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政府
中東地區唯一的民主國家以色列,人口數僅有臺灣3分之1、領土大小只有臺灣2分之1的國家,卻吸引了全球超過300家的科技大廠爭相進駐開設研發中心,包含Google、IBM、亞馬遜、英特爾以及微軟等。以色列的人均新創密度僅次於美國矽谷,最大的商業城市特拉維夫(Tel Aviv)也被評選為僅次於矽谷的創新生態系。以色列更在多項新創指標、研發指標上成為全球之首。
其中,資安產業尤為突出,據以色列官方統計,以色列的資安產業產值占全球資安產業的一成,全球高達10%的資安創投也都注入以色列的網路新創公司。更有不少以色列公司協助國際大型刑事案件的鑑識作業,幫助破案。
如同以色列,臺灣也以矽谷新創基地為目標,今年開始力推亞洲‧矽谷計畫,甚至剛在11月發下豪語,未來9年更要砸下1,700億元,打造數位國家,培植臺灣的創新經濟,計畫要在2025年將數位經濟GDP比重從20.5%拉高到29.9%,創造出2.9兆的數位服務軟體經濟規模。
在地理特徵、政治局勢或者是經濟發展的自由程度,都與臺灣有一定程度相似的以色列,如何打破地理與政治上的疆界,從競爭激烈的科技戰場中勝出,在短時間內成為新創之國(Start-up Nation),以色列傾全國之力培植資安產業的作法,到可做為臺灣推動數位經濟的借鏡。
前以色列駐臺經貿處處長韓得榮(Doron Hemo)或今年才上任的現任處長葉嵐(Ran Yehezkel)都一致認為,以色列全民從軍的訓練,再加上國家直接制定政策扶植是最大關鍵。以色列從多面向強攻資安產業,並且建立起一個小而緊密的生態網絡,每個人都可以輕易的找到對的人來協助公司,並且將失敗視為下一次成功的奠基。
而以色列至今建國68年間,不但土地六成被沙漠覆蓋,且周圍敵人遍布,包括伊朗、埃及、黎巴嫩與敘利亞等國,平均每10年就要經歷一場戰爭。
強敵環伺之下,以色列將國家安全放在絕對優先的位置上,實行全民皆兵政策,不論男性或女性國民在高中畢業後,需經過一連串甄選分配到不同的單位,當周遭敵人時時想要消滅他們時,他們知道軍隊如果不夠強,國家就有可能會被消滅。
在多年來以阿衝突中,從鄰國發射自加薩走廊,射程約為10至20公里讀短程飛彈,每年約有2,000顆,而被以色列視為嚴重的安全威脅,為了保護國家的邊境安全,展開多層次飛彈防禦與防空體系(Multi-Layered Air & Missile Defense)計畫。
在以色列由國防工業衍生出資訊安全產業也蓬勃發展,2007年開始,由拉斐爾先進防禦體系公司(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研發的「鐵穹」防禦系統,能夠偵測、追蹤並攔截威脅短程飛彈,而有效射程達4至70公里,而攔截成功率甚至高達到近9成。
以色列在遭受飛彈攻擊之後,接著出現了大批的自殺炸彈客,以色列為了保護國家安全,任何人進入以色列邊境時,軍方除了會掃描護照外,還會自動偵測並記錄每一個人的臉孔、車牌與手機晶片等,並將該人的臉孔和手機訊號結合在一起。
之後,以色列軍方會追蹤所有人的通聯紀錄,由於恐怖組織通常為團體行動,以色列會先檢查入境的人是否曾經和恐怖組織成員互動,如有互動就會被列入追蹤名單,藉以事前偵測加以預防發生恐怖事件,而非爆炸後再來善後。而近幾年,以色列幾乎未再發生自殺炸彈客爆炸事件。以色列的資訊安全發展蓬勃,韓得榮表示,軍隊訓練以及政府的政策強力扶植是關鍵。
以色列的資安產業園區吸引不少國際大廠進駐。圖片來源/以色列政府
策略1 靠軍事訓練培養資安人才,將軍力轉型資安產業力
韓得榮表示,資訊安全是新興的產業,全球需求高,在2015年投入在IT網路安全的金額約75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會提升到1兆7千億美元。而以色列除了在資安領域有深遠的歷史之外,政府更直接將扶植網路安全產業列為重要的發展政策之一,目前群聚了近300家網路安全公司在以色列,更吸引外資投入,競爭激烈。
首先,在以色列,不論男女到了18歲都必須服3年的兵役,其中資安相關人才會被網羅到軍隊中的IT部門,其中以色列更成立了資安情報組織8200。該組織會給予嚴格的資安訓練,資安人才通常加入8200後會再自願延役3年,在8200中經過6年的軍隊磨練,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資安專家。
