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媒體工作20年,去年2月從新新聞周刊轉戰明日報總編輯的陳裕鑫,參與也見証了華文第一份網路原生報的歷史,當中歷經放下傳統媒體思維方式的包袱、重新摸索建立網路新媒體的形式、接受市場擁抱網路的熱情、然後感受瞬間資本市場對網路媒體殘酷的考驗。
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陳裕鑫娓娓道來明日報從去年下半年來尋求資金的過程,與面對的質疑,同時也分享了從傳統媒體到網路媒體當中的學習經驗。去年10月第一次討論縮編,股東決議不裁員
去年10月,網路界裁員氣氛濃厚,詹先生(指明日報董事長詹宏志)也第一次提出討論裁員,並邀集股東聽取其意見,而當時股東也都表達支持明日報的做法,建議不要跟隨外界起舞,於是做成了不裁員的決議,而李宏麟(明日報社長)也思考了一些新的經營模式,如數位內容提供者,推出許多電子報服務。
其實當時明日報的成長狀況是非常良好的,電子報推出後,會員已衝到10萬以上,每星期還以2萬人的速度增加,原本估計今年可破百萬會員,成長潛力不輸ePaper。
年底原股東增資產生困難,新法人對明日報成本規模又有疑慮
但到年底要進行增資時,從1.4億元增到1.9億元,即產生困難,這波的增資是針對原本的法人股東,但在10月承諾支持的股東卻縮手了,我們只好向外界尋求資金,當時股東之一仁寶董事長許勝雄建議,最好一次募集大筆資金,以支持未來3年的營運,否則原本採每年進行增資的做法,一年接受一次檢驗,會產生很多的煩惱。
而當我們接觸新的法人時,他們一看到明日報的內容與服務都表欣賞的態度,可是真正談到投資時,看到明日報一個月2000多萬元的支出,加上評估目前網路廣告市場規模的不足,對參與投資也產生許多疑慮。
當時對明日報的成本規模提出的解釋是,要做一份綜合性媒體,同時產生影響力,成本本來就很大。今天明日報是架在網路上,所以大家認為它是錯誤的,這公平嗎?若把情況轉到平面報紙,也找不到第一年就能獲利成功的例子,像自由時報花了10年時間才回收,王永慶的台灣日報也投資了很長的時間,就算香港的蘋果日報第一年的投資也是很大的。明日報提3項新經營模式,仍無法說服投資者
而當時接觸的法人包括電子公司與固網業者,也有媒體,像是勁報,本想與勁報有許多互補的合作空間,但他們也處於虧損狀態,考量雙方合作後有許多問題是會重覆循環。
當然也找過台灣固網,本來和台灣固網的洽談相當順利,我們也提了3個新的經營模式,這些方案都是在縮減規模的前提下,同時也精算過可將每月的成本支出降低到1500萬元、甚至1000萬元,這3個提案包括辦一份實體的晚報、做一個以無線傳輸為主的內容網站、以媒體工廠角色給合其他媒體業者。
不過法人經過評估後,還是認為經營風險仍在,台灣固網最後的回應是說還要再兩星期做評估,他們是很客氣的企業,再聽到他們的回應後,又思考法人股東其實不是每年都有義務和責任拿錢投資,就算他們想持續,受市場景氣影響,也未必有能力,現在也只剩遊戲產業有人願意投資。
於是,詹先生就決定不再繼續等下去,因為就算這次有錢進來,下次不知道還有沒有,長此下去,責任與壓力非常大,對員工的權益也未必是最好的,所以決定結束營運。
這些新的經營想法、財務的規劃我們在農曆年前都已擬妥,新的收費服務、技術都做好準備,結果資金一個月內沒有到位,也就無法營運。年前我們至少有10項服務準備要做,其中1、2項都ok了,雖然財務已相當吃緊,但我們的想法是,只要有一個使用者信任我們,用明日報的服務,我們就不能停。1年來從讀者身上學到的比過去20年的工作經驗還多
我個人過去在傳統媒體工作了20年,創辦明日報走過這趟,對網路與媒體的結合體會很深,用科技把媒體的特性發揮更淋漓盡致,像即時、互動、儲存,甚至延伸到媒體社群,今年更想朝個人媒體發展,過去都是標準化的媒體,但網路給個人媒體很大的想像,我也感謝詹先生、李宏麟與王健壯(明日報發行人),給我機會讓我把想法實現。
另外,我感受最深的是,以前做媒體從讀者的回應與學習是很有限的,但這1年來我從讀者身上學到的比20年來都多。
對於我的下一步,還沒仔細想過要不要再投入網路,現在先把善後的工作處理完,所有明日報的資產清算會在2月28日完成,等新的經營者接手。
熱門新聞
2024-11-05
2024-11-05
2024-11-07
2024-11-04
2024-11-02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