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五年前的某一天,發生了一件怪事。在我的部落格www.marginalrevolution.com上,有位名叫凱塞琳˙法賽奈利(Kathleen Fasanella)的讀者寫信給我,很客氣又婉轉地請我考慮一下,看能不能用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或高功能自閉症(autism),來形容我這個人,她從我的文章中認為我是,而她自認是個亞斯皮(Aspie),也就是亞斯伯格症候群的縮寫。她在電郵中指出,我在腦袋裡裝了相當多資訊,而且這些資訊是以非常井然有序的方式存放,又說我對於感興趣的領域──亦即文化跟社會科學──中,許多雞毛蒜皮的事知之甚詳,這些顯然足以讓她想到那方面去。

這年頭我什麼電郵都會收到,所以我並沒有馬上理解當中的含意,起初我覺得這封信有點侮辱人,有點像是我收到裡頭寫了聯準會陰謀論的那種「詭異」信件,但是待我進一步研究她的問題,我愈是深入解讀信中描述的現象就愈明白:雖然我不符合大眾對於自閉症的概念,也沒有被「低社交智力」所苦,但我具備許多自閉症者在認知上的長處跟弱點,換言之,我有屬於自閉症的認知形式。從此我愈來愈相信,這是一種常見的認知模式,許多極有成就的人都是如此。

當時,凱薩琳的信讓我相當意外。我是個四十一歲的中上階級白種男性,一輩子都自認屬於美國社會中絕大多數的一群,突然間我被迫面對自己可能屬於少數族群的暗示,而且還是那種非常受到圍剿的少數族群。從此,我對於跟自閉症扯上關係愈來愈自在,甚至以此為傲,只是當時我還沒做好心理準備。

自閉症的明顯徵狀之一,就是患者往往會用整理、組織、分級、收集、記憶、分類跟列表等技術,將額外的架構加在資訊之上,自閉症者極度喜愛資訊,以至於他們是最熱愛沈浸在資訊之中的一群,說到自閉症者感興趣的領域,他們還真是我所謂的「資訊大胃王」(infovore)哩,自閉症者有時被形容成沒有靈魂的木頭人,其實他們只是對人類的意義符碼,有著最強烈興趣罷了。你大概不習慣把「喜悅」、「熱情」和「自閉症」這三個詞擺在一塊兒,其實它們經常是形影不離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個很懂、很懂的特殊領域。」一位自閉症朋友這麼跟我說,而他並沒有非常高的學歷。自閉症者往往會去尋找能夠滿足他們對資訊熱情的工作,無論是替圖書館設計新軟體、從事科學實驗,或者將概念整理成書或部落格。馬克˙唐納修(Mark Donohoo)是名自閉症患者,他把很多時間花在研究亞特蘭大勇士隊(Atlanta Braves)的統計數字和收集棒球的文獻,還有個更典型的案例,自閉的伊森是幼稚園學童,他對火車時刻表相當著迷,以致成天在網路上閱讀,直到老媽禁止他的嗜好為止。他最喜歡追蹤紐約北郊鐵路(Metro-North)的火車班次。

「編排資訊」(ordering information)聽起來有點枯燥,卻是你我每日生活的樂趣,無論自閉與否。只要你還蠻喜歡按照字母排列書架上的書、整理相簿裡的相片、完成字謎遊戲或者只是整理房間,對於「編排資訊」應該不陌生才對,這不是哪個人坐下來,說道:「現在我想做點編排的事」,而是對自己世界中特定幾個吸引人的東西感興趣,我們成了資訊大胃王,一同把這世界變得真實與重要。

資訊的編排和巧妙運用,是有用、有趣、激烈與平和交錯,幫助人們挖掘哲學的深度。我們正在進入的世界,在資訊的收集與編排上已經到達奇形怪狀、過度極端的地步,而這(多半)是好事,帶領你獲得人生中許多最好的獎賞,也是創造你自己的經濟未來並掌控自己的學習與娛樂的途徑。
我愈是探究,愈明白一件事:沈浸在資訊中的自閉心態,是了解周遭世界一個很有效的方法。特別是現在。

