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臺灣資安大會直擊番外篇:資安人才大解密
資安人才年年搶手,今年每10家企業就有3家要招募資安人才,人才需求量也大幅提升,平均每家企業要多招募6成人力才夠用。但是,僧多粥少,資安人力明顯不足,如何補足供需落差?資安新血又該如何自我學習,接軌業界?
資安人才年年搶手,今年每10家企業就有3家要招募資安人才,人才需求量也大幅提升,平均每家企業要多招募6成人力才夠用。但是,僧多粥少,資安人力明顯不足,如何補足供需落差?資安新血又該如何自我學習,接軌業界?
看見資安人才搶手盛況,政府、學校、企業與社群都向前推了一把,不只要培育資安人才,更要讓人才接軌產業,甚至擁有海外求職的能力
戴夫寇爾(Devcore)執行長翁浩正,在今年臺灣資安大會活動上,以自身經驗分享資安人才成長術,指出要成為傑出資安人才,需發展自己的資安技能成長樹,還得以遊戲化的學習方法來精進資安技能
「很多人問我,你會不會有一天不做資安?」戴夫寇爾首席資安研究員Orange Tsai總結自己學習資安的過程,從一開始覺得駭客很帥、學習技術很好玩,逐漸感受到認同感、成就感與使命感,不同階段目標的疊加成就了現在的自己。就這個問題,他也引述一位前輩的話回應:「駭客是終身職,我為什麼會放棄資安?」
「調整自己,適應不同的資安場景。」不只具有日本與臺灣兩國豐富的工作經歷,更跨產業曾在資安軟體商、電信集團、電商集團、金融業等領域工作,現為永豐金證券資訊安全部協理的謝佳龍,認為資安人員在投入職場的過程中,關鍵要先讓自己適應不同的資安場景,才能進一步發揮自身的經驗與能力
從資安、營運持續管理、個資法、數位鑑識到大數據分析,曾韵跨領域涉獵了多項顧問服務,資管與資安背景出身的她,如何辦到?
攻擊導向的紅隊演練,是許多資安新鮮人嚮往的工作,但要勝任這份工作,不只要具備頂尖技術實力,更要累積戰場經驗與紅隊思維
跨足製造商IoT資安研究領域的賴婕芳,負責從產品端搜集IoT威脅情資、進行特徵分析,再將產出的洞察,用來強化IoT產品安全
每當企業發生資安事件,IR工作者就得奔赴第一線,在海量資訊中揪出入侵源頭,但有時己方豬隊友也會不慎滅證,而阻斷調查線索
憑著一股對資安社群的信念,李尚韋成為臺灣駭客協會第一號員工,從中學到的溝通與管理經驗,更成為她在後續職場上的優勢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