傳搜尋,就可以立刻辨識出該植物的名稱為「福祿桐」。過去,用文字搜尋時無法描述這樣的植物,現在不僅是搜尋,連很多過去不可能的事情都變成可能了。

語音辨識(Speech Recognition)、影像辨識(Image Recognition)、自然語言理解(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能力,包括為用戶畫像的能力,這些都是人類最本質的智慧能力。當計算機擁有這些能力時,一場新的革命就會到來。以後,速記員和同步口譯人員可能會被機器代替,電腦可以做得更好。以後,我們也許不需要司機了,車輛自己就可以行駛,更安全、更有效率。在企業裡面,有了智慧客服助手之後,人人都可以成為金牌客服了。

AI對人類的天賦能力,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工業革命解放了人的體力,過去一些例如搬石頭之類的粗活需要人類自己來做,現在機器可以替人類搬起更巨大的石頭。AI革命到來之後,原本很多需要耗費腦力的事情,機器也可以幫你做。在未來二十到五十年間,我們會不斷地看到各種各樣的變化、收獲各種各樣的驚喜,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

Internet大會師

以深藍為代表的計算機人工智慧,似乎與互聯網無關。然而,雲端運算和大數據的發展,使得AI和互聯網終於合二為一、元神合體,得出不同於深藍時代的智慧模式。多晶片分散式計算加上人類積累的大數據,再透過超越決策樹的新算法來貫通,體現了人類智慧與機器智慧的結合。

2016年至2017年,谷歌旗下DeepMind所開發的AI圍棋程式「AlphaGo」,橫掃人類圍棋高手圈。AlphaGo下棋的「思路」不同於人類,也不同於深藍;簡而言之,是千萬盤人類圍棋對弈的數據滋養了它。如果要提出更專業的解讀,則可以說是蒙地卡羅樹搜尋(Monte Carlo Tree Search, MCTS)演算法,以及根據深度學習的模式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促成了AlphaGo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恰恰是其前輩深藍所不具備的深度學習。

根據各方的研究來看,AlphaGo不是自己想出棋步,而是學習了人類高手的千萬盤棋局,這就是大數據。它記錄了每盤棋局中的每個局面,把上百萬個局面當作輸入進行訓練,透過一個多層神經網路來預測人類高手會走出的下一著。經過巧妙的神經網路設計與訓練,這個多層神經網路建置模擬人類高手的「棋感」,也就是對於當前局面,已知以往下棋歷史中的勝率。

蒙地卡羅樹搜尋演算法體現了機率學的精妙。假設在某個棋局局面下,深度學習網絡提供三個候選落子辦法A、B、C,以這三個點為根節點,分別往下走子,可以想像成三棵樹,每棵樹還有無數分支。蒙地卡羅樹搜尋演算法不去窮盡所有分支,而是派出300萬隻螞蟻,分別從A、B、C點出發,每個點100萬隻,飛速向樹梢爬去,也就是黑白棋交替走子直到決出勝負。基本上,走200步就會分出勝負,最後總有部分螞蟻走到最高點,決出勝負(假設螞蟻走到終點的情況代表黑子勝,沒走到終點的情況代表白子勝。)

假設從A點出發的100萬隻螞蟻,有30萬隻到達終點,從B點出發的有50萬隻到達終點,從C點出發的有40萬隻到達終點,系統就會認為黑子走B點勝率更高,於是就會選擇B點。這就是機率學的取樣演算法,相較於逐項窮舉法而言,大大縮減了計算量。

為什麼派100萬隻螞蟻,而不是10萬隻,或1,000萬隻?這是根據電腦的計算能力,以及針對競爭對手的大致估計來確定的。如果派10萬隻螞蟻就可以得到較高勝率,那麼派10萬隻也可以。在相同時間內派出愈多螞蟻,對計算能力的要求也愈高。

雖然具體的算法和策略,遠比前文描述的複雜,相信聰明的讀者就算不大了解數學理論,基本上也已經明白AlphaGo是如何運作的了。AlphaGo向大眾展現了當前AI 與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程度,但實際上做同類研發的機構和人才很多,而且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巨頭群起逐鹿

時間進入到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AI萬事俱備,百舸爭流的競爭時代開始了。自2015年以來,AI創業潮持續發酵。根據美國風投數據機構CB Insights發布的數據,AI投資金額在2016年第一季就超過了10億美元,第二季發生了121筆融資,而2011年同期只發生21筆。2011年第二季到2016年第二季,AI相關投資金額超過75億美元,其中有60多億美元,都是在2014年後產生的。

