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報告算是好的報告呢?我發現在賺錢的公司裡面,簡單扼要的報告才算好報告;但是在不賺錢的公司裡面,冗長沒有重點的報告卻被認為是好的報告。我曾經問過拿著長篇大論型報告閱讀的高階主管,這麼大一篇看得完嗎?一天上班時間只有八小時,大概就只能處理這件事情吧?他告訴我:「不看完怎麼知道底下的人有沒有惡搞?如果他只寫三兩頁,肯定是不認真!」

「報告不寫厚一點,哪看得出誠意與努力呢?」我的朋友告訴我,「只要厚,去Google努力抄一堆回來就好,老闆一定會感動的啦!」我自己想像,如果我是主管,拿到一本特厚的報告,我該怎麼辦?首先要勉勵同仁的認真吧?然後用心地閱讀以免傷害他的自尊,最後想辦法擠出幾個問題來問,至於重點呢?應該是自己拿起尺跟紅筆畫吧?可是仔細想想,我有多少時間來面對這樣的報告呢?如果我拿閱讀這些缺乏重點的報告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會不會更有價值?同仁如果少花時間來寫這些報告,多花時間在思考與創新上面,這樣子時間的利用會不會發揮最大的機會成本呢?

人的心理都是有「框架效應」的。舉例來說,桌子上放一個蘋果,想要分給兩兄弟,要怎樣分才不會吵架?有80%的人會說切一半,20%的人說兩個人先談好分配的比例再來切。只有千分之一的人會說,切成好幾瓣,想吃多少自己拿。問題的問法決定了框架,就好像記者說官員去勘查災區就是作秀,於是我們也會理所當然認為那就是作秀,畢竟答案的範圍已經被問題限制了。所以冗長的報告,其實就是部屬設計好的框架,擔任主管並不是要去檢查部屬的框架,或者在他們的框架裡面做決定,反而應該是從各方面思考,來挑戰部屬,直到彼此產生共識,對於結果都滿意為止。既然這樣,報告看不看完不重要,報告本身的厚薄也沒有關係,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綜觀全局,提出更精闢的問題或見解。

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某個企業請國際知名的顧問公司作評估,結果花了兩百萬美金,拿到一份只有四頁紙的報告。公司內部的人很憤慨,認為被洋和尚給騙了,在認真溝通之後,大家才知道,如果要把四頁紙背後的研究資料都拿過來,可能連貨櫃車都裝不下。四頁紙,十分鐘知道答案與做法,不是更有效率嗎?

前些日子遇到一個長輩,他說以前跟一個老闆做事,他每次交報告的時候都只有一頁A4紙,剩下的都靠一張嘴解釋。合作了一年之後,老闆希望結束合作關係,因為「年輕人做事不紮實,只靠一張紙、一隻嘴,成不了大事!」他很失望地離開了,因為老闆只看一張紙,卻沒有想過這一張紙背後他做了多少功課。後來,他遇到另外一個老闆,他仍然是一張紙、一隻嘴,但是這次不一樣了,老闆事事重用他,幾年下來,公司成長壯大很多。而他以前跟過的那個老闆,卻因為經營不善早就跑路了!我在深圳常聽到「現在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是快魚吃慢魚!」,有效率,有彈性,才能應付當前每天都在變化的環境。

蘇東坡總結自己一生的治學態度,提出「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說法。所謂約取,簡單講就是濃縮,把大量的知識與資料用最精簡的方式呈現;以現代的方式,就是用圖表與講重點。「我把能做到將大量知識濃縮的人叫做『榨汁機』」,學長提到他用人的哲學,「這樣才能把事情變簡單,頭腦要空下來思考,不是拿來K底下人的報告挑錯字!」或許,從上一代經營者的角度來看,那些靠著一張紙、一隻嘴的人都是騙子,不學無術,但是如果這張紙是濃縮了無數的資料呢?我們是否相信,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圖表其實真的比長篇大論還要具有說服力,也更專業。

擔任主管或老闆的人,自己要有足夠的判斷力,思考這一張紙上寫的東西是不是言之有物?我們當然怕這一張紙上面的東西是騙局,可是這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成立,就是我們無知。如果我們不要急著決定,反覆咀嚼思考,查閱參考書籍,多徵詢別人的意見,與部屬充分溝通交換意見,持續問自己是否落入了問題所暗示與限定的框架之中,這樣子決策的結果會好很多。

「你不是才說快魚吃慢魚嗎?為什麼又說不要太快下決策?」速度與效率不會因為決策時間差個一兩個星期而有落差,但會因為方向正確與否而有天壤地別的差異。我們需要博觀、廣泛地蒐集資料、研究相關議題與新聞,最後必須要約取,好好地咀嚼,針對我們的目標訂出重點,最好能在個位數頁數的報告中寫完,把那些複雜難懂的數字與理論簡化成圖表與範例。想想看,如果每天股市的走勢是一行行的數字而不是一張曲線圖,這不是會要人命嗎?而且,大多數的時候,我們也只想知道漲還是跌?收盤價多少?加權指數是多少?至於背後那一大卡車的資訊?並不真的那麼重要吧!

作者簡介:
吳俊瑩-iThome電腦報技術主筆
交大電子工程系、臺大電機研究所、政大科技班畢業,身兼IT/電子技術顧問和某小型電子公司研發處長。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