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資訊技術專家而言,資訊是一種流動資產,是一條資訊流。對資訊技術專家來說,資訊本身就是一個標的,是某種應仔細予以衡量及處理的事物。但對企業主管來說,資訊就不是那麼精確的東西。企業主管也很少把資訊,和創造資訊及傳遞資訊的人分開對待。
對於資訊,企業主管是非常挑剔的。而且資訊經常以不同形式出現──了解某個顧客的特殊需要,習得怎麼做才行得通、或行不通的經驗,預判市場未來走向,以及知道該朝哪個方向努力才能解決問題等等。凡能產生更多這類新資訊,並儘可能地與更多員工分享相關資訊的企業,愈有可能成為市場贏家。
如果某公司想要快速回應顧客需要,它必須先在組織內,創造能快速回應員工需要的資訊分享機制。
這裡所說的資訊分享機制,不論當事人從事的是何種工作,不論當事人的工作地點是在實驗室,或是在裝卸碼頭,從資訊處理的角度來看,本質都是一樣的。人們處理資訊或分享資訊的目的,就是要採取行動。
接下來,在看到自己採取行動的結果後,這樣的流程人們會再走一趟。例如,新產品開發工作的產出,實際上就是一些特定的資訊──包括產品效能,以及如何製造該產品等的資訊。產品愈快上市,顧客傳回來的回饋意見就愈快。這些意見對設計人員進行下一回合的產品改良,大有幫助。此種快速資訊週期的價值,在財務管理機構特別顯著。組合基金主管與理財專員愈快搞懂市場行情,愈快下單買進或賣出,愈快完成一筆交易,就愈能幫助委託客戶賺更多的錢。
上述創造資訊,之後根據新資訊採取行動,然後再據以採取行動,這樣的一個週而復始的週期,乃是經營一個企業的核心。從安排適當人選、到挑選最適資訊技術,再到決策制定,時基競爭者無不盡全力讓這個資訊週期縮短再縮短。
時間壓縮企業也跟戰鬥機飛行員做一樣的事情──OODA循環
已知兩架戰鬥機的性能相當,但為何某些戰鬥機飛行員總是能夠打贏敵手?
美國空軍曾深入研究此一課題,發現這些連勝飛行員的戰鬥技巧高人一等。研究結論指出,這些連勝飛行員在空戰進行時,把戰鬥進行週期時間壓縮到最短,並且一再地比敵人更快重複該週期,直到把敵人逼到挨打局面,再予以擊落。稱之為OODA循環(OODA Loop):觀察(Observation)、調整(Orientation)、決策(Decision)與行動(Action)。
面臨遭遇戰時,最佳戰鬥機飛行員會這樣做:首先研判情勢、觀察,然後搜尋該情勢帶來哪些機會與危險因素並調整。接下來,飛行員馬上決定該採取何種行動對付敵機(決策),然後,飛行員立刻根據決策採取調遣行動(行動)。
每一次的空戰,都是一系列高度壓縮的OODA循環。而每一位飛行員都很努力地想要智取敵人,盡力取得有利位置。電影《捍衛戰士》(Top Gun)以戲劇化的方式描述OODA循環的細節:在空戰中,男主角藉由研判情勢,想盡辦法搶先採取行動,搶占有利位置,進而控制整個局面。目的就是要讓敵機飛行員變成被動者,最終讓敵人處於無助的挨打局面。
時間壓縮企業也在做戰鬥機飛行員一樣的事情──OODA循環。在商戰中,戰事拖得較長,而參與者為企業組織。但商戰的本質是相同的。哪個競爭者能夠更快根據資訊採取行動,該競爭者便能搶到有利位置,進而取得勝利。
美國波士頓資產管理公司拜特瑞馬曲(Batterymarch),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公司執行一套投資組合循環──決定何時以何種價格買進與賣出何種投資標的。相較於傳統資產管理公司,雖然拜特瑞馬曲僅雇用五分之一的員工,卻能以快三倍的速度執行下單買賣循環,並讓理財客戶獲利頗豐。
大多數理財機構的基金主管,均採用相同模式進行理財業務。首先,他們會列印一份書面報告,說明他們想要在某個價格範圍內,進行買進或賣出交易,然後將這份書面報告傳送至交易室,再由交易員打電話給經紀人,委託經紀人出價(bid,或譯為遞價)或報價(offer)。一旦取得對方口頭承諾同意交易,經紀人便會通知理財機構的會計部門。稍後,理財客戶的帳面數字隨之更動。此一處理流程通常需費時72小時。拜特瑞馬曲卻能在24小時內完成,包括隔夜清算(overnight clearing)。