《烏鎮指數: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前兩季,中國新增了60多家AI創業公司,投資金額達到6億美元。在過去一年中,中國在AI領域進行了202筆投資,總共涉及10億美元,市場規模龐大。

2016年,中科院副院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譚鐵牛院士說,2015年全球AI市場規模為1,270億美元,2016年預計達到1,650億美元,到2018年將超過2,000億美元。

中、美、英三國是AI的發展重地,美國為互聯網和AI的起源地,擁有得天獨厚的人才優勢,加上技術家底雄厚、科研經費龐大,使其在AI領域領先。除了谷歌、臉書、微軟、亞馬遜(Amazon)、IBM、蘋果等巨頭大舉投入AI領域,還有大大小小近百家致力於AI事業的公司,包括擅長自然語言處理的X.AI公司,三輪融資達3.4億美元。英國則繼續老牌名校的輝煌,在製造業萎縮的背景下,將人才都聚集到AI領域,研發AlphaGo的DeepMind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

亞馬遜推出了智慧語音助手Alexa和智慧音響Echo,與蘋果、谷歌、微軟爭奪語音入口。2016年6月,亞馬遜執行長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接受美國科技產業評論家華特.莫斯伯格(Walt Mossberg)採訪時透露,亞馬遜針對AI領域關鍵項目的投資已經持續四年時間:「亞馬遜從事這些項目的團隊超過1,000人,你看見的只是冰山一角。」

2016年9月,微軟宣布在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的領導下,成立新的AI研發事業群。他領導數千名計算機科學家和工程師,將AI整合到公司產品中,包括搜尋引擎「Bing」、智慧語音助理「微軟小娜」(Cortana),以及機器人專案。當年年末,微軟正式發布可開發聊天機器人的服務,並宣布將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和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共同創辦的Open AI實驗室提供CPU服務。

臉書也擁有自己的AI實驗室,以及類似谷歌大腦的團隊,即應用機器學習事業群。該機構的使命是在各種臉書產品中推廣AI技術,用該公司技術長麥克.斯克洛普夫(Mike Schroepfer)的話說:「臉書現在大約有五分之一的工程師,都在使用機器學習技術。」

AlphaGo的主人谷歌,當然也不會只滿足於下棋,其AI投入多年來不斷膨脹。2012年,谷歌只有兩項深度學習專案,到2016年底,就突破了1,000項。目前,谷歌從搜尋、安卓(Android)系統、免費網路郵件服務Gmail、翻譯、地圖、影音網站YouTube,甚至到無人車,都有深度學習的影子。

中國擁有龐大的業務應用場景、用戶和數據,以及基數最龐大的人才群體,所以進步很快。除了BAT──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Tencent)三大互聯網公司,以及華為等巨頭大力開發AI外,還有很多垂直領域的AI公司湧現。2016年,在各個互聯網論壇上,無論是電商、社群媒體或搜尋引擎,各家互聯網企業掌門人都將話題引向AI,彙報著或大或小的成績。

2016年,百度語音辨識準確率達到97%、人臉辨識準確率達到99.7%。百度天算、天像、天工和天智平台作為百度大腦的雲端化,相繼向社會全面開放百度大腦的技術和能力。

百度在AI的布局

問百度要做什麼?不如問為什麼一定要做?!

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策略戰術。2013年,中國行動互聯網創業風潮開始興起,不少企業將巨額資金投入這個巨大的無底洞,體現在戰略上的勇猛,百度則著眼於戰略的長遠和科學。當時,注意到百度全面發展AI的人並不多;今天,AI蜚聲世界,有人感佩於百度戰略的超前和堅定,因為百度提前認識到互聯網訊息產業的本質,一旦下定決心,就堅決走自己的路,不在乎外人的評判。為此,百度多方布局、重點突破,當全世界都開始關注AI的時候,在AI的大格局上,已有百度立下的柱石。

我們沒有讓百度的AI,去參加下圍棋、預測歌手比賽結果等活動,而是專注於發展內功,集中力量把AI轉化為能夠改善人類生活的實用性服務。我們不只把深度學習應用到語音辨識、機器翻譯和街景門牌號碼辨識等少數領域,而是將深度學習成功應用於顯著提升用戶體驗。

