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創業投資)在中國歷經了14年的發展,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植之下,目前已有90餘家風險投資公司,其中八成以上成立於1998年;截至2000年7月,中國已有54億美元的風險投資金額。不過由於整個行業由中國政府主導,政府為主要資方、又身兼投資運作管理角色,形成和西方創投業者相當不同的運作模式。

為了順利讓風險投資與高新科技發展巧妙結合,讓風險投資在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成長茁壯過程扮演推手,許多由中國政府主導的風險投資公司正在慢慢尋求一個更為彈性的運作模式,學習這個行業真正高風險、高效率、高回報的「玩法」。國營創投企業包袱多、資金少,操作上較縛手縛腳

以上海為例,上海市政府16個月以前出資6億元人民幣,成立上海市創業投資公司(SVC),以科技產業為投資標的,對象包括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技術等。期間,外省市和境外的投資不斷加入,到2000年12月為止,這筆6億元的基金已經擴大到21億元。目前上海市風險基金已經篩選過超過2000個創業投資計畫案,不過實際進行投資的只有53案,其中多數為資訊科技產業。

上海創業投資公司是十分典型的「國營創投企業」,其經理人多來自政府官員或學院派,美其名曰「把國家的錢當成自己的錢來經營」,但似乎就是少了點「創投業者的冒險進取精神」作為賺錢的原動力。比方說,民間經營的美國創投業者,為民間投資者操作他們的資金,力圖博得最大槓桿效應,把小錢盡可能地變大;當然其中風險也就高,需要專業經理人有敏銳果敢的操作能力。

但在中國窘於奇缺專業風險投資人才的現實、風險投資基金的資金相對來看也比較小,因此無法對每個個案投入太多的資金;於是只能選擇在投資標的剛剛開始運作的時候直接投入資金,在這個情形下雖然花的錢較小,但是整體的投資風險也最大。

再者,因為政府是主要出資者,有時風險投資公司的資金是必須拿去「效忠政府」的,隨時可能奉命為經營困難的國營事業護盤、或服務一些具有密切政治關聯的項目,比如軍事費用。同時,又揹負了為政府賺錢、扶植國產高新科技的雙重使命,上海創投基金被要求每年要有30%到50%的回收,又要為所投資的新企業提供商業化運作方面的幫助。與境外VC業者結盟,打開市場導向運作之路

不過,上海創投也有它面對壓力的回應之道;與國內外其他的創投業者結盟,就是上海創投漸漸向開放性、自主化經營過渡的好辦法,同時也讓其有限的資金得到最大的利用空間。其策略聯盟夥伴包括Shanghai S. I. Capital Co. Ltd.,
是在香港上市的Shanghai Industrial Holdings的創投子公司。這家公司雖然也是由政府主導成立,但運作模式比較「西化」及「市場導向」,跟西方的創投業者間也有比較多的合作,例如可讓美國創投公司以較高的價格,買下Shanghai S. I.手中那些展較為成熟的新創公司的股權。

2000年10月時,上海創投也跟新加坡的Venture TDF公司聯合成立了一個美金5000萬元的基金,將由Venture TDF的專業經理人全權負責操作,不必再受制於中國政府的控制;因而成為上海創投SVC與全球創投機會接軌的門戶。

另外,上海創投也積極推動成立一個當地的風險投資聯盟,預計此一聯盟將成為風險投資業者與政府間溝通的橋梁,爭取立法保障民營創投公司的成立及確立遊戲規則。其中,諸如新創高新科技公司的智慧產權能佔公司資產的多少比例(目前中國規定其上限為20%,與視智慧財產為新創公司最大資產的世界潮流相悖),就有很大的修正空間。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