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欣誠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政務副署長兼任資訊長(圖片來源/iThome)

核能廠建置與否的消息,常被拿來熱烈討論,環保署政務副署長兼任資訊長葉欣誠在過去的學術研究結果中發現,臺灣有一半的人都以為核能發電是臺灣的主要電力供應來源。但是,葉欣誠說,臺灣主要電力供應的來源其實並不是核能,75%的電力供應是來自於火力發電,而核能發電,只占了約13%到16%。

民眾的認知和事實不同,葉欣誠表示,這就是雙方資訊的不對等,就算政府今天有任何關於核能廠建置的政策,也沒辦法正確地向民眾傳達政策理念,雙方無法站在對等的角度看同一件事。

如此重視民眾認知的葉欣誠,是因為過去曾任教於環境教育領域。他曾先後在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和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擔任教授兼所長,後來才在2012年2月進入環保署擔任政務副署長。從對學生負責的教授,轉為對全民負責的政府部會副首長,葉欣誠說,這樣的職位轉換,大大改變了他看待事情的思維模式。

葉欣誠舉例,他在從事環境教育時,會思考如何把訊息轉化為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都能夠了解的資料,這樣才能有效達到教育的目的。

可是葉欣誠到環保署的幾個月以來,發現環保署的人員常會使用一般人不熟悉的辭彙,向民眾傳達訊息,像是公文內常用的「臺端」、「渠等」這些字眼。他說,許多環保署的人員都在傳統的事務官體系中成長,因此很習慣以公務員的用語講事情,但是民眾並不熟悉這些語言,民眾甚至可能每看到一次,對政府的印象分數就倒扣一分。

因此葉欣誠不僅會和環保署內人員溝通、提倡這樣的觀念,甚至他在工作閒暇之餘,也會修改環保署向外發布的新聞稿,或網站中回答民眾留言使用的辭彙,以確保民眾能正確收到環保署所要對外傳遞的訊息。「CIO的任務之一,是讓署內出去的資訊能夠貼近民眾」,葉欣誠說。

CIO該具備整體思維,且要做好跨部會溝通

求學背景從土木工程到環境工程的葉欣誠來擔任環保署的資訊長,一點也不衝突。葉欣誠說,這兩個領域都是需要大量資料的學科,因此他常會思考資料該怎麼用,才能產生最大價值。他認為:「CIO需要擔任的是資訊管理的角色」。

葉欣誠表示,CIO要具備的,是資訊供給和需求的概念,並且了解資訊在部會中是如何運作,才有辦法和其他的部會溝通。他認為,將資訊長的層級拉高到副首長後,不僅部會的資訊長能具備整體的思維,在和環保署的資訊單位監資處,或與其他部會溝通時反而會更順利。

而成為環保署的CIO後,葉欣誠表示,他思考事情的方式也開始隨著轉變。

舉例來說,在擔任副署長時,葉欣誠就認為環保署的資訊是相當具有商業價值的,能夠讓其他的產業拿來從事商業用途,例如空氣品質和氣象資訊能提供給旅遊業者使用,但成為CIO後,他就會更往深度去思考如何實際把環保署的資訊和民間產業相互連結,如此,CIO也更需要去和民間產業的人溝通政府和產業的合作方式。「既然設了CIO,就要用CIO的腦袋去想事情」,他說。

環境資源將整合為一個部會:環境資源部

目前對環保署而言,葉欣誠表示,最重要的工作是要整合其他部會中與環境資源相關的資訊、硬體、軟體等資源,因為預計在2013年,環保署就會重新整併為環境資源部。

現在環境保護、水利、森林、氣象、生態保育等事務都掌握在不同的行政部會中。以水資源為例,目前水質保護由環保署管理,但下水道歸營建署,集水區治理歸農委會,水量又由經濟部水利署管理,如此並沒辦法以整體角度來規畫水資源的利用。