資訊的運用得宜,同時涉及認知與外顯的行為。大部分的人無法把腦袋裡每件事都記錄下來,因此會借助科技或經濟學家所說的資本財,網路使得在腦袋裡編排變得非常便宜而有效,因而成為社會上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

想一想,iPod或是播放音樂的iPhone愈來愈受歡迎。CD已經退居次要,如今至少在美國,大部分的音樂都是在電腦跟類似電腦的裝置上播放,2008年,iTunes超越沃爾瑪(Wal-Mart),成為今日美國最大的音樂零售商,同年一項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年輕人不再考慮購買音樂CD,我那十九歲的繼女亞娜,就幾乎都是在電腦或iPod上聽音樂,她即將升上大二,但是當初我聽到她壓根沒想要在宿舍房間擺一台音響時,我還真是嚇了一大跳,其實她對音樂的選擇很有主見,勝過我在她那個年齡的時候,她享有的選擇比我多更多,取得也比我當時容易許多。

iPod的實體設計魅力十足,不過外觀只是它吸引人的一部分,iPod和其他MP3播放器,多半是用來重組音樂跟你心靈的關係。

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心情、跟誰在一起,或是正在做什麼樣的旅行,將音樂整理成播放清單,好比巴西音樂歸在同一類的播放清單,龐克搖滾在另一類,而「我愛戀的歌」則是第三類。「隨機跳選」是個重要的功能,因為我們希望聽音樂為自己帶來驚喜,但是又想掌控功能選單。朋友之間會共享或交換彼此的iPod,iPod讓大家擁有音樂、將音樂分門別類,並且以新的方式對音樂產生認同。

你的iPod讓你用新的方式整理你收集來的音樂,同時賦予你對於音樂的編排以新的力量,讓音樂變得更好聽,音樂對你將更重要、你更願意花時間在音樂上面,音樂也變得更特別,更像是你這個人的延伸。當你透過耳機,在iPod的隨機跳選模態上聽到《波希米亞人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時,那音樂會給人奇妙的感覺。你跟音樂聆聽的完整體驗再度接軌,彷彿你十五歲那年頭一回發現那首歌,像我以前那樣。行銷界的人都知道,最難賣給消費者的是「一堆音樂」,於是腦筋快的供應商轉而販賣一種新的音樂聆聽體驗,iPod把我們喜愛的兩種東西湊在一塊:很棒的音樂,和「掌控」這種極度個人的感受。也難怪,蓋˙哈特戴維斯(Guy Hart-Davis)的指南書,花了508頁的篇幅來寫iPod跟iTunes,而且沒有寫很多廢話或垃圾,而這還不包括關於2008年更新的資訊呢。

iTunes和iPod的問世,打亂了音樂產業的經濟結構,音樂超商節節敗退,已經倒閉的淘兒唱片(Tower Records)就是如此,唱片公司習慣用一個叫做「專輯」的東西替人點選歌曲,但是這種作法也幾乎不復見,大部分的粉絲和消費者都是自己點選,而不是花錢請某個音樂集團或公司代勞,換言之,許多能產生價值的活動,已經被移入個人的心裡。

iPod的音質比不上大部分的傳統音響系統,頂多也只是相當而已(你可以下載密度較高、音質較佳的歌曲,但是會佔去很大的硬碟空間,所以幾乎沒人這麼做)。不過大多數的聽者似乎不以為意,而這也是了解iPod的另一種方式,換言之,心智控制和點選音樂的方式加以重組,至於音質就再說吧。

將iPod跟Rhapsody和Napster等未能引領市場的音樂訂購服務做一比較,訂購服務的選擇繁多,價格又非常合理,讓聽者隨時都可以聽想聽的音樂,但你卻不能像iPod那樣擁有並且操作歌曲,也不能用相同的方式控制、設計、分享、重組聆聽音樂的體驗。訂購服務未能獲得許多消費者的喜愛,原因是他們提供較少在文化上有用的軟體,當Rhapsody在2008年6月宣佈進行徹底的業務重整時,就指向iTunes/iPod的體驗。