2013年,「百度導航」率先宣布永久免費,把中國帶入導航免費時代。現在,我們把「百度地圖」的數據介面開放出來,提供人們開發使用。用戶可以使用百度地圖所提供的定位技術和方案,相比傳統的全球定位系統追蹤器(GPS Tracker)節省了大量成本。快遞公司可以據此規劃最佳送貨路線,遊戲開發者可以開發類似《精靈寶可夢 Go》(Pokémon Go)的定位遊戲。我們開放「百度大腦」,讓更多人可以使用AI的眼睛和耳朵為自己服務;我們開放深度學習開發平台PaddlePaddle,讓更多有志者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AI服務。我們也希望讓非技術人員,學會用數據智慧改善自己的工作、完善自我個性、追求理想。

有很多大學考生,想必已經使用過百度機器人「度秘」,幫助自己選擇志願。在中國,任何事情都有很多人去做。在我讀書的年代,人們把考大學這件事,稱作「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和地圖數據類似,度秘機器人透過對千軍萬馬的考試數據進行分析,藉由深度學習技術回應並感知大學考生的渴望、焦慮,盡力提供精準回應。在這裡,AI記錄的,不是物理空間裡的地圖軌跡,而是學子成長的心靈軌跡。

1990年代初期,我遠赴美國學習計算機技術,當時有很多跟我一樣的年輕人,懷抱著用代碼改變世界的願望,候鳥般往來於中美。如果當時有張數據地圖記錄這些跨洋軌跡,想必會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如今,AI科學家再次把火種帶到中國,我相信這次火焰會燃燒得更熱烈,因為中國有足夠的燃料。中國受教育人口數量巨大,電腦和行動裝置普及極快,大量的數據使中國在發展和應用深度學習技術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有了這樣的優勢,我們可以厲兵秣馬,創造1990年代的矽谷傳奇。

百度要做的事情,不僅是前沿開發,而且要為用戶提供大數據基礎設施,提供深度學習的開發平台,網聚人類的智慧。

未來已來:焦慮和夢想

不久前,亞馬遜的無人超市「Amazon Go」引起血拚族的驚嘆。這種特別的購物體驗背後,卻是收銀員丟了飯碗的陰影。今天,當各種線上客服被機器人客服取代,當速記翻譯被語音辨識取代,甚至當收銀員、駕駛員、工廠工人、文書和律師都被AI取代時,人們該如何迎接這個世界?政府和企業該為勞動者提供怎麼樣的支持?我們又該如何調整經濟、社會生態結構,以適應AI時代?

矽谷有位和馬克.安德森齊名的風投鬼才彼得.提爾(Peter Thiel),他是線上金流服務 PayPal創辦人,善於把握科技的重大趨勢、捕捉黑馬。2016年,他因為準確預測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再次聲名大噪。提爾在2011年時曾經說過:「我們需要能飛的汽車,結果只得到140個字。」(We wanted flying cars, instead we got 140 characters.)140個字的推特(Twitter)一度熱鬧無比,但提爾清楚看到互聯網喧囂背後缺少了什麼。他批評,人類放慢了進步速度,嬉皮文化代替進步主義,風投熱中投資輕資產企業,其中大部分是行動互聯網公司,如Airbnb、優步等,卻對未來沒有清晰的規劃和信心。

提爾認為,「互聯網+」時代,人類在比特層面進步大,在原子層面進步小。因此,他果決投資火箭、抗癌藥物,以及AI。我同樣認為,行動互聯網創業的喧囂,掩蓋了我們真正所要追求的進步。百度要為自己的方向奮鬥,要為人類的核心能力進步做出貢獻。提爾說,20世紀初期的美國人願意嘗試新事物,敢於規劃幾十年週期的登月計劃加以實現,但現在人類沒有這樣的計劃了,只有風投在到處尋找眼前的增值和即時的痛快。百度願意幻想一個智慧化的世界並且加以實現,要讓AI成為新的操作系統,不僅是電腦、而且是世界的操作系統,同時嚴肅思考和提前應對AI的挑戰,最終讓這個世界從此不同。所以我說,一定要把這件事情辦成!(摘錄整理自《智能革命》第一章及序言)

 書名 

智能革命:迎接AI時代的社會、經濟與文化變革

李彥宏/著

天下文化出版

售價:500元

 作者簡介 

李彥宏

百度公司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

先後擔任道瓊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即時金融資訊系統設計者,以及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公司資深工程師。他所持有的「超鏈分析」技術專利,是奠定整個現代搜尋引擎發展趨勢和方向的基礎發明之一。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