這些人退伍後仍十分年輕,平均年齡23歲,從軍隊大量進入各個私領域,形成一種產業鏈。這正是以色列資安產業的基礎,而全民從軍的訓練,更讓企業可以更有效率的決策與執行。這項軍事訓練正是以色列的資安特點。
以色列人人都要接受軍事訓練,再從中遴選資安人才,透過資安情報組織8200給予嚴格的資安訓練,讓菜鳥也能成為資安專家。圖片來源/IDF
策略2 設總理直屬機關,主推國家級資安產業戰略
除了軍事訓練作為基礎外,以色列政府科技部門的網路安全經理Achaid Alter表示,以色列在密碼學以及軍隊的網路防禦訓練上有深遠且紮實的基礎,但更重要的是很多資安發展策略的推動,來自一個十分支持資安產業的政府。
以色列政府於2009年決定要發展資訊安全之後,相繼了兩個政府資安組織皆直屬於總理,分別是資訊安全局(Israel National Cyber Bureau,INCB)與資訊安全監管機構(Israel National Cyber Authority,INCA)。其中,資訊安全局負責推動以色列國家、產業在資安上的發展,近似於臺灣工業局推動產業發展,而資安主管機關則負責監管資訊安全發展,角色如同臺灣NCC監管臺灣通訊傳播業。
以色列發展資安如同作戰,在「資安即國安」政策下,首先規畫自2009至2014年的以色列五年國防資安產業計畫。而以色列光是規畫就下足了工夫,大手筆砸下2,000萬元來計畫國家的五年資安政策走向與發展。
而五年計畫的五大軸心為,首先成立國家資安大戰略指導中心,分別是資訊安全局、資訊安全監管機構。以色列政府科技部門的網路安全經理Achiad Alter表示,以色列總理Benjamin Netanyahu非常重視資安產業,他在2012年成立資訊安全局,隸屬於總理辦公室,負責以色列網路的大小事務,包括:法規、學術機構、商業貿易等。Achiad Alter說,資訊安全局就是把軍事訓練的專才、學術資源以及產業資源結合起來的關鍵角色,且由國家最精銳的部隊資安情報組織8200帶頭推動國家資安發展。
策略3 引進跨國資金和人才,政府帶頭打世界盃
除了善用國家軍力之外,以色列政府也極力吸引跨國公司投資,以建立大型研發中心與外國人才進駐。除此之外,扶植新創資安公司,與吸引國際級創投公司更是以色列重要的國家政策。不僅只是金錢上付出,以色列政府還付出極大的心力,從各種管道去協助資安新創,包括田野調查、協助接洽他以及幫忙行銷,政府直接介入牽線,替小公司接洽產業界的各式人物,甚至由以色列駐外機構協助,幫助新創出國行銷產品、進軍各國市場。
而以色列訂的五年資安發展計畫,第一年的KPI就是成立6家資安新創公司。軍事訓練所培育出來的資安專家,加上政府直接統籌資源來扶植新創,使以色列的資安產業呈倍數成長。「2010年以色列存活的資安公司只有150家,到2015年已經倍數成長,存活家數達300家。」Achiad Alter說。
持續到2014年,也就是五年計畫的最後一年,根據以色列官方估算,以色列每年資安出口總值超過了25億美元(約臺幣800億元),加上相關海外營收,以色列資安產業在外匯的貢獻高達臺幣2,000億元,約占了當年全球網路安全市場的1成。
以色列政府科技部門的網路安全經理Achaid Alter表示,以色列由總理直屬的資訊安全局負責整合軍事訓練、學術資源以及產業資源,來推動資安產業。
策略4 從軟體培植資安產業,大買資安專利和人才
相較於其他國家的資安產業發展,以色列的資安公司的特色在於彈性。以色列投入資安產業的工程師在技術研發上,都比較偏重軟體發展,奠基在資安軟體上。並且可以因應不同產業需求來擬出解決方案,即時回應各種資安狀況,也會針對不同的技術來整合出自家的特色產品。
此外,韓得榮也指出,以色列喜歡買各種資安專利與人才,而且特徵是「共生」,也就是在併購之後,讓對方公司可以融入以色列文化之中,這也凸顯出它們的彈性優勢。
策略5 重視研發先進技術,甚至指派大學分擔研究
根據官方統計顯示,以色列公司在2014年的私部門投資在研發金額高達2億美元,到2015年更為提升,每年投資在研發的金額,都有至少4%的成長。如果沒有持續投資研發,就不會有更好的創新。其中,投資在資安的研發經費,大約占比為15%。韓得榮說,不論是創投公司、天使投資人、企業家或者是政府,都很願意將金錢投入資安新創公司。甚至,政府也直接介入學術圈,跟以色列的5家大學合作,「政府賦予這5家大學責任,指派任務,每家大學有各自的主要研究。」