行為經濟學家有時寫到,人類會受制於「框架效果」(framing effects),意思是各種選擇方案的呈現方式會影響我們的選擇。

舉例來說,當某個機會被描述成增添什麼而不是失去什麼,我們選擇的時候往往會比較保守。或者菜單上出現一道非常高熱量的菜而我們沒有點,那麼稍後我們吃甜點的時候會比較沒有罪惡感。前提通常是,應該要避免框架效果,的確,許多框架效果都屬非理性,然而它卻為生活帶來膽識,我們花時間精力,用對的方式在每樣事物外加上框架,以便從中獲得更多樂趣並學習,框架使我們在乎,並且為我們的感受賦予意義,如果你買不起那台新的捷豹(Jaguar)轎車,於是就勒緊褲帶在家繭居,這時好的框架就是如何讓那樣的生活變得適合你。好的腦內編排,就是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一套框架,從而創造自己的經濟未來。

設定框架和編排順序,甚至影響我們的社交生活。我對於臉書(Facebook)上的朋友,或是我在推特(Twitter)或部落格網域中認識的人(經過精心排列),的確比較有親切感,用這些方式將人加以編排,可以讓我想到他們的人,以及他們對於我之所以重要的原因。社交意味濃厚的臉書,讓每個人成為朋友資訊的大胃王。你不僅要選擇誰是朋友、誰不是,還可以添加很多架構到朋友的心靈宇宙中,你可以三不五時寄些類似圖像的禮物給他們,或者要求他們跟你做相似性的測驗,你還可以試著跟「最酷」的人為友,要不就是向大家報告你看的每部電影跟每本書或你照的每張照片,並加以排序。此外,你可以把你的網路「標籤」、部落格、網誌,以及專屬你個人的網路資料和使用的其他形式,全都塞進你的臉書網頁,讓你在某些方面的編排上不費吹灰之力。你在臉書的主要個人網頁「近況報告」(news feed),就是將朋友的近況加以編排。

2008年左右,社交網站臉書的參與者突破六千萬人大關,每人平均有164位朋友,每人每天上這個網站好幾次。我的朋友艾莉莎是這項服務的重度社交使用者,目前有294位臉書的朋友,每天上這個網站多次,她張貼照片(最新數字是110張)、交換訊息、回覆派對的邀請、加入或退出「臉書團體」,當然也蒐羅新朋友,凡是不跟她保持聯絡的人就被她「開除」,最新數據顯示,艾莉莎參與32個臉書團體,其中包括「拯救北極熊」、「星巴克上癮」以及「老媽逛百貨,小孩藏衣堆」等,那就是我所謂經過點選的線上存在。如今這是基準,不是例外。

有些使用者拼老命點選很多不同的「朋友」,史蒂夫˙哈夫斯戴特(Steve Hofstetter)曾在臉書上「抓來」約二十萬個朋友,只為了成為這項服務有史以來擁有最多朋友的人。他一開始的目標是一萬人,之後來到一萬五千人,然後增加到十萬,最後高達二十萬人,這時臉書上有超過百分之一的大專學生都是他的朋友,逼得臉書只好重新設定他的個人檔案,因為他的網頁害得其他臉書用戶上傳跟下載的速度變慢,從此以後,臉書決定將每個人擁有的朋友人數限制在五千人(2008年),但是如果你真的喜歡史蒂夫這個人,就算你無法成為他的朋友,你還是可以加入他的臉書團體,因為團體成員的人數倒是沒限制。對了,史蒂夫從此決定成為專業的喜劇演員。

好了,史蒂夫˙哈夫斯戴特究竟是何方神聖?是全世界最會交際的人嗎?還是個專門在臉書網站上,以收集名義上的朋友為樂的資訊拾荒者?或許以上皆是。哈夫斯戴特本人如是說:「臉書的程式設計者,沒料到會碰上一個像史蒂夫˙哈夫斯戴特那麼癡迷的人。」甚至有個臉書的團體叫做「我沒對臉書上癮」,每天至少上臉書十五次的事情並不稀奇,尤其對年輕人而言更是如此。

Totspot是兒童專屬的臉書,父母為自己的小貝比設立檔案,這些小人兒有時才不過幾個月大,父母將這些檔案跟其他貝比的檔案連結,通常是他們朋友的小孩。你可以列出你的貝比最喜歡的食物跟書籍,以及他或她的小名,有些父母會每天至少一次造訪並更新這些檔案,除了Totspot以外,還有Lil'Grams、Kidmondo等,至於Odadeo則是幫忙監督你有沒有遵守做個好爸爸的誓言。

