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明 悅智全球顧問公司董事長
在5月20~21日,臺北舉辦了一場國際電腦資訊研討會(IACIS 2005),吸引了國內外400多位學者專家出席。今年探討的主題,涵蓋了人工智慧、電子商務,Meta Data(詮釋資料)以及系統整合等議題,我認為其中有一個特別值得注意實務研討,可以給現在的IT主管們做參考,那是有關「生產履歷」觀念及實務的探討。
所謂「生產履歷」,是指一個產品,在生產製造的過程所有的紀錄,從它還是一堆原料是哪些原料,零組件,半成品,到終端產品,所有的過程都有相關的日期、地點的紀錄。這有點類似一個人應徵的時候所提供的履歷表,就商品而言,生產流程的每一個階段的全記錄,除了原料、零組件,就連所經過的工廠,甚至是製造的人員,都加以記錄,隨著這個商品,最後交到使用者手上。
這次的研討裡面探討了很多產品都可以有「生產履歷」,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有關食品和農畜產品的「生產履歷」。大概是因為近幾年來,國內外都發生過食品和農畜產品嚴重的傳染病案例,像是在臺灣大家熟知的口蹄疫和禽流感等,都是從動物的傳染性病毒不當擴散,造成消費者的恐慌,因為有一些病毒甚至會從動物,感染給人體。在國外,最讓人擔心的是狂牛症,因為從最近的案例來講,食用之後潛伏期長達5年,一旦發現卻無藥可治,造成廣大消費者的驚慌。
於是許多各先進國家,現在都開始建置這類農畜產品的「生產履歷」系統。超級市場買到的豬肉、牛肉,如果採用這套系統,不但可以查到養殖的農場,更可以知道當初所食用的飼料,甚至豬隻或者牛隻的飼養期間,若有食用過不同的飼料,也都會一一被記錄下來,以便追蹤。在歐洲,甚至更嚴格地規定,基因改良大豆玉米,不能用來飼養食用的動物,只要一查這個肉品的「生產履歷」,就可以知道這是不是有食用基因改造食物做飼料。
就我所知,臺灣的農委會現在也開始規畫這樣的系統,這種系統的建置,需要一個更為精巧的電腦網路,甚至採用先進的RFID技術,以便隨時都可以查詢或追蹤商品的來源。當然我們期望,隨著這樣系統的建置,許多黑心的食品,可以絕跡,因為商品所歷經的各個途徑都查詢得到。但是由於臺灣的肉品有很多由小型屠宰場所處理,而且人民還喜好溫體豬,未來在實施的時候恐怕要面臨不少的挑戰。
這次研討裡,很多未來的IT應用,或多或少都對RFID這項技術寄予厚望。除了上述的「生產履歷」之外,也有關於醫學方面的資訊系統運用RFID的相關討論。 基於上次SARS的教訓,再加上前些時候傳出少數醫院出現打錯針、開錯藥的案例,醫界也在積極尋找能夠改善管理品質的系統,他們後來發現,利用RFID管制藥品,不失為一個理想的方法。一來可以減少偽藥的氾濫,二來還可以避免人為的疏失,在一個尊重生命的社會裡,建置更為安全可靠的系統,勢在必行。
為了人們的健康與安全,巧妙運用RFID,將可以幫助降低各種風險,以SARS這一類擴散快速的疾病來看,醫院採取迅速而果斷的隔離,是必要的措施,所以利用各種監測系統認定身份,嚴格管理門禁,是醫院要確實做到的。另外,藥品如果全面性增加識別的機制,特別是在各大醫院的藥房,每一顆藥的包裝最好是有能夠再由電腦確認的機制。最近報導上也看到香港出現嚴重的開錯藥的事件,甚至用錯藥已經開給200~300人才發現,可見連具有專業背景的藥劑人員有時候也會因為藥的外型十分接近而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所以藥品「身份認定」的重要性,由這些事件更可以突顯出來。
這次的研討,許多議題都圍繞在建置一個更安全而有智慧的社會,從關心人類健康的食用商品和醫藥,就可以了解這種資訊系統的重要性。口述⊙黃河明 採訪整理⊙何玉美
熱門新聞
2025-01-15
2025-01-13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