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新、再創新,大概是近幾年我們在談論產業發展時最常出現的詞彙。
產業創新被描繪成是企業突破營運僵局的不二法門,對消費者來說,也絕對是一件有利無弊的企業行動──創新能帶來更低的價格、用更巧妙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帶給使用者前所未有的全新感受。
不過,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這一波傷及全球經濟體系甚重的華爾街金融風暴,竟然是所謂「金融創新」之下的成果與效果。從表面上看來,金融業的創新和其他產業的創新並沒有太大的不同,新產品、新製程或是新服務的開發,藉以滿足新的或舊的市場需求,不管這樣的需求是風險分擔、追求報酬或是企業融資。
經濟思想家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說,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一連串「創造性毀滅與重生」的過程,只可惜迄今為止的金融業的創新,我們只看到毀滅,還看不到重生在哪裡。
那麼,金融業的創新究竟是哪裡有問題,讓它的創新成果為其顧客帶來的不是福利,反而是災難呢?在我看來,所謂的金融創新和一般的商品創新至少有兩點不同:
一、權力不對等所帶來的傲慢
再大的商品製造公司在研發產品的過程,最起碼也會透過各種調查工具,試圖要了解目標消費者的趨向與需求。
但是這些習慣從雲端俯看世界的投資銀行家如美林、雷曼兄弟,他們要開發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時候,可曾徵詢過消費者的意見、讓顧客在研發的過程中有任何的參與?這些投資銀行家們也許只會告訴你,這些商品是經過最聰明的頭腦、最精密的電腦程式計算出來的成果,絕對錯不了,所以你也只能照單全收。
長期以來,龐大的金融機構和渺小的消費個體之間,便一直存在著巨大的權力不對等(以前很多人不愛去銀行借錢,是因為不想看銀行行員的臉色,雙方似乎都忘了,借錢的人其實是銀行的顧客),這樣的不對等讓銀行業者有了權力的傲慢,而傲慢的人,是不會傾聽的,不管是不是他的客戶。
二、金融專業技術化
金融創新走的路子,比較像是藉由核能發電的創新來解決電力供應不足,而不像是藉由開發省電燈泡來節省電力。
這兩種解決方案之間的差異在於,我們已習慣於把核電技術視為是「專家才能懂的事」,因此,我們並不真的關心電是怎麼來的,我們只要求「給我電」。不過,我們對於省電燈泡的態度就截然不同了,儘管我們未必真正了解省電燈泡的技術性細節,但是我們會關心、會試圖去理解燈泡生產與使用的過程中的種種環節。金融商品的創新,在財務工程、應用數學家的精心設計、包裝之下,早就是一種我們看不懂、管不著的產品,就如同核能發電廠的運作──我們只能交給專家來管理。
歷史經驗早已一再證明,當有人運用絕對的權力,進行著我們無從置喙、無能參與、無法監督的事情的時候,不管這樣的事情是否有著「創新」這樣的甜美包裝,災難絕對是離我們不遠了。只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是,在消費者主權喊得震天價響的當代社會,原來還有金融家這樣擁有無上權力的無冕君王。
作者簡介:
王盈勛─iThome電腦報總主筆
曾在科技財經雜誌任職,擔任過鄉下第四臺的節目部經理,現為淡江大學資訊傳播系助理教授,擁有政治大學科技管理博士、英國Brunel大學傳播與科技碩士學位,著作包括《世界是斜的》、《微軟生存之戰》及《白話數位經濟》等書。
熱門新聞
2025-01-13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3
2025-01-10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