對某些人來說,登載朋友的小貝比還不夠。很多人也點選各種不同的社交網絡服務,像是FriendFeed、Fuser、8hands、Gathera和Secondbrain,維基百科把這叫做「社交網絡聚合」(social network aggregation)。

人類心智與人類文化之間的關係正在改頭換面。如今文化不光是買賣書籍或CD之類的實體商品,每一天,臉書、部落格、YouTube、iPod、eBay、Flickr、維基百科和亞馬遜網路書店等製造出的樂趣、喜悅、社交連結和沉思,要多過二十甚至十年前所能想像,無論透過何種媒介,今日許多真正的價值來自讀者、觀眾、學生和消費者,成為企業所提供的商品的「附加品」;「生產」──我的經濟學家同事們幾世代以來研究的東西──成為人內心深處而非工廠裡堆放的東西。即使某大媒體製造了像素,但閱聽大眾卻是用腦袋的編排來創造意義與他們對影像的詮釋,而大部分的價值也正在此。

人類思想與感覺的組織整理處在相當新的階段,我們正以空前的速度朝向這些機會躍進。如果去觀察文化是以何種方式被供給、分配和享受,會發現過去五年間的改變,比起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五年都來得多,娛樂與教育的適當使用,成為社會上的第一要務。

本質上,我們是利用工具和資本財(電腦與網路),來複製或模仿自閉症者在資訊吸收、處理和腦內編排上的某些能力。你將讀到或聽到一些純理論的主張,說什麼網路的使用透過神經可塑性的媒介,正在「改變你我的腦」或者重新布局人腦的電路,但我要說的可沒那麼深奧。網路讓大家得以借重自閉症者在認知方面的長處,成為更好的資訊大胃王,哪怕是網路並沒有重新安排你我兩耳之間的任何電路。

無論身在何地,我們一有機會就在腦袋裡進行點選與編排。地球本身可以被觀察、分類、命名並且用心來組織,而且是以過去所沒有的程度,除去北韓的軍備設施和其他東西不談,谷歌地球(Google Earth)彷彿把整個地球變成馬賽克的拼貼作品,裡頭有各大城市的傾斜、放大、旋轉和三度空間圖,而且這些城市是按照郵遞區號、地址或經緯度加以組織整理,圖層功能告訴你公園在哪裡、哪裡最可能發生地震、尋求政治庇護的人們是否正湧入某個地區,以及能否透過實況的網路攝影機觀看某個區域。一群英國的問題青少年利用谷歌地球,搜尋哪戶鄰居有閒置的游泳池可以偷溜進去開個派對。你也可以把你喜歡的YouTube錄影,內建到地球上幾乎任何一個地方的圖片上,就可以一邊觀賞密西西比三角洲的景致一邊聽藍調,或者以三度空間暢遊迪士尼,等你玩膩了谷歌地球,還可以去谷歌天際網路(Google Sky)。

如今使用人數突破三百萬的「美味書籤」(Delicious),幫大家創造屬於自己的多次元網站,以針對某特定主題的內容編定索引,你可以對網站和照片附加標籤以方便隨時回來,因而使讀取更加容易,造訪別人以相同關鍵字標註的連結和照片也很容易,你創造你私人內容與意義的百科全書,只不過是在網路上,而不是在你心裡。

私人的照片已經成了當代文化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之一,照片的品質倒不是都那麼好,但人們是用這些照片,將家庭生活、度假過程和個人感想,編織成值得回味、情感豐富的故事,網路業者Flickr幫助你排列照片並與他人分享,目前Flickr上的圖片超過二十億,全都以方便搜尋的順序排列,我用自己的名字搜尋,結果不到兩秒鐘就看到四張照片是以我的名字為標籤(別的使用者做的),包括一張我的個人照和一張跟一大堆書的合照。「庶民分類法」(folksonomy)是用來描述這類網站的新字眼,這是由「庶民」(folk)和「分類法」(taxonomy)的字根結合而成。

