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週,有兩個消息是CIO不能錯過的,其一是中華電信結合聯合線上以及臺灣數位出版聯盟共同宣布一項合作,就是即將在中華電信的平臺上提供電子書服務。其二則是中國移動與遠傳電信共同推動電子書業務的消息,這兩則訊息透露出電子書結合網路原有架構的應用模式,將可能是人們改變閱讀習慣的開始。

過去,書籍的呈現都是靜態的,而電子書卻可以動態影像呈現,不論文字型態的互動或是動態圖表,都有可能變成Flash等影像動畫來呈現,看書的感覺就像是在欣賞電影一般令人興奮與期待。電子書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隨時下載喜歡的內容來看,以國外的經驗來看,使用者比較喜歡下載的內容,大多是新聞或簡短的新聞影片,而這些行為的轉變都將改變內容產業的發展,迫使內容供應商開始思考新的營運模式與通路布局。

我預料將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接受電子書,而這個蓄勢待發的產業,也將因為邁入正向循環階段而有爆炸性成長。設想自己如果是內容產業的資訊長,面對這樣一個局面,到底是機會還是威脅呢?這幾家有名的媒體,之所以會共同支持電子書,必然是經過策略思考,短時間內或許會奪走部分訂戶,但長時間來講,產業既然會走向這樣的趨勢,不如提早進入。我相信這些公司必須做相當幅度的轉型才能因應,因為紙本雜誌與電子書的服務模式與市場需求完全不同。

除了電子書之外,另一個讓全世界矚目的消息是關於Google與雅虎、微軟之間的法律訴訟,由於許多出版商向Google提出告訴,認為從Google搜尋可以找到許多來路不明的書籍內容,因而形成一個集體訴訟的聯盟。目前美國的法院正在設法促成雙方和解,可能的和解方案當然包括Google支付權利金給出版商,然後再把書籍全文放在Google的網站上,而這些內容的搜尋,將來可能需要付費才能看到。

然而,這樣的和解方案卻讓微軟與雅虎非常擔心,深怕和解的結果會讓Google獨占市場,因為Google有可能因為和解搶得市場先機的優勢,所以,微軟與雅虎等公司也聘請了非常優秀的律師群,並且向美國的法院提出陳情。

我們從這些大公司的舉動,可以預見到一股風暴來臨,尤其書籍的經銷越來越辛苦,消費者似乎越來越習慣從網路上找尋要閱讀的內容,而不是直接購買書籍。由於免費的內容實在太多,甚至讓消費者深受資訊氾濫之苦,以此來看,網路上已經逐漸形成一個需要付費的資訊市集,只要寫作者有比較好的書籍或文章,閱讀者就會願意支付比書籍低的價錢來下載。

對於作者來說,由於市場銷售量下滑,同樣是暢銷書,銷售量卻不若以往,所以,可能會兼著在網路上銷售相關書籍內容或文章,而出版社也將迫於這樣的趨勢發展,採取實體與虛擬並進的通路策略。最近,美國大型報業集團就共同推動付費閱讀的觀念,如果推動成功將會加快內容產業網路化的腳步。

不論從國內或者國外的產業發展來看,內容產業都遭逢了百年來最大的環境變動,自從1995年開始,原有的內容產業公司或是新加入者不斷地推出創新的線上內容,形成了網路逐漸侵蝕紙本媒體的現象,我們明顯地看到網路閱讀的比例逐年增加,我相信30歲以下的讀者,閱讀網路或其他電子媒體的時間已經超過閱讀紙本的時間。所以,內容產業的資訊部門主管必須呼籲公司密切注意海內外這些同業的新發展,並促成公司內的策略變革與創新,在具有成長潛力的數位匯流新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與生存空間。口述⊙黃河明 整理⊙楊惠芬

作者簡介:
黃河明─悅智全球顧問公司董事長
台大商學研究所博士;曾任惠普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兼董事長;資策會董事長;台北市消費者電子商務協會創辦人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