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售商業模式質變中
疫情紅利消失,電商急需尋找新的動能來維持高成長。數位轉型後的實體零售商,開始用技術拓展新商機。臺灣零售業者不約而同發展零售媒體聯播網,不只要賣商品,更要用零售數據和通路助攻,賣起顧客的眼球,在臺灣掀起一波跨界廣告業務的浪潮。
疫情紅利消失,電商急需尋找新的動能來維持高成長。數位轉型後的實體零售商,開始用技術拓展新商機。臺灣零售業者不約而同發展零售媒體聯播網,不只要賣商品,更要用零售數據和通路助攻,賣起顧客的眼球,在臺灣掀起一波跨界廣告業務的浪潮。
不只是中小型電商,連臺灣具代表性的大型零售業者,都搭上了零售媒體聯播網潮流,要用一手顧客數據及接近消費場域的零售通路作為利器,揮軍進攻數位廣告市場
RMN在國際上已發展多年,從起初電商將自家搜尋和商品推薦服務商品化,發展到不同零售業者推出各具特色的RMN。臺灣RMN環境也開始經歷這個轉變,走出更具規模、更多元化的樣貌
全家便利商店利用過往數位會員經營及門市業績追蹤的基本功,在自家線上線下通路展開了RMN業務,利用已經經營多年的會員及門市數據,來支援精準行銷
為促進平臺交易量成長,Momo意圖打造操作直覺度跟ROAS都媲美廣告龍頭的RMN服務,來吸引賣家成為廣告主。這意味著,他們必須大幅提升商品推薦演算法精準度,並快速學習數位廣告業務邏輯
利用自建AI模型打造設計領域的商品推薦演算法,更不斷開發新數位行銷格式及AI投廣等廣告類功能。同時,還需練好底層IT架構體質,以維持廣告服務穩定性
飛比為了經營廣告事業,必須經手6億筆跨電商商品、1,300萬月流量、60億聯播網月請求數據。為了處理超多來源的龐大數據,他們在資料梳理、儲存及處理流程上下足了功夫
賣家數眾多是C2C電商一大優勢,有172萬間賣家的露天市集,不只用顧客數據來強化數位行銷,更打造了一套賣家分級模型,來提升RMN促成的交易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