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興起後,就UPS的經營是否有機會對台灣產業提供相關的服務?
以北美洲來說,當電子商務興起時,UPS承諾只要有地址就送件,因此對於許多網上購物的廠商來說,我們是相當適合的合作夥伴,我們不只是空運、還有陸運的派送,可以達到戶對戶(door to door)的運送服務,根據統計,每天運送的1400萬件的貨物中,有800萬件是透過網路來訂購的,比例上已超過50%,可以看出網路購物的潛力。
至於台灣的快遞運送市場模式,B2C配送市場以內陸運輸為大宗,然而此部分因法令的限制,外商公司適用於大都會經營,只能取得特許執照,但是我們的本業原本就對於內陸運輸配送系統擁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因此我們也不排斥與台灣的宅配系統合作或合資的機會。
其實在我經營馬來西亞分公司時,當地政府曾邀請我們參加內陸運輸的合作案,提供路線運輸的技術指導,可以看出UPS不只是航空的運輸,同時對於陸運的配送也相當有經驗。
至於UPS企業本身就以電子商務為發展軸心,目前是否有擴大相關電子商務發展的計畫?
由於UPS是一個以物流為發展的企業體系,但在電子商務潮流來臨時,許多原本的工作流程都可能重新設計、調整,而我們也不例外,藉由物流的切入點,向金流、資訊流靠攏,達成整體電子商務的解決方案。
另外為了迎合電子商務的潮流,並且藉由網路的平台,維持客戶關係管理,我們也設計出訊息收集傳遞器,利用電子網板設備來簽收,例如讓客戶在收到貨物後,即用電子簽名確認並即時傳遞到網站,可以給予其他寄貨的人員在網站上查詢,同時也保有法律上的依據。
例如我們在全球成立了UPS Capital以及UPS全球運籌帷幄中心,後者是與SCM供應鏈管理的系統做連結,可以確認生產製造完後,線上下單執行貨物的運輸配送管理,另外UPS Capital融資公司則是針對全球貿易提供融資的服務,由於我們負責貨物的運輸,所以我們可以確保實際的生產出貨,同時收購LC信用狀,藉此提供現今給予賣方,再轉向買方收錢。
不僅如此,我們還搭配物流中心以及物流、倉儲控管系統的設置,這樣對於廠商來說,可以降低存貨風險,避免季節性、流行性的因素鎖造成的供需不平衡,也可以隨時調整交貨的快慢。
目前看來交易市集在電子商務的發展動向頗受人注目,UPS是否有成立物流交易的計畫,或者是與其他交易市集合作的計畫?
我們認為單純成立第三者的物流交易市集並不會成功,因此我們屬於觀望的態度,保留加入物流交易市集的動作,主要是物流牽涉到實際配送的問題,所以並不像是資訊流做資訊交換即可,但是我們不排斥輔助其他電子商務交易市集作物流的環節,例如近期UPS全球與Master Card合作,該公司提供企業採購卡的採購服務,而配送就交由我們負責,這樣的合作不僅搭配了金流以及物流,同時確保貨款與貨物的安全送達。
從經歷上看來,你曾任職於大中國、馬來西亞地區,而台灣以彈丸之地如何搶攻市場的發展,是否可就任職台灣總經理後的營運發展目標說明?
儘管大中國、馬來西亞在地理面積上看起來,比台灣都要來的大,但是就市場發展前景,台灣的市場絕對是比這兩塊地方來得更有潛力。
例如台灣本身的環境受西方洋化程度較深,訊息傳遞的速度相當快速,接受新的事物也較快速。另外即將加入WTO以及預期的兩岸三地大三通,台灣在這些條件的輔助下,市場前途將更樂觀。我們也看到了這中間的商機,也就是台灣有機會成為一個全球貿易的交易中心,尤其是亞洲是下一個全球經濟成長的重點。因此UPS預計擴大在台的投資,以滿足更多的市場需求。這也是我來台灣的主要經營方向。
就我們的市場配置,台灣目前是UPS三大轉運站之一,其他還包括歐洲的德國、美洲的美國,單點的轉運量高達4億美元,可以看出台灣的市場發展重要性。以台灣為出發點,在亞洲各主要城市轉程約需要2.5小時,是交通網絡的樞紐。
目前台灣正處於不景氣的經濟生態,就UPS的觀點,仍擴大經營的觀點在何處?
UPS從經營至今,已經96個年頭了,期間經歷了無數的經濟蕭條、不景氣,但是我們仍然從一個小型的公司發展成現在的跨國性企業,這期中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就是回歸服務業的基本,注重客戶的最終需求。
我會這麼說,可以從當初UPS成立的因緣說起,最早在北美洲,當時相當流行帽子這個飾品,但是人們從百貨公司買了帽子後,會用一個箱子包起來,但是若是親自帶回家又太麻煩了,所以百貨公司才借用UPS來運輸裝在盒子裡的帽子,來親自送到每個客戶手中,我們從這裡發跡,所以我們沒有忘記,用心傾聽客戶的需要,因此我們不擔心經濟不景氣的問題,我們只擔心我們的服務是否切合客戶的需求,只要滿足客戶的需要,企業就會有成長發展的希望。
熱門新聞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