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科技部日前已批准首家「國家納米技術產業化基地」,在天津開發區成立,進入納米技術產業化的過程。納米(nm),台灣多譯為「奈米」,是一公尺的十億分之一,相當於「次微米」技術的下一,代差不多是數個原子並列在一起的大小。所謂的nm納米技術,即是指開發出足以觀察這樣小的範圍的物理及化學變化、並根據其所具有的特有機能及新的規律機能進行組合的技術。不管是生化方面如DNA和病毒的研究、半導體方面單一電子元件的開發、應用科學方面如觸媒或太陽能電池等等,都是納米技術發揮的範圍。

納米技術可廣泛應用於觸媒化學、生物科技、醫療、分子工程、粉體材料、環境、能源等領域,成為新世紀中各種產業的共同基礎;當然,若要加速nm技術的開發,必須各個領域彼此融合,各學門單打獨鬥地研究已經不能應付nm技術時代的超速競爭。
由研究機構、政府單位及天津技術開發區合作設立,關注領域廣

國家納米技術產業化基地由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總裝備部先進材料組、國家石油化工局等單位,與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共同建設。主要任務是「孵化」(育成)一些高科技企業,關注的領域將集中在導體材料、生物製劑、醫藥靶向製劑、醫藥納米乳液、隱型塗料、火箭推進劑、高爆炸藥、環保柴油、催化材料、染料和顏料、計算機耗材等領域。
台灣的行政院長張俊雄曾在2000年12月針對如何維持台灣競爭力此一議題,曾指出目前選定了五項策略性發展產業,分別是軟體技術產業、生物資訊產業、奈米技術產業、通訊與資訊產業以及半導體產業。


納米技術為未來科技基礎,研發需整合不同科研領域、長期投資


不過,奈米技術在上述產業範圍,都可能成為基礎技術,因此可謂是跨產業的一項技術。以美國的例子來看,2000年1月時,美國總統科林頓發布的2001年預算中,在納米技術上增加了2.27億美元,將國家納米技術研發計畫(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NNI)列為第一優先。NNI計畫彙整了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國防部、能源部、國家標準及技術研究所、國家衛生研究所、太空總署等六大單位,其中70%的經費將分派給進行納米科技研發的大學研究單位。美國並預計以20年的長時間來支援納米技術研發。

同樣的,已經在nm電子領域方面取得領先優勢的日本,其半導體nm構造及量子效果的研究單位也分散在諸多大學之中;為了在nm技術上保持優勢,日本政府並擬在行政組織上進行改革,以融合不同領域的研發實力。

大陸的「國家納米技術產業化基地」同樣也是結合學界及政府組織,並先給予產業化的發展藍圖,除鼓勵技術開發外,也以育成納米科技企業為目標。其做法看來相當實際。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