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包從筆電走向平板電腦的關鍵,不只是外部的硬體規格更輕盈,內部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也趨向行動化。原先個人電腦使用的Windows與Linux作業系統採階層與多按鍵的操作介面,層層點選才能抵達所需的功能選項,而平板電腦的作業系統則是從智慧型手機的系統演變而來,簡化操作介面需要點選的階層與按鍵,能讓使用者在全螢幕介面瀏覽所有資訊,並以手指觸控使用各種功能。
隨著系統介面的簡化,安裝於平板電腦的微型應用程式「App」應運而生,藉由軟體市集的運作模式,眾多開發者與軟體廠商共同投注於開發App,使App數量在幾年內劇增為數十萬套,內容橫跨娛樂、教育、旅遊、生活等多種類型,使用者只要以平板電腦連上網路,下載App後會自動安裝,使用者立即可用,不玩了就移除,省去了個人電腦軟體繁複的安裝程序。
平板電腦的硬體規格優勢、行動作業系統維運便利性,伴隨著龐大教學App資源生態系,讓電子書包的教學應用展露曙光。
現在市面上,主流的行動作業系統分為蘋果iPad採用的iOS系統,以及Google不綁定任何硬體裝置的Android系統,這兩套系統擁有不同特性,各有優缺,因而兩者應用於教學現場,也締造出不同的教學應用型態。
我們實際走訪4個正在推動電子書包實驗計畫的教學開發團隊後,整理出Android和iOS各自的優缺點,以及不同平臺使用者如何考量教學需求與應用目的來選擇的經驗。
Android教學系統客製容易,能貼近老師不同需求
Google對Android系統開發的生態系,秉持適者生存的政策,並未制定審查機制來過濾不良的App,而是讓它自然淘汰,App上傳幾個小時後,使用者就可以下載,這對教學應用有利也有弊。Android平板電腦進入校園,可憑恃開放系統的特性,教學團隊能依照實際的教學需求,自行開發教學應用系統、班級經營系統及監控學生使用行為的系統等,讓平板電腦更深度地和老師需要的教學應用整合,不會受限於廠商開放出來的功能而已,甚至可以自行創造原廠所沒有的軟硬體功能。
例如在班級管理方面,Android容許打造出權限控管更嚴密的課堂監控系統,讓老師來控管學生課堂使用平板電腦的行為,或規範學生不能任意下載App,而且老師可透過校內設置的教學管理主機,將教學App統一派送給學生,甚至連班級課表、聯絡簿及教科書補充資料都能以App呈現。
由於系統開放,Android也較能夠直接整合現成的網路資源,尤其是對Flash的支援。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資訊教育中心教育企劃組長葉士昇表示,許多老師習慣使用Flash程式進行教學,例如,網站型Flash教學程式、圖書館提供的Flash繪本等。師生若以iPad瀏覽Flash程式相當麻煩,要另外安裝特殊的第三方軟體來檢視Flash畫面,可能讓畫面排版錯誤,或者要仰賴廠商將Flash程式轉換成iPad App,都不如Android平板電腦可直接呈現Flash應用程式來得方便,而且整合度較好。葉士昇說:「基於系統開放性、裝置使用行為的控管能力,以及教師使用Flash程式的習慣,現階段高雄市資訊教育中心仍選擇以Android平板電腦作為電子書包。」
今年,臺灣許多縣市都採用Android平板電腦,進行電子書包實驗計畫,幾乎每個縣市都各自開發平板教學系統。例如,高雄市資訊教育中心請緯創開發教材編輯軟體,讓老師自製課堂教材,並在課文內容中增添補充資料,包括影片、圖文說明等;電子書閱讀器讓學生能夠瀏覽老師自編的教材與電子書;家庭聯絡簿讓學生記錄每天的連絡事項等,若是在iOS系統上開發時,就無法經常修改功能,快速打造出客製化的教學應用環境。
然而,Android開放的缺點包括難以確保App品質、欠缺統一的資源彙整平臺,以及因裝置的差異而阻礙版本升級。現階段Android Market軟體市集可供平板電腦使用的App資源尚不足,其中教學App數量只達蘋果的十分之一,而且欠缺官方統一的資源彙整平臺,加上Android欠缺App審查機制,難以過濾內含色情、暴力,或者有臭蟲(Bug)的軟體,導致市集內會出現問題App或非法App,品質良莠不齊。
對於老師而言,Android的App教學資源不足,促使老師必須自製,好處是能貼近實際的教學需求,卻也增加備課負擔,為資訊能力不足的老師建立一道門檻。對於學生而言,由於Google並未過濾App,提高學生下載到品質不良App的風險,因而教學團隊需要另建監控系統來防範學生因任意下載App而破壞系統環境,也侷限了學生自由取用App資源的學習效益。
臺北市私立再興學校資訊組長黃輝聲表示,看似開放的Android系統,若將現成的教學App應用於教學現場,反倒會因為資源混亂難以使用而顯得封閉匱乏,不利於師生取材現成的教學資源,導致教學團隊還得自行開發或彙整適用的教學App。