拜特瑞馬曲沒有列印書面報告,也不使用電話,甚至未另外設立會計部門,所有工作均在線上完成。拜特瑞馬曲設計了一套互動式軟體,鏈接基金主管與經紀人。實際買進或賣出之交易為自動化作業。拜特瑞馬曲甚至投資研發另一種理財模式,協助理財客戶計算並評估「如果……會如何」(what ifs)的理財選項,比較不同理財交易選項的獲利金額。如此可加快買進與賣出的速度,也能加快報價流程。凡此種種,均有助於理財客戶早一點買進上漲股票,早一點賣出下跌股票。
出其不意(surprise)也是OODA循環動態中的一部分。時基競爭者傾全組織之力,在最短時間內化新構想為行動,讓競爭對手措手不及,就是出其不意的最佳例子。在空戰中,戰鬥機飛行員連續做了一些高難度飛行技術,超過敵機飛行員的想像,也是出其不意的意思。快動作企業在商場上的行動,就像是戰鬥機在空戰中與敵人纏鬥之過程。蘋果(Apple)推出麥金塔(Macintosh)電腦,以及福特推出金牛座與黑貂(Sable)車款,都曾經給市場帶來很大震撼。因為競爭對手萬萬沒有想到,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蘋果與福特就能夠讓一個新構想開花結果。
時基競爭導向企業的特質
某資深主管從一家傳統管理導向企業離職後,轉而投效另一家時基競爭導向企業。他說,在中午用餐時,只要請新同事描述公司運作情形,他就能區別兩種企業的差異。他之前任職的那家公司,如有新進員工或有外賓來參觀時,主管都是利用傳統組織圖(涵蓋管理層級,以及功能區別)來介紹公司概況。該公司主管通常會列出各個部門及不同的辦公大樓,這就是傳統企業的組織結構。
相反地,到了這家新公司,他的同事卻一再強調,公司業務是如何運作的,以及誰與誰一起工作等。新同事隨手拿了一張紙,用筆描繪出公司營運的樣貌。基本上,該公司就是一個個循環的集合。這些循環涵蓋了代表不同功能的方格,由箭頭串連起來。某些循環互相重疊。該資深主管回憶道,在與同事討論的過程中,讓他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工作程序與人際互動。果不其然,新公司的反應速度比較快。
一個營運流暢的公司,就如同一個通信網路,每個通信站負責執行特定功能,每個通信站都持續不停地發送及接收訊息。我們用一間負責操作外幣買賣的交易室,其中所有交易員均處於互聯狀況為例,來說明通信網路的運作情形。即便是在生意清淡的時候,這間交易室的整體營業成績,通常優於一般獨立運作的外幣交易員。然而到了快節奏的交易日,特別是包含大量非常複雜的交易案時,這間交易室的營業成績,總是勝過一般獨立交易員的業績。原因在於這些交易員能夠快速地互相汲取經驗與教訓。
當世界不斷地改變時,這些互相鏈接的交易員能看到更多的交易型態,進而幫助他們更快速下決定賣出或買進。面對日益增加的多樣化程度,以及不斷提升的複雜度,在在使得圍繞著交易員的資訊呈幾何級數增加,連帶造成可能採取的行動選項多到讓人無從選擇起。但在那間交易室內,由於所有交易員均緊密地互相鏈接,如此可以有效地幫助他們釐清狀況,進而做出更多正確決策。(摘錄整理自《時基競爭》第六章,經濟新潮社提供)
圖片來源_經濟新潮社
書名 時基競爭:快商務如何重塑全球市場
喬治‧史托克(George Stalk, Jr.)、湯瑪斯.郝特(Thomas M. Hout)/著;李田樹/譯
經濟新潮社出版
定價:480元
作者簡介
喬治‧史托克(George Stalk, Jr.)
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高級顧問(Senior Advisor),擔任管理顧問超過四十年,連續三年獲選《顧問》(Consulting)雜誌「全球25位最佳顧問」。
湯瑪斯.郝特(Thomas M. Hout)
塔夫斯大學佛萊契法律與外交學院(The Fletcher School at Tufts University)兼任資深講師,曾任波士頓顧問公司顧問一職三十餘年。
熱門新聞
2024-11-25
2024-11-29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28
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