於是,行政院於2010年時公布環境資源部的組織架構草案,不僅將分散在各部會的空氣、水、森林等環境資源的管理統整為一個部會,其中現在的氣象局、林務局、營建署國家公園組等單位,也都將提升位階成為3級政府機關。

葉欣誠表示,過去環保署只專注在環境保護上,像個防止環境被破壞的把關者,但未來成為環境資源部之後,負責的不僅是環境保護,還要對各項自然資源進行妥善的管理及規畫,更要發展環境資源的加值應用。

因此,葉欣誠認為,在未來幾年內,環保署的基本實用發展方向可歸納為3項:加值、溝通和前瞻。

有效溝通政策才是讓民眾有好感的施政

過去政府只是把資訊放在網站上,讓民眾自己取得,但是葉欣誠表示,現在是個資訊雙向流通的時代,當政府將資訊當成傳播的媒介看待時,政策的發展方向自然不同。

葉欣誠認為,環保署所提供的環境資料,如空氣、水、土壤等監測數據,都能轉化為各行各業再利用的資料。他舉例,旅行業者規畫阿里山或墾丁等地的行程,就需要當地的氣象、空氣品質等綜合資訊,當環保署提供這些綜合資訊給旅行業者時,業者就能將這些資訊轉化再利用,成為有商業效益的加值服務。

這就是環保署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提供有加值效益的資訊給民眾與各行各業,因為「這些資訊是全民擁有的財產」,他說。

再者是溝通。葉欣誠說,「好的溝通,是實踐資訊應用的重要內涵。」

從宣導改成行銷,政策才能更有效傳遞

從前政府總是用宣導二字來傳達政策概念,但葉欣誠認為,宣導兩個字代表的是上對下、政府對人民,隱含民眾必須遵守的概念,「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他說。

葉欣誠表示,並不是只要政府提供資訊,民眾就一定要吸收,政府內部應該要先對資訊作基本的解讀,分清楚哪些是民眾不容易懂的資訊,再尋找良好的溝通方式來表達比較專業的資訊。他認為,施政計畫要讓民眾有感,就要在30秒內讓民眾了解,才算達成有效率的溝通,「要以使用者的角度思考」,他說。

要有好的溝通方式,自然要看到民眾的需求,要了解他們想要透過什麼樣的介面獲取資訊,以及他們所需要的資訊是什麼。而葉欣誠發掘需求方式是,換位思考。他說,每個人也都是這個社會的民眾,環保署內的每個人不應該再把自己當成公務人員,而要把自己當成民眾來思考民眾的需求,其實發掘需求並不難。

不僅是現在的需求,葉欣誠表示,環保署也要能夠看到民眾未來對環境資訊的需求,「從預估5到10年內臺灣民眾使用資訊的方式,來倒推現在環保署該做的事」,如此,環保署的施政成果才能獲得民眾的好感。葉欣誠說,這就是前瞻性。

葉欣誠認為,現在環保署要做的,是要用能吸引民眾的方式去宣傳,讓民眾願意主動獲取環保署想要傳達的資訊。葉欣誠說:「用好的行銷方式來處理資訊」,就是環保署現在要先做好的事。

 

政府CIO的任務之一,就是要讓政策訊息能夠貼近民眾生活。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政務副署長兼任資訊長 葉欣誠

 

PROFILE

葉欣誠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政務副署長兼任資訊長

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博士。曾先後在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暨南國際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和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任教,於2012年2月進入環保署擔任政務副署長。

 

機關小檔案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  網址:www.epa.gov.tw

●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一段83號

●  首長:署長沈世宏

●  部會CIO:副署長葉欣誠

●  未來施政展望:首要是整合各部會成立環境資源部,以加強環境資源的利用、保護與維持生態平衡。此外,落實節能減碳、打造低碳家園、推動零廢棄權回收、改善河川水質等環境改善措施,也是環保署未來努力的方向。而從基礎制度落實方面,環保署也會更加注重環境教育,並強化環評的參與機制與綠色消費標章,打造永續的居住環境。

 


相關報導請參考「國家級資訊長成軍」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