而以色列資安公司擁有各種先進的技術,讓國際刑案也選擇與以色列公司合作。以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為例,當時美國FBI就和以色列資安公司Cyberbit合作,透過BriefCam的視訊分析技術,可以將每一個被監視器錄到人員開始經過的時間,透過該公司的分析技術,都可以直接在每一個人的身影上標注開始被監視器錄到的時間點,這就有助於釐清幾萬名經過的行人中,可以快速透過關鍵字的篩選,例如時間、性別、衣服顏色等等,儘速鎖定可疑的對象做清查,就可以快速破案。
近日協助美國FBI破解美國南加州聖伯納地諾市14死槍擊案兇手法魯克(Syed Farook)的iPhone 5C,釐清被警方擊斃的槍手夫妻是否真的有和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有往來的情況,也是以色列行動鑑識公司Cellbrite。
策略6 鼓吹創業不怕失敗風氣,建立小而緊密的新創生態
以色列目前已經累積了超過3千家的高科技新創,也吸引不少全球科技大廠來收購具有前景的新創公司。如導航應用程式Waze,讓Google和臉書出手相爭,最後由Google買下。
葉嵐指出,過去10年來,以色列專注在高端科技與中高端科技,「2004年產值大約2百億美元,到了2014年則是4百億美元。」10年間近乎1倍的成長數字,並非一蹴可幾,而是奠基在無數的創業失敗中。
他進一步解釋,每一年在以色列創立的公司就有1,000家,然而平均下來的存活率不到5成,只有413家可以在激烈戰場中存活。「但是新創倒閉不代表壞事,因為他們學會經驗與教訓,他們知道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葉嵐說,以色列對風險與失敗有高度的容忍,即便知道有一半的公司會倒閉,但新創仍然持續創立,因為每一個人都尊重風險的存在,倒閉並不代表失敗,而是代表下一次會更好。
「以色列政府近幾年甚至鼓吹:新創無所不在的精神(Innovation is Everywhere),我們在注入這種基因。」葉嵐表示,以色列正在注入這種強調創新精神、冒險精神的基因到每個人體內,特別不能只專注在自己的領域裡,必須要跳脫框架。一位工程學生,應該尋求跨界支援,向經濟學、社群傳播學的專才學習,這就仰賴以色列的另一個特色:一個互相支援的生態系。
葉嵐表示,以色列建構起一個小規模、穩定且十分緊密的生態系,這個生態系由3方交織而成,分別包含產業界、學界以及政府組織,藉著這個互相支援的生態系來協助新創公司。
首先,統一的軍隊經驗是生態系維繫的基礎,因為人人都當過兵,所以不論男女都可以討論曾在哪邊從軍過,或是居住在哪裡等。
葉嵐指出,在生態系裡面的彼此,至少都會找到3個共通點。也因此,當需要認識以色列總理,身邊就有兩個友人可以替你牽線。「我們要做到很簡單地就可以接觸到彼此。」
「以色列被其他國家所包圍,也沒什麼地方可以去,就像臺灣為海島一樣。」葉嵐笑著說,以色列因為政治因素無法向周邊國家尋求協助,國土內的天然資源也不特別豐富,因此必須要找到一個解決方法。
團結就是其一,利用這個小而緊密的生態系,創造出團結的氛圍,政府會支持新創文化,同時也有很有效率的基礎建設、活躍的商業社群等。同時,以色列至今已經有9位諾貝爾獎得主,即便不一定在國內教書,但也在這個生態圈裡培育高等教育人才。
以色列政府為了突破他們在發展上的地理困境,因此決定團結力量,直接在內部建立穩固的生態圈,再加上軍隊訓練與深植在以色列人體內的冒險精神,年輕人更不畏懼失敗地積極創業,願意投入資安領域,都是以色列人得以在國際上僅次於美國矽谷,在新創領域、資安產業如此成功的原因。文⊙沈庭安、胡瑋佳、黃彥棻
在2015年舉辦的國際刑警大會中,還罕見地設立以色列專區,該國資安相關業者紛紛進駐專區,展現以色列資安業者積極對外尋求合作的企圖心。
熱門新聞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5
2025-01-24
2025-01-26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