此外,Google並未推出Android硬體裝置,導致各家廠商推出的Android平板電腦硬體規格不一,不同款平板電腦的面板尺寸、解析度不同,要升級為新版系統時,可能無法支援新版Android系統,造成軟硬體互通的問題,迫使學校必須汰換硬體裝置,才能升級為新版本。相對而言,iPad硬體裝置的規格統一,未來升級為新版系統時,較不會面臨軟硬體不互通的問題。
iOS教學App超豐富,活用有利於延伸學習
反觀蘋果iPad問世較早,在平板電腦市場占有率高達近8成,教學App生態系已純熟,教學資源豐富度大幅領先Android系統,若導入課堂中,可以滿足教學應用廣度的需求,老師很容易取得各種教學App來進行不同的教學內容。
在App Store軟體市集上已累積了10萬筆教學App資源,橫跨所有學科類別,App類型包羅萬象,如互動小遊戲、博物館導覽介紹、動植物圖片集、動畫形式的故事繪本、TED演講、圖書館電子書等,同時提供應有盡有的教學輔助工具,像是Teachpal班級管理程式、iCourse課程管理程式。
加上蘋果提供官方彙整的教學資源彙整平臺,包括iTunes U、iBooks電子書市集及各種教學輔助工具,方便老師尋找及利用現成的App資源。例如,蘋果iTunes U網站提供350,000套來自全球多所大學的免費演講、影音、書籍與Podcast,師生幾乎可應用現成的App Store的教學資源,就能串連為整套平板教學應用系統。
在教育類的App之外,其他類別也能成為教材資源。葉士昇說:「蘋果從幼稚園到研究所的各種App教材軟體都準備好了。甚至很多好用的App軟體都藏身於其他軟體類別當中,像是Travel、Lifestyle等,不一定歸類於Education類別。」
國內外陸續有學校引進iPad作為教學輔助工具,英國蘇格蘭私立小學去年率先引進105臺iPad,讓學生使用App Store現成的教學App,進行延伸學習;臺北市私立再興學校也將於新學期引進150臺iPad,再興學校的iPad應用策略鎖定多元的教材App資源,作為教學輔助工具,並在開學前,就先規畫所有科別適用的教學App,讓師生開啟iPad就能上課。
不過,現在iPad的教學App仍以英語為大宗,中文化程度還不足,如果是大量閱讀的英語教材,就很難在中文教學環境派上用場,而且先前所提的兩項應用案例也還沒有將iPad當作學生的電子書包,不能取代紙本教科書、作業簿及聯絡簿等,原因正是封閉的iOS系統難以客製化教學系統。
蘋果對於App Store軟體市集明訂了審查機制與使用規範,App開發、軟體安裝都要受限於此,以維持iOS系統運作的品質。首先App Store軟體市集詳定了標準審查機制,蘋果官方會審查開發者及公司的身份,以及檢視App軟體內容是否觸法,以避免內含色情與暴力,或者有臭蟲(Bug)的軟體上架至App Store,好處是確保App品質與iOS系統穩定度,降低學生任意下載App所引發的風險。
然而,層層審查機制的缺點在於,學校和老師必須向蘋果申請開發者帳號,才能自行開發App,越龐大的系統審查時間越長,甚至可長達數周,也不擔保後續能通過審查,每次版本更新也要審查,不一定能長期順利上架到App Store上,提供給學生使用,使學校難以自行開發班級管理及教學App,老師也難以客製平板電腦的教材App,只能應用App Store現有的App資源。
在現有資源的取用上,蘋果也有所規範,限制單一帳號只能將同一套App最多安裝於5臺裝置,超過5臺,該帳號就無法下載這套App,因為這一項規定,學校無法統一派送教學App給學生,每位學生必須自己申請個人的iTunes帳號,自行下載老師指定的教學App。
為破除iOS系統封閉的阻礙,學校可申請蘋果企業部署方案,就能自行開發所需要的App資源,而且也可以統一派送App給學生,但葉士昇表示,蘋果企業部屬方案申請費用高昂,而且條款繁複,一般學校很少會願意申請該方案。
另外一種解法是,學校可利用現成的Web 2.0網路教學資源取代App,學生可以iPad上網取用這些資源。臺北市立再興學校資訊組長黃輝聲表示,iPad已經建置非常完整的雲端應用服務,利用線上書籤、筆跡記錄、簡報,達到線上互動學習的效果。例如,老師用個人電腦或iPad上網瀏覽後,以Instapaper應用程式記錄網頁資源,即可直接下載並轉為ePub格式的電子書,再分享給所有學生,學生即可在iPad瀏覽這些電子書頁面,或按連結網址進行線上瀏覽。
已有公立學校發展Android自製平臺
總之,Android與iPad兩種平板電腦適用的教學環境不同,如果教學團隊看重平板電腦深入班級經營,而且老師要能夠自製教材,就適合導入Android平板電腦。
今年公立學校的電子書包實驗計畫有志一同地選擇Android平板電腦,並由廠商客製教學系統,可見目前公立學校平板電腦的教學應用型態,偏向深入班級經營的應用。令人期待臺灣教學體系可參考蘋果彙整資源的方式,藉助Android開放的特性,為臺灣教學環境營造Android資源彙整平臺。
相關報導請參考「平板電腦進教室,變身電子書包」
熱門新聞
2025-01-06
2025-01-07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