維基百科除了是為了整理並有效呈現人類事實性與分析性知識,因而經過編排、充滿知性的廣大空間外,維基百科還是什麼?它是人類所從事過最了不起的編排專案計畫之一。

你若是以為近來人們對資訊和排序的迷戀,只是重視心靈而輕視身體,那可就錯了。即使我們平日在從事最肉體、最具生命能量、感官豐富的活動時,仍是針對各個選擇進行新的腦內編排方式。

Bedpost網站(www.bedposted.com)讓使用者在線上仔細規劃自己的性生活,指示相當清楚:「你只要每次在性愛後登入,填寫幾個簡單的欄位,不久就會把你過去的性生活羅列出來供你思考。利用『附加標籤』的功能以便更深入洞悉你的活動,『伴侶』的功能則是一一記錄你所邂逅的伴侶。」

用來追蹤所在位置的Brightkite,整理你曾經到過的地方。My Mile Marker則是記錄你的駕駛習慣,包括你何時加油在內。

Garmin Forerunner 305 GPS手錶的外型跟普通的數位腕錶沒啥兩樣,但你只要戴著它跑步,就可以把跑步的記錄下載到電腦。這隻手錶隨時把總數往上加(你上個月到底跑了幾英里?),還能把資訊直接輸出到你的臉書帳戶。還有個名叫everytrail.com的網站,你可以把你的旅行經歷跟別人分享,它還會按照地理位置自動替照片貼上標籤。網路追蹤目前也被用來督促自己節食、戒菸、幫助自己懷孕或避孕,以及矯正壞習慣。

網路創新背後的基本理念,就是將某些局部的統整性,加在雜亂又豐富的現代資訊之上,將這些資訊變成可用的形式。這樣的過程反映我們因應日常生活的方式,但是等一等,這是個蠻熟悉的原則,為了比較起見,有個名叫卡姆藍˙納希爾(Kamran Nazeer)的英國佬,他既是律師、政策倡導者,也是自稱是自閉症者的作家,他做了以下的描述:

自閉者用不同的方式對感覺資料(sense data,譯注:感官所獲得的資料)區分等級,或者是完全沒有等級之別,當周遭事物令他們難以招架時,經常會發生這種現象。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在排列感覺資料的等級,因為他們接受所有的感覺資料,這些資料是隨機的,所以你可以想像,我們總是被感覺資料壓得喘不過氣來。但是我們並不覺得難以招架,是因為我們有一個用來分類整理這些資料的階級制度,我認為自閉者經常是不分級的。他們究竟是不用同樣的方式區分等級,還是根本不去分級?……很多自閉的人所展現的,正是我跟很多人所稱的「局部統整的慾望」(desire for local coherence)。為感覺資料區分等級,正是我們防止自己在這世界上有難以招架之感的唯一方式;他們不對感覺資料分級,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尋求用一些簡單的方法為周遭的混沌帶來秩序。

普通人在初遇網路時會有難以招架之感,但你會搞懂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強加一些局部的統整,可能是利用谷歌搜尋,或是用「最喜歡的地方」的書籤來標註,你在腦袋裡編排順序,通常輔以科技的幫助。

一開始你只是費力地想搞懂,可是你花愈多時間在網路上就愈得心應手,於是你從書籤逛到臉書又逛到推特(Twitter),接著來到專門排列生活細節的超專門網站。於是,你從摸不著頭緒變得愈來愈游刃有餘。

經濟學家研究過我們這種名為「經濟人」(homo economicus)的物種,幾十年前,我的社會科學同事在研究我們這種人的遊戲天性時,又冒出「遊戲人」(homo ludens)這個詞。如今,一種新的人類在他或她的腦袋裡,創造專屬自己的經濟未來,於是「編排人」(homo ordo)的年代到來。(摘錄整理自本書第一章)

 


達蜜經濟學

泰勒.科文(Tyler Cowen)/著;陳正芬/譯
經濟新潮社出版
售價:340元

 

《作者簡介》

泰勒.科文(Tyler Cowen)
喬治梅森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美國備受推崇的經濟學家,定期為《紐約時報》撰文。他同時也是文化評論家、美食評論家,以及著名的部落客。其部落格「邊際革命」www.Marginalrevolution.com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經濟學部落格。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