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產業目前陷入低潮,你在這波盤整中,覺得Internet未來的可能性在哪?
目前網路界似乎失敗的例子多於像104成功的案例,所以市場悲觀的想法可以理解,因為整個產業給人的印象如此,現在大家不會再對Internet投以特別的眼光,追逐本夢比已沒機會,在產業裡的人談的是真槍實彈。
但我覺得Internet起飛的快,下跌也快,投資者是始作俑者,當初他們對Internet有過度樂觀的判斷,今天的表現又顯得沒耐心,你錯了,他們的做法就是全面撤退,我認為投資者的耐心是Internet能否成熟的關鍵。
Internet是你要相信一個結果未明的產業,有這樣的特性,投資風險期就長,耐心相對要久,所以現在104與投資者談判時都會先問,如果我們未來3年不會賺錢,你能忍受嗎?而這段期間又需要資金,能否提供?現在B2C市場紛轉往收費服務,你認為收費的可行性如何?
網路在這波盤整期中殞落的多是B2C模式,而現在大家都朝收費的方向,這樣的經營型態轉變要有教育期,但重點是經營者的糧差夠不夠?因為在轉型過程中,仍需一筆學費來教育使用者。而如果好的網站都消失了,使用者自然會感到付費是必要的。
現階段Internet處於復原期,惡瘤要拿掉,收費是.com公司存在的介面,如何向使用者收費,要能解決他們的問題,關鏈是content,從user角度看目前的B2C網站,原創性和累積性不夠,只是查詢短暫的新聞,下一波重點仍是content,而且是要在其訑地方拿不到的。
例如104向求職者收費計畫,心理網所提供的性向測驗,這項服務建構的過程大,有機會進行收費。不過,以104的經驗值不會嚐試,我們是把B2C產生的content向B2B收費,若兩頭賺,價值就低、流量就少,我們將個人使用者當成有價資產,拿此做吸引力向企業收費。
這波沒倒下的網站,資源也不可能維持多久,我個人預期從現在算起2至2.5年才有機會向個人或企業用戶收到錢。104人力銀行目前的營收狀況?
去年我們的營收達3億台幣,超出預期的2.5億元,獲利則有上億元的水準,現在的團隊近200人,且這樣的成績是在沒有投資者資金挹注,完全自食其力而來的。
104在經營約2年收支平衡,但當初104是在競爭者很少的態勢下進入市場,若Internet公司從創始至損益兩平要2年半,起碼要看到正向的cash flow,這是我衡量網站心中的一把尺,也是根據104的經驗。104成立時資本額為新台幣500萬元,去年底曾進行增資,當初的增資結果
去年10月我們進行增資,增資價是以市場公認的標準,以本益比乘上每股獲利,我們的股本還是只有500萬元,EPS比現在的台積電、聯電都還要高。但增資的plan都擬妥,卻發覺投資者對Internet市場冷感,當時感到時機不對、價格不對,如果104提不出經會計師簽証認可的獲利財報,那股價低我們沒話說,但104已經是獲利的公司,投資人仍要質疑,我們就不堅持談下去。
因為再談下去投資者不是覺得吃虧就是你佔便宜,1家公司如果急需資金表示有問題,我的想法是景氣不好更不宜引入投資者,我們要投資者放心加入,不是讓錢進來為目的。
我認為Internet得靠別人的錢才能玩的態度是錯的,Internet不見得要很大的資金,只要準備前兩年的糧差,後頭要靠自己獲利,但現在太多的人將成功關鍵看在錢上。
所以去年我們將盈餘轉增資,再讓員工入股,都是自己的資金,做事更俐落乾脆。
至於上櫃應該是是為了員工、投資者,否則我不認為上櫃是好事,因為獲利好,反而想讓股東單純些,加上104是有理想性的公司,上櫃後免不了投資者的干預,除非我們真的需要資金,否則不會上櫃或引入投資者。去年底104即表示要進軍大陸,並打算將網站依產業別區分成120個產業專屬人力網,目前這兩項計畫發展的進度?
除了進入大陸市場之外,104人力銀行接下來的發展包括再開設高階人才獵人頭網、兼職工作網及依產業別架設120個人力銀行網,不過這些計畫都不需大量額外的資本,因為我們是以既有的資源來擴大市場。
去年2月我們就開始發展簡體版的網頁,很多服務也都在測試,目前大陸據點正在申請中,並鎖定台商為服務對象,這些台商原本也就是104的客戶,我們就不需花大錢在大陸做行銷,同時大陸的團隊是調派現有人力,運用既有人員的好處是他們了解公司到底要做什麼。
我們在大陸發展優勢是,台商在台灣就是104的客戶,很多台勞也都看104人力銀行,讓我們前進大陸時不是從零開始。而台商至大陸設廠時,需要高階的台幹,這部份是104可著力之處,而中低階的人才,台商則傾向尋找當地人,我們無法做這樣的人才媒合,但仍可以教育訓練網為其提供服務。
其實,大陸的人力媒合仍以平面報紙為主,Internet還是排名第二,我們沒有實體媒體資源,所以採取和當地媒體合作的方式。在全球B2C零售網、甚至台灣明日報、資迅人等Internet指標業者相繼不支倒地,104仍異軍突起,在去年創造上億元的獲利水準,成功的關鍵在哪?
Internet入門第一課應該是心態─「Internet要談當下,不談未來」,先解決現在的問題,才有辦法談Internet有多少未來,使用者是否願意付錢也是看你能 解決多少問題,但太多人都是先講未來,然後說再給我多少時間。
以104人力銀行為例,我們一年向企業收2萬6千元,一天才70元,一個便當的錢讓企業不用額外負擔又能解決問題。
第二個要想的是,什麼東西從Internet拿掉,它就沒價值?我覺得是資料庫,Internet本身就是一個大的Database,資料庫不見了,Internet價值不再。而你的資料庫是不是有再運用的價值,能否每天增值是很重要的。評估Internet公司不是憑著名氣,而要看資料庫,它代表公司的未來性。以104的經驗,會給.com公司的經營什麼樣的建議?
我會說從公司創立開始,2年半內不要期望賺錢,因為半年的時間建站,半年免費試用服務,再半年這些使用者猶豫要不要付錢。漫長的等待中要靠兩種信念支撐下去,一是Passion,否則如何抵擋投資者的冷漠,第二要將Passion變成信仰,而且要是盲目的信仰,不要去懷疑,光是懷疑就浪費所有的時間。
另外,要去找別人都否認、不相信的事情來做,因為這樣才留給你機會做,同時要注意不要把成敗都壓在投資者身上。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1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08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